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032080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认识水》|湘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 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水 ”单元的第一课认识水的第二课时。它是结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 但是人的感觉常常不准确, 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 量筒、量杯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教材从两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容器, “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多,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少 ”用比较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收集整理事实、思考加工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然后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比较认识水体积的多少。教学理念:来源:Zxxk.Com一、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

2、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这堂课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 “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 ”、“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来源 :Zxxk.Com三、注重实验探究的开放性1、材料的开放性:课前让学生准备能装水的容器,老师也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材料,在探究活动中根据需要领取材料。2、实验方法的开放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实验方法,最后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活动。3、交流的开放性:学生充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3、,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4对于 3 年级的小学生,注意教、扶、放的适当安排。放在“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 时,充分发动学生的头脑风暴, 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 教、扶在“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教师进行必要的规范性的指导。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猜测 制定方案(包括实验方法、材料选择准备 、小组分工合作等) 实验 记录 交流。根据假想答案,能提出进行简单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知道人的 感觉常常不够准确,于是科学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材料 :一杯水、一杯牛奶、二瓶水 、量筒、一次性杯子、弹簧秤、记录单、大一些的容器(如烧杯,比任何一瓶的容量都大)教学过程一、导入( 3)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两个瓶子,一瓶是牛奶,一瓶是水)谁来告诉我哪一瓶是水呢?学生回答并陈述理由。(此处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在认识了水的基本性质后,再去探究比较水的体积的多少。 )二、自主探究来源:学。科。网 Z。 X。X。K( 1)提出猜想谈话:(出示另一瓶水,两个瓶子的高矮、粗细不同,水的高度也不同。)水还有哪些

5、秘密呢?看! 这两瓶水中你觉得哪瓶水最多呢?(为了便于区别,瓶子上分别贴上标签:1 号和 2 号)学生猜测。(作为猜想的表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不可能列举所有可能性,但是尝试尽量让学生说出所有可能性。 )谈话: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下面统计一下,看看同意每一种观点的同学有多少。(一般会出现 3 种情况,即: 1 号瓶中的水最多, 2 号瓶中的水最多,一样多。 )学生举手,教师统计。( 2)实验验证提问:现在能不能就直接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判断呢?( 最好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经过实验)(不能)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呢?学生小组讨论。(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6、与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1、都倒入相同大小的杯子中去进行比较; 2、先将 1 号瓶中的水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做个记号,再倒出,然后倒入 2 号瓶的水; 3、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分别做上记号;4、用弹簧称去称; 5、比流速)提问:同学们想出办法来了吗?谁先来说说?(注:此处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引发新的想法 。并引导他们 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根据现有材料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的能力。 )你们的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课件出示几点温馨提示:1)你们小组准备使用哪种实验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 2

7、)小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谈话: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反思猜想提问:通过刚才猜测,对照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回答。(4)认识量筒谈话:同学们真是厉害! 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现在我想知道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学生描述。谈话:大家用了各种方法来描述具体多了多少水, 但是你们的标准或者单位统一吗? (不)能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比较呢?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 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 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出示:(量筒)量筒是玻璃仪器,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仔细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学生汇报。小结:量筒壁上有刻度,刻度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 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 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读数呢?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谈话:想不想试着用量筒测量这两瓶水的多少呢?(想)记得把测量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各组汇报测量结果。三、拓展提问:今天我们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 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来源学科网 ZXXK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有刻度的物体,可以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来源 学 科网 Z.X.X.K学生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