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032003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5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学业达标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 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2.“角色 有偿家教,任务 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 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符合上述说法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D梭伦 3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

2、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 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4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他曾自问:“什么是美德?”他自答:“美德即知 识!”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伏尔泰D卢梭 5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6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 述,错误的是() 孔子苏格拉底

3、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专制政治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7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 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8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认为“贤人”应做统治者 认为武士们应保家卫国 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AB CD 9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

4、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0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 庸之道”“三段论”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普罗泰格拉 能力提升 11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其中对“人”的理解,正 确的是 () A忠于城邦的男子B掌握权力的贵族 C新兴的工商业者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 12针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这表 明他 () A完全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 B强调人类的理性

5、,突出人的价值 C研究的重点是社会 D强调知行合一 13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内在的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家讨论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4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 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古希腊先哲的 精神本质是 () A探索自然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D个人主义 15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和理想国的封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

6、”“中庸”,而柏 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 ),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 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 ),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 物。”“ 根据自然, 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 都是如此。 在这里, 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 材料二“人是万物

7、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为 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 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 的。 ” 古希腊某哲学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答案精析 1B注意 ? 人类意识 ? 这个关键词,强调以人为本。?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 ? 这个时间段有中国孔 子主张 ? 仁? 的思想,西

8、方普罗泰格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等人文精神的出现,所以B 项符合题意。 2A根据材料中 ? 有偿家教 ? 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可知是指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符合 要求的只有A 项。 3C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他强调人前 一套背后一套,反映了其思想缺陷忽视道德建设。 4B据材料中 ? 美德即知识 ?可知是苏格拉底。 5D题干中两种思想都是人文主义的体现,都强调人的价值,A 项?进一步 ? 的说法错误;赞美人的智慧 与力量应仅是苏格拉底,B 项并没有准确、 全面的说明题干中两个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排除;C 项? 根 本变化 ?

9、 的说法错误; 依据题干解读可知,题干中两种思想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两个不同层次,即由感 性到理性, D 项正确。 6C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判断孔子并不反对专制政治。A、B、D 三项都是两人的共同点。 故正确答案为C 项。 7D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好事、道德高尚,愚昧的人(缺乏智慧的人)正好相反,人 的智慧与正义道德是一致的。 8A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故正确; 是柏拉图理想国 中的观点,故也正确;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排除。 9D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在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普罗泰格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 ? 认识 你自己 ?

10、。柏拉图主张独立理性思考。 10A依据所学可知, 亚里士多德主张? 中庸之道 ?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 不及和中间。 故 A 项符合题意。 11D?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权威,A、B、C 项表述的特定 的人群和阶层,体现不出该观点对人的作用的肯定,故A、 B、C 项错误; D 项是对人的整体表述,故D 项正确。 12B?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自然欲求,?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知识 (理性 )的作用,突出 了人的价值,故B 项正确。 13C注重强调的 ? 新? 应是以前没有的,也是其成就中最突出的,故选C。B 项是智者学派的

11、贡献,D 项 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A 项不合题意。 14B依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 索人生。 15D柏拉图没有面对社会转型,也不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更不是为了教育更多的子弟,故 A、 B、C 三项都错;两个人都对当时的社会失望,力图通过? 克己复礼 ? 仁者爱人 ? 和? 哲学王 ? ,改善统治, 构建和谐社会。 16(1)智者学派。背景:公元前5 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 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普罗泰格拉。 局限性: 认为制度、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

12、产物,因此,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也是相对的, 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第 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业达标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 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 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2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的赞颂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教会贪腐的作品是() A 神曲B 十日谈 C 哈姆雷特D“九十五条论纲” 316 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13、() A追求人的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 4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了许多关于圣母的画像,下面这幅画中 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他的创作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倡导人文主义B面向现实世界 C崇尚科学民主D追求自由平等 5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在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 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英国革命D智者学派 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行为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

14、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7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从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8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 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9“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

15、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101521 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 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能力提升 111438 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 序荡然无存。 ,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16、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1215 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 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C 15、16 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 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 13“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 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 , 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141521 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耶稣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 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