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024186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七)教案语文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交流对联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了解对联的实用性,会写简单的对联;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审美情趣,能够自觉继承发扬汉语优秀文化的传统。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演讲、即兴创作等多种方式,激发说话的欲望,体验表达的乐趣,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重点难点1了解对联特点,了解对联的实用性;会写简单的对联。2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评价对联、欣赏对联的过程中,进行口语表达实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教法学法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样

2、式之一;先让学生通过查阅、与长辈交流,了解对联的起源与类型、对联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评价他们自己搜集的对联,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评价对联、欣赏对联的过程中,进行口语表达实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古时对联有很多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平仄、格律方面往往让人琢磨不透,因此关于对联方面的知识将简单带过,不要求学生在这方面钻得太深。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演讲、即兴创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体验表达的乐趣,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布置学生搜集对联,尽量搜集各种类型的脍炙人口的对联,并能对对联有一定的看法或评价

3、。要求学生与长辈交流,了解有关对联的常识。老师在课前对学生搜集的对联加以筛选、整理,然后在课内归类总结。具体步骤如下:1成立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小组成员,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搜集查阅、走访调查。2确定地点:图书室、网络教室、当地名胜古迹、各种社会活动场所、屋室庭院等。3做好有关准备,和相关人员联系调查事宜。4实施:( 1)小组成员利用节假日到社会各种活动场所搜集多种对联。( 2)到图书室、网络教室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 3)采访在对联方面有爱好与研究的长辈,了解对联知识。5整理、分析资料:将资料汇总、选择、分类整理。( 1)将搜集到的各种对联编辑成册。( 2)举办学生自己撰写的对联展览

4、。二、激情导入(学生主持人两名)中国特色的语文,离不开五千年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对联”!对联是汉语文化的结晶,是汉语表达的精粹。它整齐对称,是我们祖先在观察万事万物的过程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客观之美,同时又是汉语表达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艺2术之美。它既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它深深地扎根在华夏大地,又高高地俯瞰着绵延无尽的中华文明。古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无不对这种最富华夏民族审美个性和审美趣味的精粹艺术形式情有独钟。青年毛泽东面对湘江,高声吟诵“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联句抒情,击水发志,何等豪迈!青年周恩来,自书联语“与有肝胆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表达了

5、高尚的人生志趣和非凡的人生境界。朱德总司令临易水,思叶挺,写下了“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的刚健之句,风格沉郁,铿锵有力。江泽民总书记视我省宝鸡市时,题联曰“开发古陈仓,建设新宝鸡”,表达了殷殷之情、拳拳之意。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读私塾时,寿敬吾老先生出一上联“独角兽”,让小学生们对句,众生对曰“六耳猴”“三角蟾”等,先生摇摇头,皆不中意。这时候,少年鲁迅对曰“比目鱼”,老先生啧啧称赞,连连点头。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面伟大旗帜郭沫若先生小的时候对私塾教育很反感,一日,先生出游,告诫众生,要求大家认真做功课。私塾先生刚刚出去,少年郭沫若便带领小伙伴们到邻居家偷摘桃子吃。先生

6、回来后,邻居便向先生告了状。先生知道是聪明的郭沫若领头干的,但是并不想惩罚他,就故意对大家说:“我今天出一上联,若是有人能对得出,就免去戒尺。”接着便摇头晃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究竟是谁?”少年郭沫若不假思索,上前一步,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私塾先生手捋胡须,不停地点头微笑:“好哇,对得好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书联明志,表达了富于自我特色的教育思想,联语云:“以天地为教室,奉宇宙做宗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多么简洁明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写下一联自勉,联语云:“板凳不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其治学严谨之精神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很多俗谚、俚

7、语、格言、警句,都是对联或者对句,大家请看:言必信 =行必果谦受益 =满招损吃一堑 =长一智丹凤眼 =柳叶眉刀子嘴 =豆腐心吃谁饭 =砸谁锅人不人 =鬼不鬼不穿金 =不戴银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福无双降 =祸不单行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前不着村 =后不挨店3脚底生疮 =头顶流脓做老实人 =办老实事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少年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勤是摇钱树 =俭是聚宝盆打狗支桌子 =吆鸡关后门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亲子不怕试验 =真金不怕火炼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屋漏偏逢连夜雨

8、=破船又遇打头风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对联还是概括典故的最好最精粹的语言形式,因此好多对联都蕴含中华文化,包含我们祖先的智慧,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对联:成败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这副对联讲的是韩信的故事。韩信落魄时,曾经被漂母(一位在河边漂洗衣裳的妇人)所救,这就是“一饭千金”的成语典故。后来,汉高祖夫人吕后设计杀了韩信。因此联语云“存亡两妇人”。韩信到刘邦帐下效力,是萧何举荐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而韩信被杀,也与萧何有关,因此联语云“成败一知己”。两汉文章

9、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这副对联概括了文学和政治方面的三位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司马相如和诸葛亮。东、西汉两朝,文章圣手自然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一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者“妙手著锦绣文章,贤才开大赋先河”。诸葛亮治理蜀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颇为后人称道。(注意,此处的“经济”并非今天的“生产、分配、销售、贸易”之经济活动!)函谷关中思古圣=大成殿里忆先贤4这副对联概括了成就中华民族性格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上联指的是老子出函谷关东去而不知所终之事,大成殿指的是今曲阜孔庙供奉孔子的正殿。联语发思古之幽情,感先贤之伟大,用语典雅,对仗自然,堪称妙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

10、今情这副对联是郭沫若先生采用诗圣杜甫的诗句,为蜀相诸葛亮祠庙所题的一副佳联,前一句是诗圣杜甫的律诗蜀相中的一句,后一句是郭老自己对的。联语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古今情”三字下得及切,既道出了刘备与孔明的君臣之谊,又对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寄予深深的慨叹。毋庸多举例,对联作为一种最为精粹的语言表达形式,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和精神之中,早已成为我们民族语言表达的鲜明个性。同学们,让我们喜爱对联,使用对联,写作对联吧,她是训练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载体和途径!她就在你的身旁,就在你的口边,就在你的耳畔,就在你的笔下,赶紧动起来吧!三、分组交流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把自己小

11、组搜集到的对联在组内交流,说明搜集的渠道,喜爱的理由以及对联的作用(可从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上谈)。出示交流中要注意的问题:1耐心专注地倾听,明确对方说话要点。2自信负责地表达,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3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4自然大方地与人交谈,注意使用文明交际用语。四、展示交流成果1学生将搜集到的对联编辑成对联集粹一书,里面搜集了很多精美的对联。如:(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5(2)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4)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2学生自己撰写的对联。如:( 1)惜青春年华奋力拼搏,爱神州大地大展宏图。( 2)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3)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 4)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5)校园沸腾春来早;师生团结佳话多。( 6)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五、每大组推举代表上台演讲,同时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