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8999665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借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脑型疟疾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脑型疟疾的病理病因,脑型疟疾 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脑型疟疾病因 *一、发病原因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脑型疟疾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 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疟原虫的生活史简介: 1. 无性繁殖期 (1) 红细胞外期:子孢子随按蚊唾液进入人体,通过肝细胞 与其表面蛋白间的连接而侵入肝细胞,侵入肝细胞疟原虫进行裂 体繁殖,平均约6 天以后,裂殖体破裂,释放出数以万计的裂殖 子进入血流。 (2) 红细胞内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可能通过红细胞表面 血型糖蛋白上的唾液酸残余物。侵入红细胞后, 圆环形裂殖子 ( 环 行体

2、,亦称小滋体 ) 就开始吞噬红细胞内容物( 主要为血红蛋白 ); 恶性疟原虫的小滋体看起来就像一对保温耳套,外周为环性细胞 质,中央为深染的哑铃形染色质。 血红蛋白分解的副产物是血色素和珠蛋白,血色素含有一个 由羟酸盐连接的亚铁血红素聚合物。小滋体的次级溶酶体中出现 1 / 10 第 2 页 黑褐色色素晶体, 标志着其向大滋养体阶段的转化。在这一阶段 的 48h 中,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黏附性逐渐增强,原因是疟原 虫的配体黏附在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上。黏着性强的红细胞一部 分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导致血管内血容量净增; 一部分黏附在其 他未被感染的红细胞上,形成玫瑰花环; 还有一部分和其他被疟 原虫

3、感染的红细胞相黏附,即自身凝集反应。 裂殖体进一步发育、成熟、分裂,释放新一代裂殖子进入血 流重新感染新的红细胞。在一个没有疟原虫免疫力的患者体内, 经过 1020 次成功的入侵红细胞,每一裂殖体可以分裂出多达 32 个裂殖子,疟原虫以对数方式持续繁殖,大约在13 天出现发 热,这也是疟疾的平均临床潜伏期。 2. 有性繁殖期 (1) 在宿主体内的发育阶段经过几个红细胞内的无性繁殖周 期,部分裂殖子分化成为配子体,配子体有雌雄之分,配子体可 以在血流中存活数周,直到被吸食人血的雌性按蚊吞噬。 (2) 在蚊体内的发育阶段:在蚊体内雄性配子体分裂,长出 鞭毛,在蚊胃内游动,雌配子体则形成不动的圆形体

4、,雌雄配子 体融合并进行成熟分裂,形成一个合子, 合子增长且能活动时称 动合子, 动合子钻入蚊的胃壁外层发育为囊合子。囊合子在数以 千计的子孢子发育时迅速膨胀。囊合子破裂, 子孢子进入人蚊的 涎腺,当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又被注入下一个宿主体内。整个 过程称之为孢子生殖, 至少需要 8 天,确切的时间依赖于周围环 2 / 10 第 3 页 境的温度和蚊的种类。 *二、发病机制 1. 脑型疟疾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脑型疟疾有许多令人感兴趣的特点。 第一,昏迷的机制尚不清楚。脑型疟疾的病理特征是受疟原 虫感染的红细胞黏附在脑深部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上,但这如何导 致昏迷还存在很大争

5、议。 第二,如果患者被救活,昏迷通常是完全可逆的。特别是在 无获得性疟疾免疫力者, 这些患者残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几率是 1% 。 (1) 疟原虫细胞黏附和宿主“堆积”受体:受恶性疟原虫感 染的红细胞可黏附内皮细胞,这种红细胞还表现出其他的黏附表 现型。如黏附未被感染的红细胞( 形成玫瑰花环 ) ,黏附白细胞和 血小板,这种黏附就如同感染细胞间的自身凝集反应。Invitro 研究显示, 细胞黏附是一个特异的受体介导过程,大量的各种各 样的宿主分子以重组体蛋白的形式出现在内皮细胞层表面。这些 分子包括:血小板 (TSP)、CD36 、ICAM-1、VCAM-1 、E-选择素, CD31 ,硫酸软骨

6、素 A、和整合素 23BV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受体的研究证实, 脑型疟疾患者脑中确有这种受体表达,并且部 分受体上调。 然而,这种受体表达方式并不能解释特异性的脑受 体内聚, 因为相同的受体在身体其他血管床中也有表达。堆积受 3 / 10 第 4 页 体表达上调是由于全身性内皮激活,并不是特异性地出现在脑型 疟疾中,患疟疾时的其他血管床及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都可出现。 在脑型疟疾中, 是否疟原虫的堆积可直接导致昏迷,尚存在 争议,一项关于 50 个越南成人重症疟疾患者( 伴有或不伴有昏迷 ) 的研究证实,将存活时间和治疗持续时间都考虑进去,所有CM 患者都显示有脑堆积,尽管许多有脑部PR

7、BC 堆积的患者直到死 亡依然没有出现昏迷。堆积对CM病的昏迷是必需的 ( 必不可少 的) ,但不是昏迷出现的全部原因,其他一些学者认为“堆积” 仅仅是一种副现象,CM的所有症状均可由循环中可溶性因素引 起,如细胞增殖或含氧化物等(Clark ,19911992)。极有可能 的是在 PRBC 堆积后,启动了一系列反应,可能包括可溶性介质 释放,这种介质来自于PRBC 或宿主脑细胞,后者可能直接导致 昏迷。 (2) 疟原虫黏附配体:关于疟原虫黏附配体对宿主内皮细胞 堆积受体的黏附性多大还知之甚少。利用显微操作法克隆疟原虫 的体外实验显示: 对 ICAM-1和 CD36的黏附是分开的独立的。抗 原

8、表型同细胞黏附的变化相适应,表明这两种表型由同一分子构 成。利用生化技术对实验室隔离种群的细胞黏附特性进行研究显 示: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 起一定作用。在恶性疟原虫基 因库中一个大的基因家族-Var 基因的确定,使PFEMP-1 克隆最 近得以实现。一个多基因家族随机分布在恶性疟原虫基因库中, 但主要集中在断粒表达区。他们有几个区域, 包括同达菲血型抗 4 / 10 第 5 页 原结构序列相似的达菲结构非结构域。对配体结构序列的研究有 助于阐明细胞黏附表现型差异的机制,这种细胞黏附表现型因疟 原虫种类和它们同宿主受体的相互作用不同而存在差异。 (3) 血-脑脊液屏障的内皮激活: 无论是来

9、自临床的还是来自 动物模型的资料都表明,脑微血管中PRBC 堆积同内皮激活密切 相关, 免疫表现型发生了改变。 电镜显示:内皮细胞的培养显示: 这些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如对一些疟原虫感染的红细 胞的吞噬作用, 尽管在人类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比较合理的解 释是, PRBC 对脑内皮细胞的黏附通过像ICAM-1 和 CD31的分子 有可能产生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这些信号可导致血- 脑脊液屏 障结构和功能改变。 PRBC 对脑内皮细胞的黏附可能有一定意义, 不仅因为它对血流的阻碍作用,而且会导致血- 脑脊液屏障功能 障碍,同外周胶质细胞激活相联系的血- 脑脊液屏障渗漏和TNF- 分泌,可见于

10、CM的鼠模型。 (4) 可溶性神经活性介质:疟疾昏迷的快速可逆性使许多作 者相信 CM的症状可能是由可溶性快速弥散性神经介质而引起。 这些可能是疟原虫毒素存在,由感染引起的宿主细胞毒素的释放, 中枢神经系统内局部神经活性介质的释放,后者可产生一种碎样 作用。 (5)TNF- :同重症脓毒血症类似,TNF-2 及其他一些炎性 前细胞毒素是导致重症疟疾患者出现多系统器官衰竭、低血压的 重要的假定性因素。 非洲患儿血浆中。 TNF-水平升高同疾病的 5 / 10 第 6 页 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许多其他疾病,如间日疟,血浆中TNF- 水平也很高。但大多数临床上却没有昏迷,因而单纯的全身性 TNF-升高

11、并不是脑部症状惟一原因。 (6) 氮氧化合物:脑实质中释放一氧化氮也曾被认为是引起 脑型疟疾昏迷的可能机制。然而对血清、 脑脊液中一氧化氮代谢 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冲突的结论。许多研究发现血浆中PNI( 氮反 应中间物 ) 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却发 现二者之间无联系, 甚至呈负相关。 脑脊液中的水平也无任何有 用的价值。如果说一氧化氮在脑型疟疾中的病因学中起一定作用, 那也是在局部起作用。 对脑脊液和血浆仅用一氧化氮代谢水平的 检测是一种相当迟钝的方法。 (7) 颅内压、脑血供和脑水肿:疟疾患者的颅内压可以通过 腰穿时脑脊液压力或颅内压检测来估计。患CM的东南亚成年人 脑脊液

12、压力不升高。 但在非洲儿童ICP 升高的水平却同不良预后 密切相关。 颅内压的升高可能会导致脑灌注压的降低,继而引起 细胞毒性水肿,在非洲儿童还会引起脑干疝。然而,尸解表明, 越南患者脑干疝的发生率相当低。东南亚成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也表明大多数患者无脑水肿,因此,患CM的不同人群其ICP 可 能不同。 (8) 宿主对脑型疟疾易感性和抵抗力的遗传多态性:宿主对 脑型疟疾的易感性和抵抗力存在着遗传多态性,最早被描述和了 解最好的是遗传性红细胞疾病。在疟疾流行区的人群中,关于这 6 / 10 第 7 页 些疾病的遗传密码的突变率较高。纯合子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性的 表现型。 对抗疟原虫感染来说杂合子具

13、有一定优势。这些遗传性 红细胞疾病包括: 镰状细胞性贫血、 遗传性卵性红细胞增多症和 、型地中海贫血,这种多态性之所以能增强宿主的抵抗力, 据认为是由于降低了疟原虫入侵人体和在红细胞中生存的能力, 许多 HLA等位基因,特别是冈比亚儿童的HLA-B53,都对重症疟 疾起一定防护作用。 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他们的病理生理意义 还不太清楚。 最近在 D胞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发现了一种同疟疾密 切相关多态性, 从理论上讲, 这种多态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细胞毒 素对感染的反应而影响疾病。另外,最近还确认了一种可使肯尼 亚儿童脑型疟疾发病率升高的多态,这种多态位于堆积受体。关 于宿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4、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 景,在今后的几十年中, 这项研究一定会对重症疟疾病理生理的 理解起最大推动作用。 (1) 受感染的红细胞凝集:第1 个阐述这一凝集过程的是 Marchiafava小组。相对于正常红细胞,这些被感染的红细胞极 大地增加了血液循环阻力,它们聚集在大血管的周边部,在部分 毛细血管使血流缓慢,甚至完全停滞。 死亡的脑型疟疾患者尸解后,脑组织的组织学电镜检查显示 由于大量被感染红细胞的存在使得脑微血管扩张,这些红细胞通 过其表面的结节蛋白黏附于脑的内皮细胞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晚期滋养体和裂殖体感染的红细胞选择地从正常循环中消 7 / 10 第 8 页 失,而堆积在重要器官

15、的微血管内。这一过程同临床上的细胞黏 附现象相联系,这一过程的特征是PRBC 以受体为介导黏附在内 皮细胞上。 一些研究表明, 重症疟疾中昏迷的发生同脑微血管中红细胞 凝集密切相关。 而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昏迷的发生同红细胞凝集 无明显关系, 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诸如患者死亡前治疗持续的时 间等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影响到红细胞凝集的组织学观察。 (2) 色素沉着和吞噬作用:当疟原虫进行孢子生殖时,残留 的红细胞膜外壳则黏附在脑的内皮细胞上,这些外壳中含有人体 所不需要的疟原虫残留物,如疟色素及疟原虫在发育过程中消化 血红蛋白所遗留的破碎物。当新近被未成熟的环形疟原虫所感染 的红细胞重新进入血液循环后

16、,沿脑血管可以见到色素沉着。循 环着的单核细胞吞噬红细胞外壳和疟色素。疟色素有毒并且对体 外的单核细胞有刺激作用( 如刺激 TNF-) 。PRBC 破裂后留下的 疟色素对脑的内皮细胞也会产生直接的病理、生理影响。 (3) 出血:出血是脑部常见的一个病理特征,肉眼可以观察 到脑组织上有多个小的淤点,这些出血通常位于皮质下白质的边 缘。 组织学检查显示有3种类型出血:第 1种是单纯的淤点出血, 在诸如一氧化碳中毒和气压伤时,可以见到这种出血; 第 2 种是 环行出血, 其特点是中央为坏死血管,周围环绕着未被感染的红 细胞,再向外是 PRBC 及白细胞 ; 第 3 种是 D rck 肉芽肿, 中央是 血管,周围被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所包围。 8 / 10 第 9 页 (4) 脑水肿和脑肿胀:放射学的证据及颅内压检测都表明在 许多重症疟疾患者中确有脑肿胀。然而,却缺乏脑水肿的病理学 依据,如脑室周围、脑实质及细胞内水肿。越南成年疟疾患者的 尸解显示无广泛的细胞水肿、脑干疝或脑的重量增加。另外一些 来自非洲儿童的资料也显示无脑水肿。一项正在进行的关于马拉 维儿童的研究却显示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