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8992338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甘肃调研)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中山装、旗袍 B.面包房、咖啡屋C.西式别墅 D.火车、汽车解析中山装、旗袍都是将西方元素和中国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面包房、咖啡屋都完全是西方引进的产物,故B项错误;西式别墅也完全是引进西方的产物,故C项错误;火车、汽车也完全是西方引进的产物,故D项错误。答案A2.(贵州模拟)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

2、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解析材料“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体现了革新思想,“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表明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答案B3.(山西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

3、深远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解析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答案A4.(四川成都诊断)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材料说明()1912年9月19日:“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1913年9月15日:“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主动离婚者中妇女占近半数。”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解析材料“宣读婚约”“携手同归”“主动离婚者中占近半数”等婚姻习俗,体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故C项正确。答案C5.(安徽安庆三模)

4、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中提到“教育工作应该为战争与进行广泛的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教育服务观点出发,教育为着战争用教育工作帮助战争的动员”。这种教育()A.具有泛政治化倾向 B.走群众路线C.具有全盘苏化倾向 D.服务抗日战争解析根据材料“教育工作应该为战争与进行广泛的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教育服务观点出发”可知,教育具有政治化的倾向,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群众,主要讲教育要为战争服务,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向苏联学习,故C项错误;“解放区”的出现应是在抗日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A6.(四川广安调研)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k

5、g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大面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所以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与自然灾害无关,故A项错误;1982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这与题干中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不符,

6、故D项错误。答案C7.(海南海口模拟)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解析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材料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而且直到20世纪20至30年代大量存在,不利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主权的部分丧失,与半殖民地色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黄包

7、车对市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8.(广东中山高考模拟)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重庆国民政府解析晚清并未在西南地区大规模修建铁路,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主要在北方进行交通建设,故B项错误;北洋政府统治中心主要在北方,不可能在西南大规模进行交通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建交通路线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即抗战大后方所在地,主要为抗战服务,故D项正确。答案D9.(甘肃模拟)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

8、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解析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可知,题干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10.(辽宁抚顺模拟)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 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9、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政论性报刊的比重大,反映不出列强侵略阻碍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政治变革报刊所占比重,可知报刊关注政治变革,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放弃实业救国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B11.(安徽蚌埠三模)1855年2月,遐迩贯珍杂志刊出消息:“今于本月起遐迩贯珍各号,将有数帙附之卷尾,以载招贴(广告)至所取之银,非以求利,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杂志性质发生了改变B.早期的广告属于纯公益性质C.该杂志发行量不断增加

10、D.商业信息交流渠道有所拓宽解析材料中没有介绍该杂志的性质,更谈不上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至所取之银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己”表明这些广告不是公益性的,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该杂志收取登载广告的费用,是为了支付印刷杂志的开销,并不能体现杂志的发行量增加,故C项错误;在杂志卷尾刊载广告,在当时的中国,有利于商业信息交流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2.(山东青岛模拟)2016年11月16日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B.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C.1990年中国第一条互联

11、网专线正式开通D.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解析“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符合信息时代的史实,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山东菏泽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道德家们将中国人描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像朝廷一样,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

12、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中国家庭的社会,据推测,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在家庭内部,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妇女要服从男子的权威。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女孩被家庭看作社会和经济的负担。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学校的创办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取代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当国家干涉家庭关系时,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也就土崩瓦解了。在晚清和早期共和时代的新法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

13、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被剥夺饭碗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同时也摆脱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的控制,旧的家庭关系瓦解了。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10分)(3)近代家族关系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什么特点?(3分)答案(1)特征:受宗法制影响,宗族观念浓厚;等级森严、父权至上;深受儒家伦理道

14、德影响,重视孝道;重男轻女。原因: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影响到家庭价值观念;理学处于统治地位,对女性的要求更加严格。(2)因素:近代学校的创办,导致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的瓦解;家庭社会的司法基础瓦解;外国经济的入侵瓦解了旧的家庭社会的经济支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等。(3)特点:与家族关系变化类似,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内部自然发生的,而是深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压力下进行的。)14.(四川德阳三模)(12分)统计数据的变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注:图1、图2为人民日报“三八节”新闻报道中女性职业的统

15、计。)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新闻报道中女性职业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解析这是一道数据史料题,回答时先比较数据变化的趋势,再结合所学阐释变化的原因。例如比较得出工人与农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别论述19501978年占比高的原因,19792004年占比大幅下降的原因即可;如比较得出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可从女性社会地位、教育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社会的需求等方面回答即可;如比较得出女性领导比重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可从女性政治地位、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如比较得出除工农外,其他职业均有提升,女性的职业更加多样,其原因可从社会条件、女性社会地位、女性的社会作用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示例:信息说明1工人与农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图1工农所占比重高。工农民主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展开,树立劳动者形象的需要;阶级斗争思想的长期存在。图2工农比重大幅降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阶级斗争思想逐渐淡化,女性身上的革命色彩退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