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

上传人:yu****kk 文档编号:148968118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源头(起点): 输入总量: 输入的途径:,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传递途径(渠道): 传递形式:,食物链和食物网,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形式: 过程(途径): 特殊途径:,热能,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呼吸作用,动植物遗体形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经过燃烧放出能量,一、能量流动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和_的过程,输入,传递,转化,散失,部分特殊生态系统有其他能量,3.能量的散失,2.能量的传递,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2、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太阳能(无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初级消费者 摄入,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次级消费者 摄入,呼吸,散失,遗体 残骸,初级消费者 同化,分解者利用,粪便,呼吸,散失,.,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同化的能量),该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同化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同化量的去向: 本营养级个体自身呼吸消耗(散失); 本营养级个体自身生长、发育、 繁殖等的积累(储存)。 a. 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 b. 流向下一营养级。 c.未利用的能量,属于本营养级的同化量(流入该营养级的能量),某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自身遗体残骸等 其捕

3、食者的粪便量,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逐级递减,主要原因在于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另外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这,一部分最终流入分解者。,能量传递效率,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每流经一级都要丢失一大部分,所以食物链越长,流量流失就越多。到第五营养级以后,可利用的能量已减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所以,食物链一般不

4、超过五个营养级。,为什么说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下列对此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 D的效率 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C,某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 w1为生产者同定的太阳能,方框大小表示所含能量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

5、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D1W1)100%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如果把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得到的图形会是什么形状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 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 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流 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p,1C,2C,3C,4C,p,1C,2C,3C,4C,p,1C,2C,p,1C,2C,3C,3C,数量,能量,落叶林,

6、草地,落叶林及草地数量和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正立金字塔形,倒立金字塔形,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者都是用来说 明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情况的,三者统称为生态金字塔。,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1.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2特点: _、 _。,二、物质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_与_,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全球性

7、,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举例:,碳循环,碳循环的过程:,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1.C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CO2和碳酸盐,2.C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形式是?,途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形式:CO2,3.C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是?传递形式是?,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式:有机物,碳循环的过程:,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3.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到无机环境中的途径是?形式是?,1.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3.化石燃料燃烧,

8、途径:,形式:,CO2,结论: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CO2,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_,生产者和分解者,思考:碳只能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吗?,不是,植物根系还可以吸收HCO3-和CO32-,重金属和DDT 等农药的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问题与能量流动相反,能量沿食物链向下流动时 逐级递减,而农药或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则存在“生物富集作 用”,故营养级越高者,该物质浓度越高。,碳循环常见图解,D,E,B,C,A,A是_,D是_,E是_, B、C是_ 代表_ 代表_ 若A是绿色植物,则是_,生产者,大气中的CO2库,分解者,消费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

9、 为_;B、C 都为_;D 为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若是一种物质,则是_,是_,氧气,化石燃料的燃烧,【典例3】下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 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1 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 2 的能量就越少 C丁的 CO2 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D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5(易错)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其食物 1/2 来自浮游植物乙,1/4 来自草食性鱼类丙,1/4 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B从理论上计算,甲每增加 1 kg 体重,最少需要

10、乙提供 360 kg 的物质 C若湖泊中受到 DDT 污染,则 DDT 浓度最低的生物是 乙 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答案:B,2诗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A,护花”中所蕴含的生命科学知识是( A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 C生物的变异现象 D生物的种间斗争关系,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 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解析: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 中的强,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少。,A,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有什么联系?主要有 何区别?,答案: 联系: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合成和分解; 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主要区别: 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能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