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哲学编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963952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 页数:197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哲学编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事业单位考试哲学编订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事业单位考试哲学编订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亲,该文档总共1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哲学编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哲学编订(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内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指导。,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第一性:哲学的党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同一性:世界的认识-可知论与不

2、可知论,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无法被认识的。,三、真题展示,1.判断题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判断题 唯心主义都是以人为第一性的。 3.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同一性回答了( )。 A.唯物和唯心问题 B.可知和不可知问题 C.世

3、界观与方法论问题 D.普遍和一般问题,4.单选题 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D.人的命天注定,努力半天没有用,哲学派别及区分,1. 哲学的派别有哪些? 2. 如何区分派别不同?,谁是第一?,一、哲学的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性 猜测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

4、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如:水是万物的始基;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气者,理之依也; 五行说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又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精神是世

5、界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它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如: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物是观念的集合; 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我思故我在;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等。,客观唯心主义。它主张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如,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理在事先;老子的“道”; 绝对观念论等。,三、真题展示,1.判断题 庸俗唯物主义就是机械唯物主义。 2.判断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没有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起来。 3.单选题“真

6、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对这句话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多选题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一致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绝对观念是世界本原,马哲的产生条件及其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部分。 马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

7、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彻底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

8、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三、真题展示,1.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 2.判断题“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4.多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表现在( )。 A.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理论思

9、维和研究方法 B.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干扰 C.帮助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指导科学研究少走弯路,坚持正确的科研方法,物质及其存在方式,1. 什么是物质? 2.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什么?,你是物质吗?,一、物质的含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二、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物质运动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

10、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 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其一,事物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 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未发生质变。,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 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整体上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否认静止及其相对性,会导

11、致相对主义。,典型观点展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其学说之后提出的,但是因为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所以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的一维性-它是不可逆的。 空间的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三、真题展示,1.判断题唯一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2.单选题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一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12、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A.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B.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3.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具有下列哪几个层次的含义?( ) A.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原因都在于物质自身,都服从于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C.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D.意识对于物质的反作用是被动的、无限的 4.单选题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客观和主观的关系,意识及其能动

13、性,1. 意识的含义? 2. 主观能动性怎么发挥?,意识源于心声吗?,一、意识的产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其次,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二、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经由经历、爱好、兴趣等主观性影响而产生差异,形式具有主观性。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主观唯心主义坚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观点 庸俗唯物主义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三、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1)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15、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 (1)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在意识能动作用的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唯心主义则夸大意识能动作用,主张意识决定一切,派生一切。,四、真题展示,1.判断题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2.判断

16、题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主要强调( )。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多选题人工智能是( )的过程。 A.无意识的B.机械的C.化学的D.物理的,4.单选题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凸显了绿色环保的主题,并巧妙地将这一主题和“简约”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独具巧思。这说明(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 C.人能够认识事物的矛盾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调节 D.人们的正确观念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 如何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客观规律要不要遵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映象;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