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927920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X 页数:5 大小:10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020年10月整理).ppt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简称NMES)。 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 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 NMES 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 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 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 所兴奋的是神经

2、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 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time curve)。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 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 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 6-27)。 图 6-27 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 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 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 兴奋,所

3、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 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 1波形 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 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 波,它们的优点是: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 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 节)。 2波宽 许多 NMES 刺激仪波宽定为 0.20.4ms,研究表明 0.3ms 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 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 觉的传入,波宽大于 1.

4、0ms,电流在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兴奋痛觉神经,当波宽为 0.2 0.4ms 时,电流强度稍有增加便可产生明显的肌肉收缩(参看图 6-27)。 3频率 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可参看图 6-28,低频脉冲电流(15Hz)引起肌肉的单次收缩, 它不易引起肌肉疲劳及不适感,1020Hz 的脉冲电流可引起肌肉的不完全性强直收缩,频率,1,4060Hz 可引起完全性强直收缩,由于强直性收缩的力量可比单收缩强 4 倍,所以较高频率 的电刺激可用于锻炼正常肌肉,但易引起肌肉疲劳。 图 6-28 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4通断比 为了避免肌肉疲劳,针对不同疾病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应选择适当的通断比, 比如

5、对于偏瘫患者,肌力较低,可选择 1:6 或 1:5;对于骨科制动所引起的肌萎缩,可选 择 1:4 或 1:3;对于增进肌肉收缩力量及耐力训练者,可选用 l:2。总之,应根据病人具 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频率及通断比。 (三)治疗技术 一般采用导电橡胶或金属作为电极,电极应有一定的柔软性,可以与皮肤的任一部分紧 密相贴。电极的大小根据所刺激的肌肉大小而定,对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的小肌肉,可采用单 点刺激法。根据 Pfleuger 定律:引起同一块肌肉收缩时,阴极所需的电量小于阳极所需的电 量。所以单点刺激法用单向脉冲电流,以阴极为主极,电极面积较小,一般直径为1.52.5cm, 这样电流强度集中,主极置于

6、运动点处,即刺激神经肌肉时,刺激阈最低的皮肤区域。另一 电极作为辅极,面积较大,置于肌肉远端。当刺激大肌肉时,一般采用双向脉冲双点刺激法, 将同样大小的两个电极置于肌肉两端。 (四)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刺激部位皮肤感觉是否正常,对于感觉异常者,应严格控制电流强度以 免烧伤。 (2)电极放置时应避开伤口及瘢痕,因电流易集中引起烧伤。 (3)电极不能放置于颈前,因颈前区有咽喉部肌肉、膈神经、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等,电 刺 激可引起咽喉肌、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血压、心率等改变。 (4)对于骨科术后需要制动的病人,电刺激以引起肌肉级收缩为宜,既可防止肌肉废用 性萎缩,又不引起关节活动。 (五)适

7、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防止及治疗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2)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度。 (3)对神经失用的肌肉进行功能训练。 (4)锻炼及增强正常肌肉的力量。 (5)治疗痉挛肌。 (6)矫正畸形,如脊柱侧弯,扁平足,肩关节脱垂等。 2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衰竭或心律失常。,2,(2)心脏安放起搏器者。 (3)孕妇患者,电极禁忌置于腹部及腰骶部。 二、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为了缓解这种变化,根据不同的 病情,选择不同的脉冲电流,刺激肌肉或肌群,使之发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通过锻炼,延 迟萎缩和变性的发展,此方法称为失神经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

8、 (一)方法原理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萎 缩的原因一般认为是: 维持肌肉正常代谢的神经营养介质不能沿神经纤维下达肌肉; 肌肉丧失活动。从病理角度看,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肌纤维发生变性,脂肪和结缔组织 增生,血管变形,久之发生纤维化。 电刺激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有以下几方面的治疗作用。 (1)肌肉被动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泵”作用,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 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代谢和营养,延迟萎缩。 (2)肌肉被动收缩可以防止肌肉失水,防止电解质及酶系统的破坏。 (3)可以维持肌肉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其挛缩和束间凝集。 (4)肌肉被

9、动收缩可以延缓肌肉的纤维化,从而延迟肌肉变性的进程。 (二)物理特性 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理想脉冲电流应具备以下条件: 选择性地刺激病肌而不波及邻近正常肌肉; 能引起病肌收缩而无痛觉产生。 在低频脉冲电流中,三角形电流具备这些条件。选择不同的t 升,可以避免刺激正常肌 肉,如图 6-29 所示,正常肌对方波的收缩反应最大,当波的上升时间越来越长时,肌肉收缩 幅度越来越小(a)。但病肌的反应却不同,方波和三角波刺激时,肌肉收缩幅度近乎相等(b)。 图 6-29 正常肌与失神经肌对方波和三角波的收缩反应 三角波还能避免刺激正常感觉神经。如图 6-30 所示,当三角波(A)的 t 升及刺激强度 选择

10、在斜线区(E)时,即刺激达到病肌的阈曲线(D),但在正常肌肉(C)及感觉神经阈曲 线(B)以下,此时电刺激就达到避开感觉神经和正常肌肉而单独刺激病肌之目的。 图 6-30 三角渡的选择性刺激作用,3,(三)治疗技术 1仪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神经-肌肉刺激器的产品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选 择一种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仪器,至关重要。北京市康复医疗仪器厂生产的 DX2-2 型低频 诊疗仪颇具一些特点。 其一,在治疗方面该仪器输出一种比较规范的三角波,这种电流是治疗失神经支配肌肉 首选的。因为三角波电流比较接近理想刺激电流两个条件:一是治疗电流只刺激病肌,不波 及邻近正常肌肉;二是治疗

11、电流刺激病肌产生运动效应,而较少引起疼痛。 其二,可代替进口产品 CX-2 型时值计(电诊断仪),进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试比较两 种仪器技术参数: 表 6-4 两种仪器技术参数比较表,其三,低频诊疗仪可以一机两用。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比较经济实惠,适合 基层医疗单位选用。 总之,仪器的频率、周期、t 宽、t 升、t 降应在低频范围内任意可调,而且还可输出调 制或非调制型电流。目前各种国产多形波治疗机和进口通用多形波电疗仪等均可参考选择。 2治疗时机的选择 (1)神经损伤后第一个月,肌萎缩最快,应尽早进行电刺激治疗。当怀疑有肌肉失神经支 配时,也应及早进行治疗。 (2)神经损伤后数月,

12、仍有必要进行电刺激治疗,目的是延迟肌肉萎缩,防止纤维化,以 期待神经功能恢复。如能定期做电诊断观察病情,便可提示预后,指导治疗。若神经功能没 有恢复的可能性,则电疗的意义就不大,因为电刺激不能阻止肌萎缩,只能延缓发展进程。 3治疗条件 最好根据电诊断结果,选择适度的电流强度、t 升(参见图 6-30),及 t 降,一般为t 升 的 1/21/3,甚至为零。原因是 t 降引起肌肉断电收缩,而断电收缩小于通电收缩,为使二 者作用相近,需缩短 t 降以增大电流强度的变率。在实际调节仪器时,如果需先决定 t 宽才 能调t 升,此时应取t 宽=t 升。为保证病肌于每次收缩之后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脉冲间歇时

13、 间t 止至少应为 t 宽的二倍。在实际应用中,常将 t 止定为 t 宽的 35 倍。至于脉冲频率(f) 及周期(T),在决定 t 升和t。E 后应算出 f 及T,以供调节仪器时采用。其算法如下: T=t 升+t 止 (ms) 当脉冲频率超过 2Hz 或更高时,为避免病肌连续收缩而缺乏休息,宜采用调制电流。 如果没有条件做电诊断,可以根据经验确定法来选择电刺激条件。表 6-5 提供了通过经 验找出的最适宜参数。,4,5,表 6-5 失神经肌肉治疗条件参数,治疗时电极的选择,请参看本节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为加强治疗效果,可在肌肉被动 收缩时,逐步增加负荷,使其抗阻力收缩,同时指导病人尽力试图主动

14、收缩,这样被动收缩 和主动意向相互配合,将更利于功能的恢复。 (四)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刺激部位皮肤感觉是否正常,对于感觉异常者,应严格控制电流强度以 免烧伤。 (2)电极放置时应避开伤口及瘢痕,因电流易集中引起烧伤。 (3)电极不能放置于颈前,因颈前区有咽喉部肌肉、膈神经、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等,电 刺 激可引起咽喉肌、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血压、心率等改变。 (4)对于骨科术后需要制动的病人,电刺激以引起肌肉级收缩为宜,既可防止肌肉废用 性 萎缩,又不引起关节活动。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主要应用于下运动神经元病损伤后所致的肌肉麻痹和萎缩,如面神经麻痹;尺、桡、正 中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痛所致下肢无力;胫、腓神经麻痹等。 2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衰竭或心律失常。 (2)心脏安放起搏器者。 (3)孕妇患者,电极禁忌置于腹部及腰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