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 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 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 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 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 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 16 和图 17,试推导出 Y 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 16a 中,以横坐标表示 y 商品的供给,以纵坐 标表示 x 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 16b 中,以横坐标表示 y 商品 供给,以纵坐标表示 y 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 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 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 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 Y 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 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 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 113 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 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 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 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 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 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1,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因为大国 是国际价格制定者,小国是价格接受者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根据上题结论,知道,小国消费者可以从大国购买相对便宜的外国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较高相对价格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改善福利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略因为机会成本递增 第二章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1)根据表 1 知道,A、B 两国 X、Y 劳动生产率,可知 X 相对价格 A 国低于 B 国, A 国具有比较优势,B 国在 Y 有比较优势 (2)A 国在Y 具有比较优势,B 国在 X 具有比较优势 2假设 A、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 因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 A 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 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证明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题出错了 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答:如果axbx,则称 A 国在 X 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 ax/aybx/by,则称 A 国在 X 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当ayby 或者aybx 可以推出ax/aybx/by,但 是,当 ayby 的时候,axbx 不能保证ax/aybx/by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 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 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 按照比较劣势分工,世界总福利水平会降低2,3,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 20,000 万单位的劳动,X、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 别为 5 个单位和 4 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1/5Lx1/4Ly200000000 X1/5Lx Y1/4Ly 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 易三角形 (1)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 2; (2)进口为 2,000 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1/4/1/55/4Px/Py因为 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 2,所以此国出口X 进口Y出口 1,000 个单位的 X 可以换得 2,000 个单位的Y 7在图 22(b)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仿照图 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 与某一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答:从大国和小国的角度考虑大国是国际均衡价格制定者,小国是接受者,因此国际 均衡价格与封闭条件下大国相对价格完全相同 9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 无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 第三章 1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 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 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 优势如何?,4,答案提示:表 1 中 A 国劳动相对丰裕,A 国在生产 Y 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表 2 中A 国 资本相对丰裕,A 国在生产X 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2如果A 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 B 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图 33 和图 34 的做法,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参照书上方法作图 3根据上一题,试在图中画出两国在封闭和开放下的一般均衡 答案提示:参考书上做法 4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 易发生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 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 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5*试证明在图 37 中,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 答:在消费偏好相似的情况下,相对价格决定消费结构,贸易后相对价格均为国际价格, 因此消费结构相同,从而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 6*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 答案提示: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可采用图 38 的方式来解释 7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与需求因素无关 8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 差别? 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 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 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9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 贸 易条件如何变化?,5,(1)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 (2)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3)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10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 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 化,所以福利将上升 11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 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 此变化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 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 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12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答案提示: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 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 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 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 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 第四章 1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 明 答案提示:会的在长期内,低技术劳动力可经过技术培训成为高技术劳动力,劳动力 则不具备特定性,6,2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 影响? 答案提示:不变因为要素密集度不变 3根据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 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将图 41 中的纵坐标由原点 Ox 或Oy 向外平行移动,然后比较 一下新旧均衡点) 答案提示: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 下降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
4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又将如何变化?(提 示:考虑一下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 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产量上升,同时由于另一 个部门释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下降了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上 升 5根据你对 3 和 4 题的回答,试判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有 效? 答案提示:依然有效 6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 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 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随着世界市场能源价格上升,一部分劳动力将由制造业部门流到能源部门, 能源部门产量增加,制造业部门的产量下降 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提 示: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长期条件下,要素禀赋的任何变化都不影响要素实际收入,但在短 期内,要素禀氟的变化会影响要素实际收入,根据这一区别,并联系一下两国的要素禀赋的 差异,再加以分析) 答案提示: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短期内,特定要素在两个部门间无法流动。
按照本章的 分析,虽然都是资本,但是 x 和 y 部门的资本回报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 化 第五章,7,1 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案提示: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 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 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