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8898668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说明(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规划高密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 . . . 目 录前 言I第一章 创模基础分析11.1城市发展定位与优势11.2高密市自然概况21.3社会经济发展现状51.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81.5 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评价261.6环境管理现状评价44第二章 创模的压力和挑战472.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472.2资源环境压力分析482.3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502.4创模的机遇、压力、挑战的综合分析54第三章 创模差距与可行性分析593.1创模指标现状分析593.2 创模指标差距和原因分析69第四章 创模总体方案874.1编制依据874.2规划围884.3 规划

2、时限894.4 指导思想894.5基本原则894.6目标指标904.7战略重点91第五章 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主要任务945.1优化城市发展布局945.2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975.3降低资源能源消耗1005.4促进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103第六章 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任务1056.1确保饮用水安全1056.2 改善水环境质量1076.3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096.4降低噪声污染1116.5改善土壤环境111第七章 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1137.1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水平1137.2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1137.3 促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依法安全处置1147.4 加强生态保护

3、、治理、修复和绿地建设115第八章 维护城市环境安全的主要任务1188.1建立全防全控的环境风险防体系1188.2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1198.3淘汰落后产能1198.4加强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1198.5加强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120第九章 提升环境监管服务水平的主要任务1219.1加强环境保护能力的建设1219.2落实环境和卫生管理制度1229.3推动全社会参与创模123第十章 创模重大工程及投资方案12510.1重大工程12510.2投资估算13910.3投资渠道140第十一章 创模可达性分析14111.1可行性分析14111.2可达性分析14211.3风险分析14611.4效益分析146第十

4、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5012.1 组织领导15012.2分解实施15112.3评估考核151附表1 高密市创模规划目标指标一览表152附表2 高密市创模重点工程汇总159附表3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分工表164前 言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7年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简称创模)的工作,创建工作开展十余年来,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高密市是以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为主的外向型城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园林城市,经济位

5、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近年来,高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为基本定位,以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绿色高密”为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晰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策略,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高密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5年的时间建成国家环保模城市,并充分利用创

6、模这一载体,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品牌,为高密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并助推高密市早日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为全面促进创模工作开展,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的有关要求,高密市于2012年2月启动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以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大纲和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为依据,力求在对高密市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创模存在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重点环境问题,确定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模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统筹“污染控制”、“节能减排”等工作,制定详实的创

7、模实施计划,旨在为高密市创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第一章 创模基础分析“国家环保模城市”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催化剂”。“国家环保模城市”涵盖了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城市发展模式的综合肯定。1.1城市发展定位与优势1.1.1城市发展定位及发展重点高密市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为基本定位,以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绿色高密”为目标,创建环保模城市。高密市人民政

8、府在高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制定了城市发展方向: 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着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木器加工“四大产业”和鞋业、小五金、玩具、皮件“四小商品”。按照“大、高、密”方针,以引进和培植产业龙头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围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服务业三大板块,以及涵盖家居、家电、家纺和私家车的“家”产业发展。以经济开发区和密水、醴泉、柏城、夏庄、庄等城镇工业园区为依托,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区。认真学习借鉴青州、寿光等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重点建设以潍莱路两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带,以胶河沿岸为重点的高效蔬菜产业

9、带,以南部丘陵为重点的果品、油料、黄烟产业带,以密水林场、胶河林场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林带,以胶莱河沿岸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产业带,着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向都市化农业方向转型,赋予农业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等多种高附加产值功能。生态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区。加快密水生态林场、胶河生态林场和王吴水库、马旺水库湿地旅游区建设,提高生态防护和碳汇功能;融合文化、旅游、生态等资源优势,打造民艺民俗村等民俗文化旅游区,晏婴文化生态园、汉代墓群、城阴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区。1.1.2高密市开展创模活动的重要意义国家环保模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成果的标志性体现,是城市在

10、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城市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提高城市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促进高密市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使高密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1.2高密市自然概况1.2.1地理位置高密市为潍坊市辖县级市,位于省中东部的胶莱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36844364120,东经1192616120038。东临胶州市,西依安丘、昌邑、峡山,南连诸城,北依平度市,全市行政区划面积1523.49 km2。高密市距省城295 km,距潍坊85km,东距95 km。距、潍坊机场70 km,境胶济铁路

11、、胶新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纵横贯穿,交通四通八达,是沿海地区通往陆腹地的交通枢纽。 1.2.2地形地貌高密市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鲁东古隆起区西部、胶莱坳陷之,横跨高密凹陷和柴沟凸起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境第四系广布,地层构造较简单,岩浆活动微弱。境南部分布着侏罗系莱阳组地层;中部和北部广布白垩系王氏组地层(含第四系覆盖区);王氏组下部地层分布在市境西部,中上部地层分布在市境中部、东部及北部;第四系地层主要覆盖区位于市境中部和北部。1.2.3河流水系高密市水系属于胶莱河水系,全市大小河流17条,多呈南北向。胶河 源于胶南县铁撅山(鲁山),经胶县由空冲水东南入境注入王吴水库,是王吴水库的水源地。在境经

12、王吴、家营、柏城、哥庄、高密、鲁、夏庄、河崖、大栏9乡镇,于东风村东出境入胶县汇南胶莱河。境长62.5km,流域面积202.4 km2。小康河 正流源于卣坊一带,经家埠、碾头至南关,北流穿过城区,向北出北关,经仁和乡至小楚家西入北胶莱河。全长26.1 km,流域面积66.2 km2。主要用于接纳第一、第三污水处理厂排水。同时也是城区泄洪的重要河流。南胶莱河:即胶莱河之东南段。自大栏乡咸家北入境,流向东南至家口东出境。境长6 km,流域面积344.5 km2。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北胶莱河:即胶莱河之西北段,自前丘东入境,经河崖、庄、咸家、大牟家4乡镇,至家北出境入昌邑。境长40 km,流域面积37

13、6.3 km2,五龙河:该河上游分东西两支,皆源于诸城县九龙埠。东支名五龙河,自土庄乡山庄东入境,流入家庄水库。西支名盆渠河,自土庄乡常家疃东南流入境马旺水库。两支流出水库后至柴沟西合流,称五龙河,经呼家庄、康庄、蔡家站、大牟家等乡镇,至槐家村东入北胶莱河。境长52.4 km,流域面积450.9 km2。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及城区泄洪。北胶新河:1975年开挖,东起梁家村东南,与南北流向的小辛河相接,经蔡家站乡、大牟家镇,至西泊子西北出境入北胶莱河。境长34.24 km,流域面积777.1 km2。主要用于接纳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水。高密市已建成较大水库有王吴水库,总库容6570万m3,兴利库容265

14、8万m3;马旺水库,总库容2700万m3;拒城河水库,总库容630万m3;家庄水库,总库容895万m3;此外,在丘陵区,共建成小(二)型水库16座,控制流域面积共135.4 km2。完成工程量14.84万m3;总投资28.92万元。兴利库容281.3万m3,灌溉面积13190亩。1.2.4水文气象气候:高密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春季冷暖多变,常出现倒春寒及发生春旱;夏季多温湿东南季风,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致炎热多雨并伴有旱、涝、风、雹等灾害;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少雨雪。全市历年(1954-2010年)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40.

15、8(1968年),35以上气温炎热天数平均每年5.7天;极端最低气温24.5,15以下气温严寒天数平均每年2.6天。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8.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降水:常年降水量平均约730mm(其中1954-2010年全年平均降水量670.7mm),降水量由东南至西北依次递减。降水时间多在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64年(1315.2mm);最少年份为1981年(317.8mm)。1.2.5自然资源特征(1)土地资源高密市土地总面积152349.13ha,其中农用地面积123445.22ha,占土地总面积的81.03%;建设用地面积24901.55ha,占土地总面积的16.35%;其他土地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