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881979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8章 运动和力课件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第8讲运动和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考点二)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特别提醒】 (1)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是否是平衡力。,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考点三)摩擦力,【特别提醒】 (1)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判定,如水平推车,车未动,f静F推。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滑F推,若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不变,则f滑大小不变,此时f滑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2)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当摩擦力作为动力时,其方

2、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人走路。,考点一)运动和力,【例1】(2015,重庆)“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点拨】手柄处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使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大,增大摩擦;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压力和支持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

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改变转向,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考点二)摩擦力,【例2】(2016,德州)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7 N C46 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 J D24 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点拨】由乙、丙图可知,前2 s物体受到拉力为3 N,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也为3 N;由乙、丙图可知物体在t3 s时,受到的拉力为7 N,拉力与

4、摩擦力不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7 N;由乙、丙图可知,4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拉力为5 N,速度为2 m/s,则46 s内通过的距离svt2 m/s2 s4 m,所以做的功为WFs5 N4 m20 J;由丙图可知,24 s内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 【答案】C,【方法归纳】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力平衡,此时拉力与物体所受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做变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运动状态无关,它的大小等于平衡状态时的拉力大小。 【易错易混】 1混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2

5、上升的物体,若突然撤去向上的拉力,物体不会马上下降,而是先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易出错。,【例3】(2016,泰安)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图片与命题】,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命题点 1每次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相同。 2改变水平面上的材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

6、粗糙程度来改变_的大小。 3使小车滑下沿水平方向运动,能保证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_,因为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对小车水平方向上运动没有影响。 4小车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_。 5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不同来判断阻力的大小。 6实验推理:若物体不受阻力,运动的小车将做_运动。,速度,阻力,摩擦力,惯性,匀速直线,实验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命题点 1选择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减小_对实验的影响。 2定滑轮的作用:减小摩擦,改变_。 3实验中选择卡片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不考虑_的影响。 4应选择小车处于静止为研究状态,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状

7、态不好控制。 5两边挂上相同的钩码,目的是为了研究_关系。 6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否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摩擦,用力方向,卡片自重,力的大小,【例1】(2016,吉林模拟)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

8、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点拨】(1)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拉力方向相反,由图甲可知拉力的大小是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实现的。(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因为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3)其他条件不变,把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4)木块放在桌面上,当物体发生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产生摩擦力,对实验有影响。 【

9、答案】 (1)相反钩码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4)A,【拓展设问】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小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5)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6)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填“丙”或“丁”)更科学。 (7)在装置丁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丁,直线,实验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命题点 1实验时,一定要水平拉动物体做_运动。这样

10、物体受力平衡,fF拉。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_不变,改变_。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时,必须控制_不变,改变接触面的_。 3实验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改进:测力计固定,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这样既便于读数,也方便操作。 4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以用公式表示:fFN,FN为总压力,为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匀速直线,粗糙程度,压力大小,压力,粗糙程度,【例2】(玉林中考)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填“必须”

11、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有关。(以上两空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

12、明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戊,【点拨】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若将各实验的命题点理解了,此类实验探究题就容易解答。 【答案】 (1)必须等于(2)丁(3)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4)错误(5)不一定,【拓展提问】 (6)在甲图中,若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为f1,若A加速前进所受摩擦力为f2,则f1_(填“”“”或“”)f2。 (7)小明改进实验装置后,其优点有_。 (8)利用此装置测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_知识。 (9)刚开始拉动木块时,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此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_,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易读数,二力平衡,变大,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