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75833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新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 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 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 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 描写景物的方法 :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2、、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 、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 用论证) 、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3、(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 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 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 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 ,埋下伏笔(记 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 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

4、)结合句子语 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 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 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 对比、 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 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5、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 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 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 (由浅入深、 由表入里、 由现象到本质) 规律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

6、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第二部分: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 ,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 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 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 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 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 理解能 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 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 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

7、层理解。 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 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 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 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 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 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 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 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 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8、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 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 项不读)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 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 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 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 “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 对深层理解的题目, 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 进行概括和总结, 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 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 点的基础上, 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

9、题, 分别用 “一次判断” 、 “逐个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 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 ,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 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 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 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 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 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 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 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 有些试题

10、它 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 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 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 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 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 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 完美的答案。 (三)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 ,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 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 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

11、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 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 点: 1.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 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 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 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 题的文字和内容。 2.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 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 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3.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 “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 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

12、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 也不要轻易放弃, 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 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 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 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 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 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 地点、定义和数 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 以便查找) 。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 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 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 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 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 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 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