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48875202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合同签订后,根据业主的要求和施工计划安排,迅速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及早具备生产能力。同时抓紧各种临时设施的施工,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施工场地的布置建设工作,边安家、边准备,做到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施工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能否按计划顺利进行,因此为确保工程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工,我公司中标后将认真的进行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主要为技术准备、物资设备准备和施工力量准备等。 1.1技术准备 1.1.1工程测量 1、 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设计勘测部门的导线点为控制点,沿道路、排水等工程走向布设复合导线。工程开工前,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导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点与监理工程师做好交接手续,在收到基本测量资料后应对其提供的控制桩进行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然后将复测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 当所复测的平面控制桩、高程点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时,以复测后的平面导线控制桩作为总体控制的首级控制,然后采用全站仪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 控制网点的坐标值必须与所交平面控制导线点的坐标一致,所做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网点均保证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 (二)高程控制测量 按道路线路走向布设复合水准线路,按照规范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施工时设立的临时水准点,其高程偏差

3、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测量精度均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二、放样测量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测量,具体实施过程为:根据线路要素点的坐标值,计算出所需放样的桩位坐标。 然后在平面控制点上支设全站仪,后视另一控制点,将测站点,后视点,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全站仪,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放样所需桩位。 3、 施工定线 线路中线控制点以控制网导线点直接放样,线路中线控制点间距直线上不应小于最小标准,放样后应按规范埋设固定标志、线路中线控制点测设完毕后,将其串联成复合导线形式的线路中线,并进行线路中线测量,线路中线用全站仪施测,水平角观测器测回,边长往返观测各测一回,线路中线采用严密平差,平差后的最弱横向

4、中误差控制在要求之内,全长相坐标对闭合差符合要求。 施工测量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4、 测量管理工作 开工前反复熟悉图纸,复核施工图中的里程桩号、平曲线、竖曲线要素及相关结构的平面尺寸、高程数据。施工现场必须坚持数据对算,施测点位必须复测。项目经理部放样点位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可投入使用。 平面控制网坚持每个月复测一次,进行坐标平差。高程控制点每月进行一次复测。放线:根据初设批复文件中有关道路中心线的规定施放,落实规划线位与道路中心线关系及引用的水准点,对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封闭校核,检查无误后方可引测。 补测和加固桩志: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道路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

5、及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不符合要求时要自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在施工时还需补充所需要的道路中心桩,测定道路中心线位置,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高程,及其它施工测量。 道路中心线位置校核和位置放样:道路中线位置、桩间距离的检查校核及道路边线放样,均直接丈量,丈量距离时必须对尺长、温度、拉力、垂度和倾斜度进行校正。 强化质量意识,精心施工,坚持测量复核制度,是加强测量管理及技术工艺管理,严格控制测量施工中的偏差的重要保证。 5、 保证测量精度和质量的措施 为确保测量的精度,安排专业测量工程师和经专业培训持上岗证的测量人员负责测量工作

6、,测量人员保持相对固定。测量所用仪器在使用前按计量法规进行检定。在经测量仪器鉴定单位检验校正后,将检定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成果资料和测量过程记录资料由专人负责保管。 每月上旬进行导线和水准控制点的复测及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并将复测、联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每次进行施工放样结束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桩位的复核和保护。 1.1.2其它施工技术准备 1、 研究和熟悉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核对 开工前,全面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初步学习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资料、理出问题(查对图纸

7、、资料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工程检验评定标准,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意图,熟悉规范、掌握设计图纸的细节,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参加设计交底会审,澄清问题,作好记录。仔细学习、研究图纸及设计文件,掌握工程结构及水文地质情况。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要求纠正、补充书面材料。另外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施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要求主要技术骨干必须掌握。 2、 补充调查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在中标后,对地质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场地等进行详细的补充调查,编制详细

8、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 上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向业主单位、监理单位上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业主、设计、监理、项目经理部四方一起讨论实施性施工方案,若涉及跨线段的施工,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4、 技术交底 为确保工程按图施工,在开工前对参加工程施工的人员及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让他们了解所承担的工程任务和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从而提高他们自觉研究技术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和提高技术水平创造条件。 5、 现场踏勘调查 对施工有影响而需拆迁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地上线杆、地下管道和附属设施以及树

9、木等登记造表以作拆迁统计用。因施工影响而需加固保护的沿线的建筑物、构筑物、公用事业杆线、管道的数量及确切位置。由于地下管线埋设年代已久,设计图纸往往对某些年代埋设的管线位置反映不出或者不正确,此时需要在关键部位开挖深坑,或用雷达勘探地下障碍物。在采用机械开挖之前应先用人工细心开挖,千万避免挖断电缆等,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延误工期。 了解施工现场附近供水、供电、通信设施,运输路线及其他设施情况,以备做施工总平面图布置“三通一平”方案用。了解沿线各单位因施工受到的影响情况,以及车辆交通影响,以备做安排。 6、 召开施工配合会 开工前在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调查沿线的地下原有管线、设施、构

10、筑物的障碍现状,即时请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召集施工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对地上、地下障碍物的处理及对交通疏导等问题商讨方案、统一部署、各负其责,签订协议,作出会议纪要,明确期限及执行人姓名电话。在执行中施工单位请专人进行协调,负责落实会议纪要执行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解决。 7、 施工项目部应组织施工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下列情况和资料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 工程影响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管线、杆线、房屋等建(构)筑物以及地下文物等详细情况。 工程设计文件、施工标准、检测方法或手段。 工程现场用地、交通运输、疏导等环境条件与供电、供水、通信等动力条件。 工程材料

11、、施工机械供应条件。 气象资料与现场排水环境条件。1.2管线保护 1.2.1管线改移及维护 凡施工涉及管线改移,在前期施工时,应放在首位,一次全部改移完毕,以免影响场地及其它设施布置。在改移过程中,随同一起作好施工电力线、供排水管等的引出、输入,以免二次施工。 当工程施工完毕后根据专业管理部门意见,将所有管线恢复原位置或更改位置。 管线的改移和恢复施工,有部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保证质量安全,施工时请业主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协助施工或委托施工,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2.2管线改移及维护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地下管线功能正常使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改移前

12、准确探测既有管线位置,并将走向和埋深作出明显标志。 改移时,按照设计图纸并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行业规范进行施工。 改移的管线位置、埋深通过准确测量、坐标定位,将其如实描画在图纸上,并在原地作出明显、易找的标记,保证在管线恢复时提供准确资料和实地位置。 加强施工场地排放使用管理。对排水、排污,排入地下管道前,设置沉淀池、污水处理池等设施,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入地下管道。 对水电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场内的水电线路设专人进行使用、维修、保护管理。设置管线管理专职人员和一个专业施工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其他施工人员不得随便调用。 每月或定期请驻地监理和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对管线监测检查,加强对我们切改

13、过程中的监控工作。 1.2.3管线保护措施在工程施工时我们将对施工范围内的架空线及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措施同时施工期间对构筑物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将在施工时将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 组织措施 明确项目的保护构筑物和管线工作的责任人和专职构筑物管线保护监督员,熟悉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并在施工平面图上详细标明,同时根据施工需求提出具体的搬迁及保护措施。 坚持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和对管线的监护,要求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底监护工作。 必须在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的情况下方能进行相关施工。 施工前,根据业主和管线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采用物探手段对施工范围的地下管线进行确认,并且开挖样洞,并以书

14、面资料上报业主和监理。 对需进行加固保护的管线,召开管线协调会,拟定加固方案。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管线加固方案进行实施。并有管线监护人员和施工单位专职管线监护员进行双监护。出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业主及有关单位。 进行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因施工而影响范围的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动态变化的监控,根据监测数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道路与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及构筑物的稳定。 定期召开与有关管线单位的配合会,随时掌握有关管线的情况,为施工服务。 施工中发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位有差异,可能对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维修产生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管线单位联系,落实保护管线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

15、工。 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一线直接操作人员作好保护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如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而造成管线事故的有关人员,公司将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安全。 2、 构筑物保护 施工前,对将要拆除的既有结构各设置若干监测标志并编号,通过监理复核后交监理一份书面资料备案。 从整个施工过程到竣工结束,须每天复测一次监测点,最后按要求整理资料成册。处在降水坡度线范围内的构筑物必须加强观察或尽量不采用降水措施。必须降水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保护。 对特别危险的构筑物,施工前后必须拍摄影像等资料。 对于不需要搬迁的构筑物,采取设置沉降观测点与开挖防震沟等措施。 在施工期间进行连续沉

16、降观测,频率为每周二次,需要时适当加密,如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停止施工,在查明原因及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3、 管线保护 对公用管线的保护,首先采用开挖样洞等方法探测公用管线,摸清管线的位置、深度、直径,在施工图上明确标明,施工前必须进行开挖,使关键部位的管线情况完全暴露。在施工中,将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保护。 对于纵向平行的管线,如其中心线距施工现场边距离较近,则在开挖时,该部位的保护必须加强加固,必要时管线搬迁。 对地下管线及架空线,主要采取下列加固措施:给水管等硬管:在开挖前,要先在该位置人工挖出样洞摸清管线走向,管节的接口位置,再以钢板桩或桐木横架将要开挖的位置上用钢丝绳将管子吊住。如果管子的接头全部暴露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