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8861846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达标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基础题1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最适温度都是37 C只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D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解析:选D。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不是所有酶的最适温度都是37 ,一般来说,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 之间,B错误;酶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C错误;酶的催化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2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下图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Mn2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Co2或Mg2可能

2、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Mn2只是提高了某水解酶活性,但并不能降低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某水解酶活性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离子可以提高酶的活性,有的离子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不同金属离子是实验的自变量,该水解酶的活性是实验的因变量,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3如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

3、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解析:选C。气体量不再增加可能是H2O2被完全分解了。4如图是人体内某种酶的活性曲线,这种酶可能催化下列哪一项化学反应()A葡萄糖合成糖原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C蛋白质分解成多肽D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C5酶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催化剂,在生物的新陈代谢、物质合成、能量转化以及降解等各种反应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以下4种酶的作用对象或物质分别是()蛋白酶RNA聚合酶肽酶解旋酶A脂肪酶、磷酸二酯键、肽键、氢键B淀粉酶、氢键、肽键、氢键C蛋白质、磷酸二酯键、氢键、氢键D蛋白质、磷酸二酯键、肽键、磷酸基团解析:选A。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分解。

4、RNA聚合酶用于DNA转录生成RNA的过程中,形成磷酸二酯键。肽酶催化多肽中肽键的断裂。解旋酶用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氢键的断裂。6如图表示某种酶催化某二糖的水解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以表示麦芽糖的水解B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该酶也可以催化其他二糖的水解D该反应过程中的酶只能利用一次解析:选B。由图可知,该二糖由两种不同的单糖构成,可能是蔗糖或乳糖。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该酶可以重复利用。酶具有专一性,该酶不能催化其他二糖的水解。7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bcd

5、淀粉溶液2 mL蔗糖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5065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将c倒入a,将d倒入b5065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37 恒温水浴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B和会影响酶的活性C和的温度设置错误D和的顺序有误解析:选A。从表格中的操作方法可以看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底物才是自变量。该实验的温度控制错误。四组试管应温度相等,酶加到底物后要保持恒温,无需加热,即步骤错误。其实验步骤应为。8.(2016吉林大学附中一模)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影响

6、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解析:选D。由于该图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改变温度会使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A错误;B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反应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可能受酶浓度的限制,因此当在B点及以后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变化,B、C错误;从曲线图可知,A点后B点前,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正确。9(

7、2016广西桂林中学质检)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备选实验材料和用具:蛋白质块,牛胰蛋白酶溶液,牛胰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双缩脲试剂,试管若干,恒温水浴锅,时钟等。(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2)实验步骤:取两支洁净的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取5 mL牛胰蛋白酶溶液加到甲试管中,再取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试管中。将两支试管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7 )5分钟。分别加入等体积等质量的蛋白质块,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记录实验结果。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找出这两处错误并更正。_。_。(3)如果想验证过氧化氢酶具

8、有高效性的特点,应该用过氧化氢酶和_对_进行催化效率比较。解析:(1)探究酶的专一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酶的有无及种类或者是底物种类。(2)实验步骤中加入到乙试管中的牛胰淀粉酶溶液没有注明用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两支试管中都有蛋白质类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因而两支试管都有紫色,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3)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应该用过氧化氢酶和Fe3对H2O2进行催化效率比较。答案:(1)酶的有无及种类(或酶的有无及底物种类)(2)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或不符合等量原则),应取5 mL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试管中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应直接观察蛋白质块体积的大小(3)Fe

9、3H2O2提升题10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C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选D。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纳米级小笼子中,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分解酒精,A错误;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喝入的酒精,但是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不能被其分解,B错误;纳米级小笼子不进入血液,直接进入消化道分解喝入的酒精,C错

10、误;纳米级小笼子可以防止消化道内蛋白酶将分解酒精的酶水解,D正确。11(2016徐州模拟)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不能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解析:选B。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其变构位点与活性位点均取决于酶的空间结构;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不能说明酶没有专一性;从图中可知,酶1的活性与产物B的浓度有关,当产物B浓度高时,酶1无活性,因此酶1与产物B

11、的相互作用能防止细胞内产生过多的产物A。12(2016银川一中月考)酶促反应在细胞中往往不是独立发生的,酶促反应的序列性使得不同的酶促反应彼此按一定顺序相互联系,如图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图,请分析下列有关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若控制图中某种酶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则一定无法合成嘧啶核苷酸B若嘧啶核苷酸的数量过多,则“?”代表抑制酶1的活性C天冬氨酸和嘧啶核苷酸均可以与酶1结合,但效果不同D酶15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解析:选A。当控制题图中某种酶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时,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改变,故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仍能够合成相应的酶;为了防止嘧啶核苷酸数量过多,“?”

12、代表的是抑制酶1的活性;酶1与天冬氨酸结合催化天冬氨酸合成中间体A,嘧啶核苷酸与酶1结合抑制酶1的活性;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就能使酶发挥作用,因此酶促反应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13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曲线所代表的反应比曲线所代表的反应先达到反应平衡解析:选B。由图可知,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酶促反应都有适宜的温度,超过这一温度时,酶的活性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A点不会持续上移;与仅有酶的

13、曲线相比,加入化合物P后酶促反应速率降低,说明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从坐标图可以看出,曲线条件下比曲线条件下反应速率高,故达到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要短。14(2016贵阳监测)实验室中提供了新取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H2O2溶液、碘液及实验所需的全部仪器、工具等(溶液浓度符合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步骤组别甲乙丙A试管B试管C试管D试管E试管F试管1.加入底物5 mL5 mL5 mL2.加入酶液5滴5滴5滴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9 9 ?65 65 4.将_?_,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5分钟5分钟5分钟5.检测?注:“”表示该步不处理。(1)步骤1应选择_(填“H2O2溶液”或“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2)步骤2加入的是含_酶的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_。(3)请完善步骤4的操作:_。(4)步骤5应选用_(填“碘液”或“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解析:(1)本实验自变量是温度,而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步骤1中的底物应选择淀粉溶液。(2)步骤2应加入的是含唾液淀粉酶的溶液。甲组的温度为9 ,温度较低,丙组的温度为65 ,温度较高,所以乙组温度应设置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即在3540 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