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1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人教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61642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8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2021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人教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2021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人教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21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人教版】-新修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皋市江苏省如皋市 2017 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2017.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计分,共计 6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物勒工名” (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制度应用比较广泛,如 右图秦国青铜戈正面刻有铭文:“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分别注 明了监造者、主造者和直接制造者的名字。据此可知 A官府控制手工业的局面被打破B官营手工业重视保证产品质量 C民

2、间手工业生产分工日益明确D青铜器铸造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2“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 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 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材料反映的是 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 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 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 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3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写实风俗画货郎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画面反映南宋商业的凋敝 B商业发展影响宫廷画家创作 C风俗画只在宋朝民间流行 D画风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 4 传习录载 :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

3、,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 A反对迷信权威 B反对封建礼教C抨击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认为“太平天国人物因为他们的战斗意义,非理性的性格,对政 府不存信心,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某些方面像欧洲宗教改革期间新教之左翼。”太平天 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原始共产主义”的是 6据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 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B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 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 71912 年 1

4、月 2 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 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1 月 13 日,临时政府要求:新旧二历并 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些规定表明 A近代社会风俗开始呈现中外融合特点 B临时约法的颁行推动了社会风俗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8陈独秀指出 : 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 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 A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B封建君主专制

5、制度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C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D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 9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 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 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B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C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D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10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 : “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 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 些原则我们认为, 在不同的社

6、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这段话表 明中国政府 A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国际公认准则 B尝试用和平共处原则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C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D实现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111984 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 ,并指出全民 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是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分配方式 C巩固公有制的地位 D增强企业活力 121988 年 9 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 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

7、术是生产力,这是非 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 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13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认为 :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 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 (或正当性)问题,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 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据此,以下对文艺复兴影响的理解错 误的是

8、 A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 B最大贡献是推动人文主义到顶峰 C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D冲击了宗教神权对个性发展的束缚 14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 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 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 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 C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钱乘旦先生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是 没有

9、现代民主化进程的。”以下史实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发动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形成责任内阁 D1832 年议会改革 16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 1750 亿2000 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 5% 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 80-100 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 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17李大钊评论近代俄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今以俄人庄严璀灿

10、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 政界积年之宿秽者,间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 ,从而使那些军阀政客、官僚耆旧们 明白“专制之不可复活,民权之不可复抑,共和之不可复毁,帝政之不可复兴” 。这一 评论 A认为二月革命有利中国进步 B认为十月革命必将影响中国 C主张效仿二月革命推翻帝制 D高度赞赏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18 右图漫画选自 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 , 题为 马歇尔计划已经把法国经济提到 “最高度” 了 ,以下有关这一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讽刺马歇尔计划壮大了资本主义阵营 B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经济恢复 C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D客观评价了马歇尔计划 19“GATT 死了,GATT 万岁!”这是 WT

11、O 出版物对关贸总协定(GATT)在多边贸易 体制发展史上的地位所作的定论。对这一定论理解正确的是 A作为国际组织存在的 GATT 在 1994 年正式终止 BGATT 和 WTO 都有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WTO 所体现的精神和传统是 GATT 的力量来源 D作为国际贸易协定的 GATT 融入了 WTO 的体系 20有人在评论近代某一文学流派的特征时,概括了以下几点 : “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客观 具体,追求真实的艺术模式” 、“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重视客观事物典型化” 。 以下与这些特征一致的作品是 二、材料解析题 : 本大题共二、材料解析题 : 本大题共 5 题,第题,第 2

12、1 题题 13 分,第分,第 22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3 题题 13 分,第分,第 24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5 题题 10 分,共分,共 60 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 (13 分)晋商、徽商是明清商业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的山西大同, 宣府为重镇, 于是山西商人以 “极临边境”优势便捷足先登, 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章懋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克,而粮运劳费,乃 命商人输粟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 摘编自晋商兴衰史 材料二 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古代称有官职的

13、或做过 官的人为缙绅) , 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 诸如购置族田, 建祠, 修家谱, 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 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 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宗法等级 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三 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 即使有相当规模的积累, 到某一临界点便呈萎缩后退态 势,更无进一步深入产业领域,转化为产业资本的可能。它并不建筑在社会购买力不断 增长的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只能攀援于国家财政政策提供的非常空间, 既要 与政治权力同流合污,也要时时受到政治权力强烈的干预和百般勒索,机体脆弱,命运 无常。

14、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 (3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徽商的资金去向。 (3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向对社会 发展产生的影响。 (3 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2 分)据材料三,请谈谈 你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 分) 22 (12 分)妥协,就是以折衷的方法(即冲突双方都放弃自己部分要求的办法) ,解决争 端和避免冲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宪政道路同其保守传统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息息相连, 光荣革命是妥协的 结果,表明英国宪政拒绝激进革命,而在保守中进行变革,减少由于激进

15、革命而造成的 文化断裂、社会物质的流失。在英国妥协是一种寻求平衡, “光荣革命”的意义是因为 不必通过流血革命而实现了宪政的目的。 摘编自程华传统与变革:英国宪政的成长之路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 ; 宪法所创立的也是 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 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 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 ; 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 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 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

16、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 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 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 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 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 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宪政道路的主要特点。 (2 分)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的宪法”?(3 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一 例说明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妥协的结果。 (2 分)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促使 “法国模式”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