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8852058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正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 . . 目 录一、行业管理体制3二、行业市场情况41、行业国外市场竞争状况4(1)国际钢铁行业竞争格局及趋势4(2)国钢铁行业竞争状况52、行业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63、进入钢铁行业的主要障碍84、行业市场供求状况8(1)在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下,钢铁生产维持高水平运行态势9(2)行业需求呈现稳定态势,出口拉动需求成为行业新特点95、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10三、行业技术水平及周期性特征111、行业技术水平112、行业周期性特征11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2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2(1)经济周期12(2)国家产业政策12(3)

2、消费趋向14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4(1)国际钢铁市场的影响14(2)技术替代14(3)环保限制15(4)铁矿石和水资源的限制15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15一、行业管理体制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主管部门随着国家机构调整,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过去的冶金工业部到国家冶金工业局,然后由国家冶金工业局到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到现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此同时,组建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要负责制定行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依法开展钢铁行业统计、调查、分析和上报等项工作;参与拟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规;组织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监管工作,代表或协调企业反倾销、反补贴;代表我国钢铁行业参加

3、国际同业组织的有关活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钢铁行业管理逐步市场化。行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主要包括:1、国务院办公厅2004 年1 月国办发【2003】103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提高新建钢铁企业的准入标准,调整钢铁产业布局,对不符合用地、环保、技术、规模要求的钢铁企业进行清理,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钢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求。2、国家发改委2005 年7 月20 日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该政策从行业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投资管理、原材料政策、钢材

4、节约使用等方面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了详细规定。提出发展钢铁工业应重在质量,不追求数量扩,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加强现有企业重组,重在体现规模效应,市场准入难度加大;节约资源,提示国际竞争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3、2006 年3 月12 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淘汰、兼并、重组、创新等工作,加强结构调整。其中钢铁行业是重点落实对象。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淘汰约1 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2007 年前淘汰5500 万吨落后炼钢能力的目标。4、2006 年6 月14 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

5、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控制钢铁工业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的精神,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政策引导为辅;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注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控制钢铁工业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二、行业市场情况1、行业国外市场竞争状况(1)国际钢铁行业竞争格局及趋势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全球钢铁工业的大部分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国以及欧盟。2005 年粗钢产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为3

6、4,936 万吨,其次分别为:日本11,247.7 万吨、美国9,389.9 万吨、俄罗斯6,614.6 万吨、国4,764 万吨。随着世界围钢铁的需求增长和产能竞争,导致世界钢铁产业的竞争格局日益加剧,并由此出现了世界钢材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钢铁工业兴起新一轮购并联合重组浪潮、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日益提高等竞争趋势。(2)国钢铁行业竞争状况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结构不够合理、集约化程度低。2005 年,我国前10 大钢铁生产企业的钢产量为12,351.23 万吨,占国同年钢产量的35.34%,集中度不高。而目前欧盟15 国6 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74%以上,国浦项制铁1 家企业

7、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60% 以上( 数据来源:.mysteel.)。产业集中度低使得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严重制约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发展。钢材结构性供应失衡问题严重。国普通档次钢材(主要是建筑钢材、长材)产量饱和,竞争激烈,利润增长空间相对较小;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主要是板带材,尤其是冷轧、热轧薄板、镀涂板、彩涂板和硅钢片)国供应不足,这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钢材需求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普通档次钢材。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10 年中国板带材的消费比重将上升到50.18%,今后钢铁工业的产量增长必须首先满足品种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加技术含量高的板带材生产能力。钢铁生产

8、技术设备新老并存。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钢铁生产新技术、新装备,但是与落后技术装备并存,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率。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开发资金和相应的技术设备,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一些国外钢铁龙头企业。现阶段,一些大企业仍采用热烧结矿工艺,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处理技术的普及程度远远满足不了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发展的需求。2、行业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根据2005 年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5 年年产1000 万吨粗钢以上的企业有8 家,即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沙钢、莱钢、济钢、唐钢。年产500 万970 万吨

9、粗钢的企业有10 家,即马钢、华菱钢铁、包钢、邯钢、本钢、攀钢、钢铁、太钢、酒钢、建龙钢铁。年产300 万500 万吨粗钢的企业有16 家,即柳钢、国丰钢铁、钢铁、北台钢铁、新余钢铁、宣钢、韶钢、天铁、津西钢铁、钢铁、昆钢、钢铁、钢铁、广钢、杭钢、通钢。2005 年我国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钢铁集团公司为:就柳钢股份来看,产品以中板材、小型材、中型材为主,在是唯一的钢铁生产企业,产品在区市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受钢铁市场地区分割、运输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同行业与本公司的竞争主要在邻近省份。与本公司产品相近且有相同市场的钢铁企业主要有:韶钢和广钢、水钢、昆钢、新余钢厂和钢厂、湘钢和涟钢、武钢等。各钢厂一

10、般以当地市场为主,外地市场为辅,竞争最激烈的是市场。3、进入钢铁行业的主要障碍进入钢铁行业首先将会遇到以下几点资源限制障碍:焦炭和炼焦煤资源已成为制约钢铁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环节。国铁矿资源紧,造成供应不足而需大量进口,铁矿资源成为行业进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国铁矿石耗用量的50%左右依靠进口,大量的铁矿进口造成矿价和海运费升高,加上港口承卸和铁路运力的限制,进口铁矿石的供应、运输成为限制我国钢铁生产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其次,进入钢铁行业还存在着其他几点主要障碍:配套设施多,涉及面广,基本建设投资大;专业性强,行业退出成本较高;国现有钢铁企业较多,营销网络、与客户相对稳定的关系,激烈的行业

11、竞争状态,均是新进入者面临的问题。最后,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了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了钢铁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从而有效制止了钢铁行业的盲目扩。4、行业市场供求状况2006 年110 月,钢铁行业产能释放速度减缓,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压力,国市场价格恢复性上涨,行业盈利能力逐步回升。从发展态势来看,由于目前国市场钢材供需保持基本平衡,旺盛的市场需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加上钢铁生产总量的适当控制,预计国市场钢材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态势。(1)在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下,钢铁生产维持高水平运行态势200

12、6 年19 月全国产粗钢30843.78 万吨,同比增长18.45%;生铁29745.77,同比增长20.83%;钢材33903.49 万吨,同比增长23.66%,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态势。19 月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矿山)1803 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明显回落。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至2006 年8 月底,新增产能为炼铁647.3万吨、炼钢362.2 万吨,热轧1283.9 万吨、冷轧272.2 万吨;全行业在建在施项目达2074 个,在建规模偏大。如果新增产能不断增加,而淘汰落后产能又不能取得实效,将加剧产能过剩的态势,不利于全行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2)行业需求呈现稳定态势,

13、出口拉动需求成为行业新特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保证了钢材的市场需求,2006 年1-9 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61880 亿元,同比增长28.8。从钢材下游行业的增长情况来看,1-9 月我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3,机械设备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60.9、40、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8,这些行业20以上的增长速度决定了钢铁需求不会出现大幅放缓。2006 年19 月国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28725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875万吨,增长10.5%,加上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带动钢铁产品出口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拉动钢铁生产

14、高增长的主要原因。2006 年钢材出口的大幅增长成为行业的新特点。2006 年1-9 月份,累计出口钢材2859 万吨,同比增长81%。累计进口钢材1414 万吨,同比下降29.3%。累计净出口钢材1445 万吨。1-9 月份累计出口钢坯613 万吨,同比增加2.4%;累计进口钢坯32 万吨,下降70.9%。累计净出口581 万吨。5、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005 年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66 家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1752.76 亿元,比上年增长16.42%;实现利润768.65 亿元,比2004 年下降10.62%。2006 年19 月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8

15、3 户大中型冶金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31.53 亿元,同比上升5.04%;实现利税1,181.57 亿元,同比上升1.46%;实现利润638.25 亿元,同比下降4.99%,9 月份当月实现利润已超过去年同期。钢材、铁矿石与焦炭价格是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中,钢材价格变动对行业利润变动影响最为显著。同时,钢铁行业亦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较大。当宏观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时,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钢铁产品的旺盛需求,价格上扬;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迷时期,相关行业进行调整时,钢铁产品需求减弱,价格下跌。鉴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所需铁矿石大部分需要进口,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有利于钢铁行业降低采购成本,目前50%左右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钢材成本的30%-40%。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影响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三、行业技术水平及周期性特征1、行业技术水平我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据冶金工业部门的统计,我国落后工艺和装备还占相当比例,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 万吨的生产能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