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笔记(新-修订) (2)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46604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教育笔记(新-修订)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教育笔记(新-修订)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教育笔记(新-修订)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是相互的爱是相互的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可以变成家 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 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家长可以感受到我对 孩子的爱,我也可以准确的知道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 情。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很重要。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 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现在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 主动电话告诉我。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 意和我们说说。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我 的付出

2、这就是回报 : 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 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爱是相互的, 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我更真切的这样认为。 上个星期欣蕊没 来,我给欣蕊的爸爸打了电话知道孩子病了,需要在家里休息几天。妈妈带着欣 蕊去医院输液,我们的宝宝输完液还要来幼儿园看看。妈妈告诉我们说孩子想幼 儿园想老师啦。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我对孩子付出的爱,在欣蕊的身上我真切的 看到了孩子对我的爱。这个星期欣蕊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来幼儿园上学。妈妈拗 不过孩子就送我们的欣蕊来上学了,但是每天放学后还是要去医院输液的。孩子 不愿在家里享受妈妈的爱,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在一起。这证明了孩子爱

3、幼儿园、爱幼儿园里的老师,才愿意来幼儿园。欣蕊好多天没来了,我把她抱在 自己的怀里,问一问这些天做些什么、想点什么。孩子很高兴地和我交谈,她快 乐我也快乐。 不知道怎么才能准确的表达我的心情, 高兴、 幸福、 快乐。 我爱孩子们, 我爱我的工作。 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问我:“老师,孩子说有个小朋友老打他,好 像叫*。 这两天我们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我听后忙问 : “孩子说打到 哪里了?因为什么打的?” “我们孩子那么小, 他怎么说得清楚?反正你们老师给我多注意着点就是了, 另外别让他们挨着坐了。”我说:“好的,我会关注的。” 这

4、时*的妈妈正好送孩子来幼儿园,为了不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我连忙 说:“又来了一个乖宝宝,快和妈妈再见吧!我们去洗手。”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我一直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会故意打人吗? 我想对家长们说:“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去评价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善良、纯 真, 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正像三字经里说的 “人之初, 性本善。” 在孩子们的思想世界里,没有仇恨、嫉妒、报复、虚伪、欺骗。只有真实情感的 表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就是喜欢,生气就是生气,但过后马上又会忘 记,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最该向孩子们学习的优点。比如:“幼儿园里经常会 发生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打架了,跑过来告状

5、,相互埋怨非常生气,老师有时 会说:好吧,你们两个人就不要在一起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过去不到五 分钟,他们又在一起兴高采烈的玩起来了。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越不让他们在 一起玩,他们会越好。”所以说:“孩子们都不计较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 于怀呢?” 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在入 厕这个环节,刚开始孩子们不懂的排队,一到厕所就往前面挤,时常听见孩子们 说:“老师*小朋友推我,*小朋友打我。”如果我们老师不正确分析,盲目 批评指责,势必会误会孩子。如果家长偏听偏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错误诱 导势必会使孩子犯错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他们只关注

6、他们感兴趣 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现实与想象还分不清,有时会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出 来,使得家长误以为真。还有的家长会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来对幼儿发问, 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老师厉害不厉害?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小朋友打你 了吗?” 小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况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 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所以请家长朋友不要着急、心疼,理解 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插队插队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 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 要让孩子们持之以恒,还要给孩子们

7、起榜样、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种机会对孩子 们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 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毕竟是孩子。 有一次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回来,让小朋友们排队喝水,话音刚落就传来七 嘴八舌的声音,每次都是这样。我老远看见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你插 队!要排队的!”我连忙赶过去,只见史皓铭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 小朋友们被挡住了, 挤在一起乱成一团。 我把史皓铭拉开, 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 还大声哭喊起来:“我不走,我要喝水!”我耐着性子对他说:“我不是要批评 你,你先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其他小朋友

8、七嘴八舌地说:“史皓铭不排 队!还插队。” “他还推我!” 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 史皓铭则一脸不屑的表情。 于是我问史皓铭:“真是这样吗?老师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 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史皓铭委屈的跟我说 : “我口渴,我不要排队, 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 该怎么办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 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 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 人

9、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经常鼓励孩子成长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经常鼓励孩子成长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 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太阳是圆形 的?”“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花朵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 样的“为什么” ,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 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可可,东东,飞飞,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 是提问最多的, 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 “好孩子” , 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 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

10、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 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 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动动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 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 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动动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动动提了那么多问题 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 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关于动动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 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

11、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 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 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 得进步。 同理, 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 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 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 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 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 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

12、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 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 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 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 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 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 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 扰着我。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 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

13、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 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 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 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 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 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 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 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 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 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 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 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 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 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 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