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38514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体育课程-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体育课程-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育课程-新修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 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 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 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 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 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 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 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 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 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

3、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 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 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一)体育基础理论 2 教学目的:使学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的 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法,提高欣赏能力。 主要内容: 1、体育概论:体育的功能 2、终身体育:终身体育原则、内容与方法 3、运动竞

4、赛:规则与裁判法 教学重点:终身体育、各项目竞赛规则。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规则。 4、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 (二)田 径(二)田 径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短跑、中长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锻炼方法;发展 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主要内容: 1、短距离跑 2、中长跑 3、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中长跑 教学难点:掌握中长跑正确的呼吸方法。 (三)篮 球(三)篮 球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篮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 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移

5、动 2、传、接球 3、投篮 4、运球 5、持球突破 6、个人防守 7、抢篮板球 8、基本战术 9、比赛方法和规则介绍 3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 教学难点:篮球战术的运用。 (四)足 球(四)足 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足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发展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 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颠球 2、踢球 3、停球 4、头顶球 5、运球 6、抢截球 7、掷界外球 8、基础战术 9、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介绍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踢球、运球基本

6、技术。 教学难点:基础战术的运用。 (五)排 球(五)排 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排球项目的传、垫等技术和基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 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发展弹跳、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 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准备姿势和脚步移动 2、垫球 3、传球 4、发球 5、扣球 6、拦网 7、基本战术 4 8、比赛和规则简介 9、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排球垫球、传球技术。 教学难点:基本战术的学习和运用。 (六)网 球(六)网 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球运动主要技术,基本战术及练习方法;提高学生速度、 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7、;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了解网球运动比赛基本规则与裁判方 法,提高欣赏水平。 主要内容: 1、握拍法 2、正手击球 3、反手击球 4、发球 5、截击球 6、挑高球 7、高压球 8、步伐 9、基本战术 10、场地、器材和规则介绍 11、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正手、反手击球、发球。 教学难点:控制球的能力培养。 (七)乒乓球(七)乒乓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灵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培养 竞争意识;发展判断、注意、反应等心理素质;了解乒乓球运动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并 能进行一般的裁判工作。 主要内容: 1、握拍法 2、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3、基本步伐 4、发球 5、接发球

8、 5 6、推挡球 7、攻球 8、撮球 9、基本战术 10、规则介绍 11、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接、发球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八)羽毛球(八)羽毛球 教学目的: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羽毛球的竞赛规则、裁判工作;发展灵 敏性、协调性;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品质。 教学内容: 1、发球法 2、接球法 3、击球法 4、球路 5、战术运用 6、力量素质 教学重点:掌握发球、接发球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九)健美操(九)健美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成套动作;知道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增强学生体质;发展灵

9、敏、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 1、健美操的基本姿态 2、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及基本技术 3、大众健美操(一、二、三级) 4、有氧耐力练习 教学重点: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教学难点:动作力度、节奏感。 (十)武 术(十)武 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能力;懂得武 6 术的锻炼价值;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素质;培养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 1、手型:拳、掌、勾 2、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3、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4、步法:击步、垫步、弧型步 5、步型与步法组合练习 6、武术套路:三路长拳 7、24 式简化太极拳 8、散打 9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教学难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组合。 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七、学时分配七、学时分配 总学时 64 学时,理论 8 学时,实践 56 学时。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 时数 实践 时数 教学内容 理论 时数 实践 时数 1 理论 : 体育概论、终身体育、 篮球、武术、田径基础知识 规则与裁判法 4 理论:

11、排球、足球、健美操 基础知识、规则与裁判法4 2 中长跑:跑的专门练习、途 中跑、起跑、呼吸方法,体 力分配。 4 短跑:跑的专门练习、途中 跑、 起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 终点跑 4 3武术:三路长拳10 健美操(女):大众健美操 足 球(男):踢球、运球、 基本战术、教学比赛 10 7 4 篮球:准备姿势、传接球、 投篮、运球、持球突破 8 排球:准备姿势和移动、垫 球、传球、发球。 8 5身体素质4身体素质4 考 核2考 核2 合 计32合 计32 (二)选修课学时分配(第三学期) 1、篮 球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12、篮球项目基本知识 篮球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移动、传接球2 3投篮、运球4 4持球突破3 5个人防守、抢篮板球4 6基本战术6 7裁判实践3 8身体素质4 9考 核2 2、足球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足球项目基本知识 足球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颠球、踢球4 3停 球2 4运 球2 5头顶球2 6抢截球3 7掷界外球2 8 8基础战术4 9裁判实践3 10身体素质4 11考 核2 3、排球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排球项目基本知识 排球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13、 4 2准备姿势和移动2 3垫 球、传 球4 4发 球2 5扣 球4 6拦 网2 7基本战术6 8裁判实践2 9身体素质4 10考 核2 4、网球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网球项目基本知识 网球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握拍法2 3正手击球、反手击球5 4发球、截击球4 5挑高球2 6高压球2 9 7步 伐4 8裁判实践3 9身体素质4 10考 核2 5、乒乓球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乒乓球项目基本知识 乒乓球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握拍法2 3基本站位与

14、基本姿势2 4基本步伐2 5发球、接发球4 6推挡球2 7攻球、撮球5 8基本战术2 9裁判实践3 10身体素质4 11考 核2 6、羽毛球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羽毛球项目基本知识 羽毛球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发 球4 3接 球5 4击 球4 5球 路4 10 6运用战术2 7裁判实践3 8身体素质4 9考 核2 7、健美操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健美操项目基本知识 健美操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健美操的基本姿态2 3健美操的基本步伐2 4大众健美

15、操二级7 5大众健美操三级9 6裁判实践2 7身体素质4 8考 核2 8、武术 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1 武术项目基本知识 武术项目规则与裁判法 4 2手型:拳掌勾 3手法:冲拳架掌推掌亮掌 4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5步法:击步垫步弧型步 6步型与步法 724 式太极拳7 8散打主要进攻动作4 9散打主要防守动作4 11 10裁判实践2 11身体素质 12考 核 (三) 、保健课学时分配 第 1 学期第 2 学期第 3 学期 序号 教学内容时数教学内容时数教学内容时数 1体育理论4体育理论4体育理论4 224 式太极拳2624 式太极拳2624 式太极剑26 3考 核2考 核2考 核2 合 计32合 计32合 计32 八、成绩评定 八、成绩评定 1、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实践课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均在每项教学 内容结束后随堂进行,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体育理论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在第二学期末 进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记分比例 第一、三学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 20%;实践部分 80%。 第二学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 20%;实践部分 60% ;理论成绩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