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883435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一、选择题(2017高考考前押题冲刺地理卷(二)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海退海进B海进海退C海进海进D海退海退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第1题,由材料“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

2、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可知,为石灰岩页岩,反映当地的地质环境是从深海过渡到浅海,为海退;为砂砾岩砂岩,海水深度变深,是海进,A正确。第2题,图中甲是褶皱、乙是断层、丙是侵入岩,从图中看,整个褶皱都出现了断层,说明先褶皱后断层;图中侵入岩也出了断层,说明先有侵入岩后断层;图中侵入覆盖了褶皱,说明先褶皱后侵入,正确的排列是褶皱、侵入、断层,B正确。答案1.A2.B(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

3、稳定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4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 B植被稀疏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地势起伏较小解析根据图示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向下凹,是向斜构造。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的是断层构造,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条件下,受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第3题,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甲位于背斜的顶部,A错。隧道沿线有两处穿过断层,地质条件不稳定,B错。图中的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C对。F1断层形成可能与F2断层在同一时期,D错

4、。第4题,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该地岩层以碳酸岩为主,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A对。植被稀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地势起伏较小不是岩溶地貌分布的主要原因,B、C、D错。答案3.C4.A(2017郑州三模)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56题。5坡是()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解析图示坡后期沙波剖面高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

5、,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答案B6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A坡和坡 B坡和坡C坡和坡 D坡和坡解析图示两坡后期沙波剖面低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以侵蚀为主。答案D(2017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78题。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东北部台北县万里乡。在2000多万年前,台湾仍在海里,由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一层层地堆积出砂岩层,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台湾岛,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运动挤压时,在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接下来,在海浪、雨水及风的侵蚀和地壳不断的抬升下,形成

6、野柳的奇岩怪石。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图为野柳地质公园位置图,图为野柳公园中著名景舰“女王头”,图为“蕈状岩”形成过程示意图初期:海平面以下倾斜的岩层受到挤压产生解理(裂隙)。中期:岩层露出海平面,受到海水的侵蚀解理越来越大。后期:地壳继续上升,下层岩石接收海水侵蚀,由于岩石较软,侵蚀较快逐渐形成脖子较细的“女王头”。7“女王头”是典型的蕈状岩,关于“女王头”的描述正确的是()A其顶部“蜂窝”状岩石为玄武岩B其形成过程开始于海相沉积环境C其形成初期主要经历了水平挤压及海水侵蚀D

7、其形成的后期主要地质作用为风力侵蚀解析“女王头”是典型的蕈状岩,其岩层是砂岩层,属于沉积岩。受造山运动影响被挤出海面,其形成过程开始于海相沉积环境,B对。其顶部“蜂窝”状岩石为被侵蚀的沉积岩,A错。其形成初期经历了水平挤压及海水侵蚀和地壳抬升,C错。其形成的后期主要地质作用为海水侵蚀,D错。答案B8对于材料中“造山运动挤压时,在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理解正确的是()A海岬的形成受到地壳抬升影响B造山运动开始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断层走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D断层走向与板块“挤压作用方向”平行解析材料中造山运动挤压时,在

8、野柳的两侧挤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说明海岬的形成受到地壳抬升影响,A对。断层是挤出形成的,造山运动开始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错。断层走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不垂直,C错。断层走向与板块“挤压作用方向”垂直,不在同一平面上,D错。答案A(2017江苏南京梅园中学阶段性检测)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它们所对应的侵蚀量分别是小于40%、40%70%和大于70%。下图(图甲)是丹霞地貌不同演化阶段的景观图。读图,完成910题。9乙图表示不同时期的侵蚀和保存量,其与甲图中景观相对应的组合正确的是()Aa、b、c、dBa、b、c、dCa、b、c

9、、dDa、b、c、d10下列与丹霞地貌成因相似的是()A尼罗河三角洲B桂林山水C黄土高原D鸣沙山沙丘解析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第9题,从青年到老年侵蚀量越来越大,保存量越来越小,甲图中演化顺序为图a、c、b、d,乙图中的顺序为,因此甲、乙两图的对应关系是a、b、c、d。故选A。第10题,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与桂林山水成因相似,B正确。尼罗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地貌是黄土被流水侵蚀形成的,鸣沙山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B。答案9.A10.B(2017重庆市高三二诊)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1112题。11该河流的流向

10、是()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解析读图可知河流有东南岸和西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或者西南东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北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故选B。答案B12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逐渐变粗C图中M阶地比岩层形成的时间晚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解析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东南岸为河流沉积一侧,图中阶地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A错。图中岩层只能显示形成时期不同,越向下形成年代越久,不能反映

11、颗粒大小,B错。M阶地位于岩层上方,形成时间晚,C对。图中M地阶地在河流丰水期会被淹没,容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故选C。答案C二、综合题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000 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 m)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

12、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沙山呈东北西南延伸,而且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第(2)题,根据题意,结合学习过的内容可知,该地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以及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使沙山不断长高。第(3)题,根据风力沉积的特点可以推断,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因此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

13、小变化。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链)东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14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

14、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名,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