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4883396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于网络,请根据需要自行下载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 高铁新区桃园新村3标段 安置房 大地下室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日 期:2020年12月7日 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 目 录 1.编制依据.3 2.工程概况.3 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3 4.施工部署6 5、基坑支护方案.7 5.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7 5.2、施工工艺.7 5.3施工要求及措施.7 6.施工期间监控.8 7.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9 8.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9 9、应急预案.11 10.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13 11、附图 1、 编制依据 1.1高铁新区桃园新村安置房大地下室设计施工图

2、 1.2高铁新区桃园新村安置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相关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2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 59-2020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学苑路以南,高铁路以东,共有3#、4#、6#、7#、10#、13#、14#、17#、18#、邻里中心、地下车库、幼儿园工程等12个单体组成。建筑总面积153992m2。3#楼面积17317m2,24层,剪力墙结构。4#面积17317 m2,24层,剪力墙结构。6

3、#面积9921 m2,27层,剪力墙结构。7#面积9921 m2, 27层,剪力墙结构。10#面积8823 m2, 24层,剪力墙结构。13#面积8823 m2,24层, 剪力墙结构。14#面积8823 m2,24层, 剪力墙结构。17#面积8097 m2, 22层,剪力墙结构。18#面积8097 m2,22层,剪力墙结构。幼儿园面积3432 m2,3层,框架结构。邻里中心面积13204 m2,6层,框架结构。 地下车库面积40217 m2,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层高3.9m,地下车库底板厚0.40 m,设计标高-5.20 m,地坪自然标高+0.3-1.2m,整个大地下室自然地坪东及东南高西底地

4、势,东、东南及西北出现深基坑。东南部分为人防工程,人防工程面积为7066m2。大地下室基坑与2标段楼房交错,基坑周圈为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局部段与基坑距离为4米,围墙与基坑距离较远。 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3.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学苑路(规划路)以南、高铁东路以东(规划路)。场地地形有一定起伏,总体呈东高西低,地面高程在27.14-30.49米之间。场地的地貌单元属剥蚀准平原。 地基各土层的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简述为:全新世素填土层(Q4ml)、晚更新世坡积、残积层(Q3 dl+el)、太古代(Ar)区域变质岩浆形成的花岗混合岩。 3.2地基土的构成及其特征 根据地质报告,拟建场地地面

5、下24.00米深度范围内,可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主要土(岩)性为黏性土及花岗混合岩。地基土各层的特征按自上而下和从新到老的顺序分别描述如下: 层素填土(Q4ml) 黄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地段上部含有碎砖及塘底淤泥,包含植物根,不均匀,欠固结。层厚1.00-2.50米。 层粉质黏土(Q3dl+el) 黄褐色,灰黄色,硬塑-坚硬状,包含铁锰结核、铁锰染斑、钙质结核,局部夹砾砂薄层,下部含较多岩石碎屑、碎石,钙质结核富集成层。本层土韧性高,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稍有光泽。层厚11.70-15.50米。 层全风化花岗混合岩(Ar) 灰白色,散粒结构,组织结构基本破坏,主要造

6、岩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长石及暗色矿物已风化成黏土类矿物,残留石英质矿物。层厚0.90-1.60米。 层强风化花岗混合岩(Ar) 灰白色,破碎结构,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暗色造岩矿物,局部地段有石英岩脉充填,节理及裂隙很发育。层厚2.70-4.10米。 层中风化花岗混合岩(Ar) 灰白色,块状结构,主要造岩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暗色矿物,节理及裂隙发育。本层未钻穿,最大钻探厚度3.80米。 本场地岩土各层的地下空间分布状况、岩土各层的顶底面高程,详见各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3.3地下水情况 )场地地下水分布及类型 根据地质报告,本场地在深度24.

7、00米范围内存在2个含水层组,现叙述如下: 第一含水层组: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层素填土和层粉质黏土上部裂隙中,本层地下水水量少,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易蒸发,其水位、流量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地下水的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埋深基本一致,稳定水位埋深1.08-1.90米之间。 第二含水层组:地下水类型属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层全风化花岗混合岩和层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中。勘察期间,层全风化花岗混合岩及层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中承压水初见水位埋深约14.00-15.00米,稳定承压水头高出层全风化花岗混合岩顶面约2.0米。 按正常年份,蚌埠地区6月-9月份为丰水期,12月-次年3月份为枯水期,地下水位年变

8、化幅度为1.0米左右。 4.施工部署 大地下室面积较大,土方量约为23万方左右,是土方施工重点,同时由于大地下室东、东南及西北出现深基坑,基坑支护是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基坑支护施工总体部署如下: 4.1.大地下室土方采取分二层分段开挖施工方法,基坑支护采用分二层分段支护。 4.2大地下室土方按从南到北,局部从东到西的施工路线,支护按上述顺序进行。 43大地下室分二层开挖,第一层按标高挖去2.5-3.0米,开挖深度5.0米以上的部位,在第一层挖完后,及时修坡,做第一层支护。再挖第二层至设计标高,及时修坡,做第二层支护。支护按挖土顺序及时进行。 4.4大地下室开挖深度5.0米以上土方开挖为保证基坑

9、安全采用放一台阶的施工方法。既开挖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放台阶。 4.5基坑支护使用时间为6个月。 4.6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1、基坑支护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数量 备注 1 搅拌机 1台 2 空压机 1台 3 喷浆机 1辆 2、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1 操作工 4 2 放线工 1 3 普工 4 4 电 工 1 5 小 工 10 5、基坑支护方案 5.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地下车库底板底标高为-5.6米,垫层底标高为-5.7米,自然地坪标高为+0.3-1.2m,米,基坑开挖深度在6.0-4.5米,根据地勘报告本标高范围内的土质为粉质黏土,土质较好,方案选择基坑开挖深度

10、超过5.0m边坡基坑支护采用放坡和挂网喷浆的支护方式。放坡按1:0.75的放坡系数,在2.5-3.0米深度放一台阶。支护分层、分段进行。 5.2、施工工艺:边坡开挖后修坡插筋及安装钢筋骨架挂钢丝网喷浆。 采用锚筋采用141500*1500mm。长1500mm,插入土层1400mm,外露100mm。龙骨钢筋采用6.5圆钢,纵、横间距1500mm,采用面挂8#丝径2mm镀锌钢丝网(网孔50*50),并喷浆,C20细石混凝土,厚60mm,粗骨料粒径5-10mm,面层采用二层喷射。 5.3施工要求及措施 (1)先检查边坡稳定性,再清除边坡中松土和危土。 (2)机械开挖后,人工修坡,使坡面平整。 (3)

11、插筋应垂直坡面,锤击插入。 (4)喷浆前在边坡上钉长200mm,3m*3m钢筋厚度控制标志。 (5)喷射压力0.3-0.5MPa,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米距离,喷射顺序为自下而上,砼终凝2小时后,洒水养护,养护3-7天。 (6)在回填土与黏土层之间埋设泄水管,采用50PVC管,间距3米,长0.5米。 (7)为防止地表水对边坡侵蚀,在基坑周边做1米保护带,砼厚60mm. 6.施工期间监控 本基坑按二级基坑监控,主要加强对基坑变形和沉降监控。在基坑周圈设观测点,特别在深基坑的东南、东部、向北部及靠近场区临时公路段设观测点,在基坑使用的期间定时观测监控。安全员必须每天巡查检查基坑变形

12、、沉降的安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项目经理,以便采取措施。 7.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1 组织保证体系 施工阶段建立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总工程师领导,技术质量部中间控制,责任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负责的三级管理系统。 项目经理:刘尚诗 技术负责人李瑞 施工部、技质部 质检员:梁久成 施工员:潘钟立 土方施工队 基坑支护班 生产经理蒋桂清 7.2质量保证措施 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2)钢丝网要求搭边100mm,钢丝网与锚筋绑扎牢固。 3)喷浆后砼应密实,不起鼓,与原表面结合紧密。 4)严格控制好厚度。 5)锚筋长度及锚入土层深度要保证,龙骨筋与锚筋要焊接。 8.安全保证体系及

13、措施 8.1安全组织机构 安全负责人:邓春明 安全员:田有鑫 技术负责人:李瑞 项目经理:刘尚诗 生产经理:蒋桂清 施工队 8.2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2)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向操作人员做专项技术安全交底。 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安全员的指挥和监督。 4)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执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 5)每天班前五分钟,施工负责人必须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专项交底。 6)喷浆前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7)喷浆时严禁将喷浆口对准他人。 8)施工期间专人对边坡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撤离,在基坑未回填前,安全管理人员制度化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9)在高处锚筋及挂网时操作平台基底应稳固可靠,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0)、在基坑周边搭设1.5米高防护栏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1)、现场电器设备要有漏电保护器,电缆应设可靠绝缘。 12)、各种机电设备均应设专人负责管理,电工持证上岗。 13)、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9、基坑坍塌应急预案 9.1应急准备 1)、成立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指挥组和救援小组,指挥组人员和救援小组人员如下 指挥组 序号 职务 姓名 电话 1 组长 刘尚诗 13699209329 2 常务副组长 蒋桂清 13155212022 3 副组长 李瑞 1835529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