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外校英语考试图形推理大全-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3390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外校英语考试图形推理大全-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外校英语考试图形推理大全-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外校英语考试图形推理大全-新修订(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遍历:遍历:遍历类图形推理的关键是穷尽每一行或每一列的所有元素,保证不遗漏、不重复。 具体解题时,如果元素种类复杂,考生可将元素简单列出,避免出错。 【例【例 1】 (2008-国考-61 题)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前八幅图形非常相似,第一行由六个元素组成,两个白 五角星、一个黑五角星、两个黑菱形和一个白菱形。第二行与第一行组成元素完全一致,仅 是元素的顺序及组合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理可以推断, 在第三行中仍然是以这六个元素进行 不同的排列组合,保证每个元素都出现一次。因此选择 D 项。 【名师点评】 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元素组合。 【例【例 2】 (2009-浙江-62) 【解

2、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9 个图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图形依次为三角形、平 行四边形、圆形和长方形,且每个图形内的花纹与其上下左右的图形全异。故答案为 D。 【例【例 3】 (2010-广东-68)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花盆样式两白一黑,花朵方向两右一左,且第三盆花的 叶子数是前两盆花的叶子数之和, 因此未知图形应该花盆不带黑边, 花朵弯向右边且叶子数 为 3 片,答案选 C。 【例【例 4】 (2008-山东-51)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这两套图形都是由三种不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别进行无 重复的嵌套。 【例【例 5】 (2008-吉林甲级-53)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3、C。 前八幅图都很相似, 观察第一行发现三幅图含有三个方向 : 向上、向右和向下,三幅图分别是含有圆圈、方块和只含箭头的,且箭头的总数为 6。第二 行延续这一特征,第三行应继续延续这一特征,因此根据规律应补充一个向右的箭头,并含 圆圈,因此应选择 C 项。 2. 运算运算:运算类图形推理的运算原则包括简单叠加、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机械运算 等形式。 (1)简单叠加:简单叠加:一般规律是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通过叠加得到第三幅图;或者第一幅图减 去第二幅图得到第三幅图。 这类题的规律比较简单, 因此往往考查方式会出现新变化或者与 其他规律结合考查。 【例【例 6】 (2009-四川-59) 【解析】

4、 本题正确答案为 A。每组图中,前两幅图时间相加得到第三幅图形的时间。 【名师点评】 本题也属于简单叠加类图形推理,将给出的时间简单相加即可。此题题 型比较新颖,但难度并不大。 【例【例 7】 (2009-湖南-67)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 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前两个图形叠加构成第三个图。 【例【例 8】 (2009-江西-46)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观察第一组图形,第一幅图减第二幅图等于第三幅图, 也可以认为第一幅图可以拆分为第二、三幅图。按照相减的运算规则应选择答案为 D 项。 【名师点评】 此题也可以看作是去同存异规

5、律,我们下面将讲到这一规律。 (2)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这是国考以及各地方公务员考试经常涉及的一类典型考点。去同 存异是指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去掉相同部分,得到剩余的不同部分为第三幅图;去异存同与 此相反,保留的是两幅图的相同部分。 【例【例 9】 (2010-国考-6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 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A。所给图形呈现的规律是叠加后去同存异。第一行和第二 行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叠加后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依此规律, A 选项正 确。 【例【例 10】 (2009-浙江-65) 【解析】 本题正

6、确答案为 B。规律为去同存异。每行第三个图中的曲线为前两个图叠 加后去掉相同的曲线得出的,正确答案为 B。 【例【例 11】 (2010-广东-67)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规律为去同存异。给出图形主干部分不变,其他部分去 同存异,因此未知图形外边的圆不变,内部去同存异,因此答案选 C。 【例【例 12】 (2010-十三省联考)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A。第一组图形中,第三个图形只保留前两个图形中均为空 白的部分;同理,问号处的图形应为前两个图形共同的空白部分。本题选 A。 【例【例 13】 (2010-十三省联考)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A。本题的规律是去同存异,第二组图形

7、中第一个图形要变 为第三个图形,最下边缺少一条横线,所以首先排除 C、D 项;第三个图中最下边是由第一 个图最下边的圆去掉上半圆得到的, 所以问号处图形相同位置处应为一个上半圆。 故本题正 确答案为 A。 (3)机械运算:机械运算:此规律是指图形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运算,如阴影+阴影=空白,阴影+空 白=阴影,圆+点=圆,等等。此种规律在阴影类图形中最为常见。 【例【例 14】 (2010-江西-60)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观察前两列图形可得出每列的前两图和第三图之间的规 律:空白+阴影=空白;阴影+阴影=阴影;空白+空白=空白;且第三图轮廓既要保持前两图相同 的地方,又要保持不同的地

8、方。依此规律类推,选 D。 【例【例 15】 (2009-北京应届-30)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第三个图是前两个图重合在一起的结果,重合后相同的 部分为空白,不同的部分为阴影,选 D。 【例【例 16】 (2009-四川-64)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A。前两幅图叠加可得到第三幅图。图形内部,空白+空白= 空白,阴影+空白=阴影。 【例【例 17】 (2010-广东-66)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本题考查图形的叠加及元素位置的变化。从所给出的图 形看,外部相邻两个图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呈现的规律为 : 阴影+阴影=空白;阴影+空白=阴影, 空白+空白=空白,且内部三角形阴影顺

9、时针旋转。 3.周期:周期:周期类图形包含较广,但往往与其他考点如封闭性、数量上的奇偶性、阴影变 化等一起进行考查,考生需要综合掌握。 【例【例 18】 (2010-广东-70)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第 1、3、5、7 幅图形均是封闭图形,第 2、4、6、8 幅 图形均是非封闭图形,依此类推,第 9 幅图形应为封闭图形,因此应当选择 C 项。 【名师点评】 单个图形呈现封闭性,图形之间呈现周期性变化。 1.点:点:点的规律往往包含线段与线段、线段与直线、直线与曲线等各类型的交点数所呈现的 变化。解题时特别要注意,在有些图形中,折线是一条线,其中的折点不能认为是交点。 【例【例 1】

10、(2009-四川-61)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前三幅图每个图中 L 和 Z 的交点都是两个;后三幅图中 Z 和矩形的交点都应该是 3 个。 【例【例 2】 (2009-四川-62)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B。前三幅图折点依次减少一个,后三幅图中折点依次增加 一个,且开口方向在旋转。 【例【例 3】 (2009-浙江-63)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B。每行两点之间的连线关系有三种,都包含垂直和平行, 且用线连接的点数总和都为 11 个,因此答案为 B。 2.线线 (1)线条数:线条数:包含多边形、曲线以及其他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或者直线数。 【例【例 4】 (2007-国考-63

11、)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按列看,第 1 列中线段的数目为 4、0、4,第 2 列线段 的数目为 5、4、1,第 3 列线段的数目为 8、3,前两列的规律为 4=0+4,5=4+1,故下一个 图形线段数目为 5,故选 D。 【名师点评】 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中线段数量的变化。 【例【例 5】 (2009-北京应届-26)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前一组图三个图形的圆内分别由 2、3、5 条线条构成, 且 2+3=5,后一组图按前面的规律,第三个图的圆内应包含 5 条线段,故应选 D。本题也可 通过观察内外图形的触点数得出规律。前一组图的触点数为 2、3、5,且 2+3=5。后一组图

12、 也遵循此规律,故选 D。 【例【例 6】 (2009-浙江-57)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每个图形都有 12 条线段。 【例【例 7】 (2010-十三省联考)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第一组图形中的每个图形都是由 13 条线段构成的;第二 组的前两个图形都是由 14 条线段构成的,选项中只有 C 项由 14 条线段构成。本题选 C。 (2)线头数线头数:这里的线头数特指直线或者射线的出头数。 【例【例 8】 (2008-国考-64)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对本题来说,容易发现五个图形的共同特征是图形都含 有出头线段。并且五幅图形的线段出头数分别是 3、5、1、2、0,

13、发现将其按由小到大的顺 序排列后是 0、1、2、3、5,其中缺少一个 4,因此应填入含有 4 条出头线段的图形,即选 择 C 项。 【例【例 9】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观察第一组图形,发现三幅图的线头数都是 6,观察第 二组图形,发现前两幅图的线头数也都是 6,所以应选择一个线头数是 6 的图形填入,因此 选择 D 【例【例 10】 (2007-国考-62)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第 1 列线头数目为 5、 3、 1, 第 2 列线头数目为 7、 9、 11, 第 3 列前两个图形线头的数目为 17、15,推知均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2,则下一个图形的 线头数为 13 个。

14、A 项符合条件。 【名师点评】 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数量的变化。 (3)笔画数 :笔画数 : 常见的题型包括汉字笔画、 英文字母笔画等。 笔画数往往呈现某种数列规律, 如常数数列、等差数列等。考生看到图形全部是汉字或者字母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考虑笔 画规律。笔画数类题目属于较早的一种图形推理题,在 2005 年之前出现较多,现在虽然已 不再单纯考查这一规律,但常常与其他规律结合考查成为新题型,如考虑封闭空间、字母表 位置排序、笔画的交点数、字母的对称性等规律。类似这些规律我们将在相应的章节进行讲 解。 【例【例 11】 (2009-天津-51)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D。前四个图形的笔画数依

15、次为 1,2,3,4,第五个图形的 笔画数应为 5,据此选择 D 项。 【例【例 12】 (2005-广东下半年-69)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第一组英文字母均是 3 画, 第二组前两个英文字母均是 4 画,因此“?”处应填入一个 4 画的,选择 C 项。 【名师点评】 这就是一道典型的字母类题。通常的解题思路是笔画数,但考生也应注 意,有时题目考查的规律是字母表顺序。 (4)一笔画问题:一笔画是一个传统的几何问题,早在 18 世纪,瑞士着名的数学家欧拉 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连通图就是指一个图 形各部分总是有边相连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

16、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 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 欧拉发现的一笔画问题的规律是 : 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可 以把任一偶点作为起点, 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 图(其余都为偶点), 一定可以一笔画成。 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 另一个奇点为终点。 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偶数个奇点除以 2 便可算出此图需几笔画成。) 如下图所示:(a)为情况,因此可以一笔画成;(b)(c)(d)则没有符合以上两种情况,所以 不能一笔画成的。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B。观察前三图可知,三图皆是一笔画成,依此规律,只有 选项 B 是一笔画成。 【例【例 14】 (2009-天津-54)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根据一笔画问题的特征, 前八幅图都可一笔画成, 只有 C 项可一笔画出,故应当选择 C 项。 【例【例 15】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 C。观察第一组图形,均是由一笔画成,图形既有直线,又 有曲线。第二组图形,均是由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