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重点人员帮扶机制 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883226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队重点人员帮扶机制 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队重点人员帮扶机制 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队重点人员帮扶机制 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点人员”教育帮扶转化机制“重点人员”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发生事故、案件和严重违纪问题的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帮助、教育和防范的人员,通常指以下四种人:一是思想基础差的人;二是表现一贯落后的人;三是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的人;四是有精神和心理疾病的人。在日常工作中,“重点人员”的真实情况隐蔽性强,苗头难发现,给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也给预防工作埋下了隐患。1、人员范围难界定。“重点人员”既有义务兵,又有士官、干部;大多出自后进层,有时也出自中间层和先进层。有的在某一时段属于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有可能成为先进;有的平时一直是先进,或因领导处事方法欠妥,

2、或因家庭涉法、个人婚恋,或个人愿望落空等,在某一个时期可能成为需要重点管理的对象。因此,既没有一成不变的放心人,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放心事。2、思想变化难发现。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两面性和人格的双重性。有的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把真实想法藏在心里,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与干部说的同老乡讲的不一样,公开的学习体会与写在日记中的不一样;有的将立功受奖、学技术、转士官、考学提干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一且愿望落空,便觉前途暗淡,自暴自弃,不能自拔。3、行为变化难预测。有的平时积极主动,毫无意外迹象,一且脱离管理视线,便信马由疆,变生事端;有的看似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却性情粗野,时时处处有戒备心理、嫉妒心理和报

3、复心理;有的身患疾病,长期住院,思想负担重,行为失常。4、转化成果难巩固。“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工作极易出现反弹,常常是好一阵、差一阵,热一阵、冷一阵,错误时改时犯,问题时隐时现。有时一个专题教育的效果被一封家信所冲淡,一次谈心的效果被一个电话所逆转;有时刚刚苦口婆心做通了工作,似乎恍然大悟,又拍胸脯、又做保证、稍遇挫折,便涛声依旧。针对上述问题,做好“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点。1、 要在及时发现上下工夫。及时发现,是做好“重点人员”工作的前提。(一)要准确认定。要密切关注官兵生活起居、言行举止、业余活动、执勤训练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吃饭看饭量、执勤着姿态、训练看热情、工作看情绪

4、、交往看群体、活动看参与、娱乐看心情、外出看范围、生活着标准、来信(来电)看表情,及时洞察可能发生的隐患,准确界定“重点人员”。(二)要周密调查。对已经核准的“重点人员”,要通过查阅档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询问老乡、访问亲友等多种渠道,了解掌握“重点人员”的性格、爱好、思想品德、日常表现、身体状况、家庭和婚恋情况,找准“重点人员”的思想根源,研究制定针对性管理教育措施。同时,要建立“重点人员”档案,对“重点人员”的帮教措施、每次谈话的情况及“重点人员”取得的进步都要记录入档。(三)要深入分析。认真落实官兵思想分析制度,中队要从“重点人员”的个性倾向入手,坚持每周对“重点人员”的情况分析研究一

5、遍;支队、大队每月要对“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情况审查排队一次;形势任务发生变化、出现倾向性问题或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时期,要专题分析,见人见事见思想,透过表现看本质,把准“重点人员”的思想动向。2、 要在教育疏导上下工夫。深人细致的教育疏导,是做好“重点人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基础。(一)要真诚相待。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生活上多关怀,在学习中多帮助,在工作上多指导,要注重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朋友式的交谈,不居高临下、不求全责备,实话实说、少讲空话,使他们在组织和战友的关爱中,吐露心声,增强信心。(二)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诱因,采取多种措施,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对因身体、婚恋和家庭中遇到

6、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做到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对思想偏激,认识片面的“重点人员”,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对考学提干、选取士官和学技术等愿望落空的“重点人员”,要帮助其客观认识自身实力,重新拟定切合现实的奋斗目标;对因心理问题而形成的“重点人员”,要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及时疏导解决。必要时,要配合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防止走极端。(三)要表扬激励。要充分发挥“重点人员”的特长,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尽量满足他们的正常需求,增强集体观念,激发工作热情,振作工作精神。3、 要在管理控制上下工夫。严格的管控措施,是做好“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的关键环

7、节。 (一)要积极防范。对重要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要严格政审,先审后用,防止“重点人员”从事警卫员、军械员、驾驶员、炊事员等工作;防止将“重点人员”列为士官选取对象,安排考学、提干、学技术,支部“一班人”和思想骨干要与“重点人员”组成帮扶对子,责任到人,具体帮教。(二)要跟踪控制。随时把“重点人员”纳人有效管理视线。“八小时以外”要指定活动区域;请假外出,要指定专人陪同;住院期间,入院有人送,出院有人接;探亲休假,做到离队前有交待,本人有保证,离队后给其家长打电话、写信进行跟踪管控。(三)要妥善处置。对屡教不改的“重点人员”,要依据法纪法规和条令条例,严肃处理,教育本人和部队;对思想基础差和一贯

8、表现落后的“重点人员”,所犯错误严重的,不姑息、不迁就,断然处理,该劳教的劳教,该除名的除名;对有现实危险的“重点人员”,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控制,防止发生意外。4、 要在坚持经常上下工夫。坚持反复抓、抓经常,是做好“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的保证。 (一)要依据制度抓。通过思想分析、承包负责、骨干群防、情况报告、检查考核、严格奖惩和建立“重点人员”档案等制度的经常性落实,做到常抓、常议、常分析、常汇报,确保“重点人员”管理教育不断线。(二)要运用载体抓。要运用“三互”、“双四一”等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思想骨干的作用,密切注意和掌握“重点人员”的思想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反馈情况,形成人人抓、时时抓、处处抓的浓厚氛围,确保“重点人员”管理不失控。(三)要结合渗透抓。把“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纳人部队经常性工作当中,结合到执勤战备、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融人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深化解决“五个重点问题”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重点人员”管理教育无死角。同时,要注重加强与家庭及社会的联系,形成部队、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浪花,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