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831670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PPT幻灯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者,2,第一节 班级与班主任,一、班级 班: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 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聚集在一起。 级: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的班 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3,(一)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现代社会的班级是与“班级授课制”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莫斯。 但公认的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从实践和理论上阐明了这一学校教育制度。 “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6年,应当六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大教学论,4,(二)班级

2、是一种教育组织 班级不只是许多个体的简单集合,它一旦建立就作为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存在。 在班级中,教师的影响通过班级环境对学生发生作用,班级本身也成了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是一个大的教育组织,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教育组织。,5,1.你们做好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准备了吗? 2.讨论: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特点?,6,案例 两个孩子和两个老师 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

3、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贱”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见1999年9月21日,9月23日北京青年报)。,7,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 孩子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好吗?” 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

4、 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讲得很好!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 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的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见1999年7月12日中国青年报),8,二、班主任,(一)学校班级的出现产生了对班级管理者的需要 有了班级就需要班级管理者,并且要给这个管理者一个名字。 最早,把“班级”与“教师”合在一起构成班级管理者这一角色级任教师; 后来,认识到班级管理者并不是教师角色,而是管理者角色,于是“班级”与“主任”联系到一起,形成了“班主任”。 1

5、952年起,我国学校班级管理者正式命名“班主任”。(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区别),9,(二)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理解: 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精神关怀者”,由于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关系,这样的教师角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且受到学生的欢迎。 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精神关怀者”,强调教师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所应担负的职责。,10,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因而也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基本内容;因

6、而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而真正学会,学好也是一个过程. 斯霞老师是爱心育人的典范. 关心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品质,并非每个教师一开始工作就具有关心品质的,关心品质的获得,如何关心是需要学习的,11,回忆并思考:你遇到过印象最深刻的小学或初中班主任,并与大家分享他(她)的优秀管班经验。,12,三、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一)小学班级 在我国,小学班级大致由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同一年龄段上数十位学生固定地组成,班额一般认为以45人为宜。 小学班级是学习组织;平行中有少先队组织;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 (二)小学班主任 1、角色定位小学班级的管理者 2、小学

7、班主任的双重管理者角色(既是班主任又是少先队辅导员),13,思考:你认为班主任是怎样一种角色,对学生和班级进行哪些方面的管理和教育?,14,班主任工作需具体完成哪些任务?,15,班主任的任务,一、班与班主任二、班主任的基本任务(一)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全班学业成绩(三)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四)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工作(五)指导和帮助本班的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16,(三)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专门性的 工作 班主任特有的专业化的主要内容 -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 -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

8、; -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 ; -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 -人性化班级管理能力 ; -具有发展性评价的能力;,17,第二节 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班主任对班级所实施的管理,是对班级组织的领导工作。 两个层面上的理解: 1、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外部管理) 2、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内部管理) 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各种活动。,18,(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有可能是未来的小学管理者哦! 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主任”意味着领导者的角色,班主任就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9、“主任”不是强调班主任是什么“官职”,而是意味着管理的责任。意味着教师职责不等同于管理职责。,19,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 社会由不同的组织构成,所以就有不同的管理。 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班级管理是教育组织。 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三)班级管理的过程 1、班级管理的要素 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20,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但不是唯一管理者。 任课教师、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管理者 管理对象包括人(学生和相关教师)、空间、时间等; 2、班级管理过程的环节 三个基本过程:设计、实施、评价 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班级管理方案;,21,第三节 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

10、掌握管理专业知识,一、经验的班级管理与专业的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三、班级管理理论的基本课题,22,一、经验的班级管理与专业的班级管理 (一)经验的班级管理 经验的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前,没有获得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在管理中,倚赖于指令、对其他班主任的模仿和在实践中盲目的寻找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其工作经验来自于: 1、上级领导的指令 2、有经验班主任的示范 3、在实践中摸索,23,(二)、专业的班级管理 专业的班级管理,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者在开展工作之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班级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按

11、照班级管理的规律性认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24,二、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一)班主任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 (二)班级管理理论和管理学 (三)班级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学 (四)班级管理理论与小学班级管理理论 (五)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25,班级管理理论以班级管理为认识对象,借助 于管理学基本原理,在教育管理学理论的范畴 中,研究班级管理的性质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的一般问题,追求对班级管理规律性的认识, 以指导班级管理的实践,包括小学班级管理的 实践。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1.班级管理理论是应用性理论 2.班级管理理论是一般指导性理论,26,三、班级管理理论的课题 1.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2.班级管理的对象; 3.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 4.班级组织建设; 5.班级日常管理; 6.班级活动管理; 7.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8.班级管理者自我管理; 9.班级管理评价与研究。,27,第四节、怎样学好班级管理,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 关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注意学习学科理论的学习 在写作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