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883057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 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

2、条件,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一、 爆炸概 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燃 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

3、至着火点以下爆 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与空气或氧接触 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 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可燃物与氧气的

4、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课题2 燃料和热量一、化石燃料 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

5、是混合物) 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1、煤 称为“工业的粮食” 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 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2、石油 称为“工业的血液” 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 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 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石油各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作燃料);沥青(筑路

6、);石蜡(作蜡烛)等 石油不可以直接作燃料,会浪费资源3、天然气(1)、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 CO2 2H2O (发出蓝色火焰)注意:(1)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2)、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3)、鉴别氢气、

7、一氧化碳、甲烷:检验燃烧的产物(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看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现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农村,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和改善环境卫生5、可燃冰:埋藏于海底,可以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储量是化石燃料总和的两倍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开采时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严重6、西气东输:输的是天然气7、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二、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

8、变化。1、放出热量:如燃料燃烧放热(如化石燃料的燃烧)CO2 CO2、吸收热量: CO 2+C 2CO可以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三、使燃料充分燃烧注意两点: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四、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根据燃气的密度决定,如果燃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则安装在墙壁下方,反之,则安装在上方。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的燃烧。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

9、了酸雨。、 酸雨的危害: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等防止酸雨的措施: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禁止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 属于绿色能源中的一种,属于可再生能源。 由高粱、玉米、薯类等经发酵、蒸馏而得,俗称酒精 可燃性:C2

10、H5OH+3O22CO2+3H2O 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 乙醇汽油是混合物,其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2、氢气 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A、原材料资源丰富,B、放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 有可燃性 2H2 + O22 H2O 有还原性H2+CuOCu+ H2O 用于冶炼金属 电解水可得到氢气2 H2O2H2+ O2,但耗用电能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小)、排水法(难溶于水)4、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

11、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附:初中要求掌握的两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 固 + 固 气体 发生装置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 + MnO2 + O22KClO32KCl+3O2二、固 + 液气体 发生装置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H2O2 MnO2 2H2O + O2 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氢气: 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归纳集锦2Mg + O2 2MgO 3Fe + 2O2 Fe3O44P + 5O2 2P2 O5 C + O2 CO2 MnO2 S +

12、O2 SO2 2H 2O 2 2H 2O+O 22KMnO4 K2 MnO4 + MnO2 + O2 2KClO3 2KCl + 3O2 2H2 + O2 2H2 O 2H2 O 2H2 + O2C + O2 CO2 2C + O2 2CO3C+ 2Fe2O3 4Fe + 3CO2 C+ 2CuO 2Cu + CO2 CaCO 3+ 2HCl = CaCl2 + H2 O + CO2 CaCO3 CaO + CO2 CO2 + H2O = H2 CO3 H2 CO3 = H2 O + CO2Ca(OH) 2 + CO2 = CaCO 3+ H2 O CO 2+C 2CO 2CO + O2 2CO2 3CO+ Fe2 O3 2Fe + 3CO2 CO+ CuO Cu + CO2 H2 + CuO Cu + H2 O CH4 + 2O2 CO2 + 2H2 O C2 H5OH + 3O2 2CO2 + 3H2 O ZnH2SO4 = ZnSO4H2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