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883024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

2、往。教学重点1.离子的形成过程。2.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教学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叫阴离子。2.离子符号的意义:3Ca2+ 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3表示3个钙离子3.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备课笔记新课导入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

3、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进行新课知识点一、离子的形成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P55“离子的形成”一段内容,同时思考问题。(1)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和阴离子?(2)如何来表示离子的符号呢?(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回答问题(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补充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失去电子带的是正电荷,得到电子带的是负电荷,原

4、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回答问题(2):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离子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在数字后面,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Mg2+,Al3+,NH4+等;阴离子:Cl-,等。3个硫酸根离子:3;两个镁离子:2Mg2+。回答问题(3):

5、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去,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为Na);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即Cl-),Na与Cl-由静电作用结合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像这种由于阴阳离子互相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课件展示动画演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回答问题(4):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提问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你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请举例说明。学生举例回答小结一般来说金属和固态非金属还有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

6、直接构成的。如:铜、铁等。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等。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互相作用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硫化钾等。课件展示展示下列练习:下面的物质中,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构成的? Ne S KCl Al N2 Fe CO2 MgS Cu Ar SO2 P答案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由离子构成备课笔记小组问题讨论:原子得失电子后,核内质子数改变吗?(不改变)要点提示:根据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某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规律总结:原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

7、数的微粒是阴离子。进行新课(5)物质的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 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 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讨论(6)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有何种关系。归纳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提出问题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1个碳原子:1.99310-26kg1个氢原子:1.6710-27kg1个氧原子:2.65710-26kg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诱思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元,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

8、生活中还有很多,如商店以“件”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交流讨论学生1:我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的标准,实际质量除以它,得数就变大了。学生2:这样的数字最好在两位数以内,这样用起来方便一些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高中化学还会遇到,比如学习“摩尔”、“物质的量”等就是这样。今天你领悟了这种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课件展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新课提出问题上面所说的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为19931026kg,其1/12是19931026kg1/121661027kg,下面请同学们按组分别具体计算一下氢、氧、

9、铁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演练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氢、氧、铁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16、56。阅读感知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艰难的测定过程计算出来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的贡献。大家阅读课本资料,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讲解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据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由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被全部测定出来,所以在平时做题过程中,并不需要再计算,只需要查阅书后的元素周期表即可。现在看谁又快又准地把课本表3-1中的五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查出。学生查表氢1碳12氧16钠23氯35.5铁56引导探究同学们观察表中数字

10、看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讨论交流思考、讨论。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教师小结(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1,一般不写出)。(2)因为跟质子、中子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归纳总结: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1个质子或1个中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即1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均约等于1,因此可得出如下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外延伸:(1)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

11、因此采用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出。教学板书课题2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1.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原子失电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原子得电子)(2)离子的符号(3)NaCl的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5)物质的构成(6)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有何种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比值(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堂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离子也是构成

12、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我们还知道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还是稀有气体元素,是易得电子、易失电子还是具有稳定结构时,只要看其核外电子排布,观察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即可。教材习题解答练习与应用(P5758)1.填空题。(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例如,氢气的构成粒子是氢分子,汞的构成粒子是汞原子,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氯离子和钠离子。(2)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正电荷,成为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负电荷,成为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教材习题解答(3)右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

13、荷数为16,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电子。(4)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2.选择题(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B)。A.12 g B.12 C.1.6610-27 kg D.1/12 g(4)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D)。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3.从附录中查出氮、硫、氯、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解:氮:14.0硫:32.1氯:35.5钙:40.14.从附录中查出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所查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少?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