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882545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泽一中2018年秋季学期半月考高二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68分)1.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下列关于均衡价格的曲线图解读正确的是()P1为最高限价,主要针对生活必需品,此时宜对生产者进行补贴当价格处于P2时,商品供不应求,政府可能对生活必需品实施最高限价政策P1为最低限价,主要针对农副产品生产,以保护农民的利益P2为支持价格,主要针对生活必需品,此时宜对消费者进行补贴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限制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

2、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故表述错误;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和保护某一产品或者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产品或该行业的产品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故选项表述错误;当价格处于P2,由图像可知,供不应求,价格可能上涨,为保护消费者,可能实施最低保护价政策;P1为最低限价,即支持价格,为保护生产者,高于均衡价格。答案选C。【点睛】支持价格 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支持价格一般应用于农业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

3、有利于农业的发展1稳定了农业生产,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2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3扩大了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负作用:主要是会使财政支持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包袱。支持价格会出现过剩产品,政府的措施:1.政府收购过剩产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储备或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必然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2.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的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支持价格下的均衡产量,使供求平衡.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有一定的代价.3.导致受保护企业缺乏在市场中具备的竞争性4.扰乱市场中贸易的秩

4、序,打破贸易运行的规律,对进出口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会产生黑市交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2.“今天,你跑步了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改变,“跑步经济”悄然兴起,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运动手表和智能手环等科技产品的热烈追捧。材料表明()市场需求对生产有调整和导向作用产品开发要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消

5、费水平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改变,跑步经济悄然兴起”体现了市场需求催生了“跑步经济”,也就是对生产有调整和导向作用,故正确;“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运动手表和智能手环等科技产品的热烈追捧”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故正确;产品的开发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故错误;材料未体现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故错误。答案选B。3.据统计,全国共有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近7000家,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投资图书报刊发行企业40多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6、。我国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这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具有平等的市场地位A. B. C. D. 【答案】D【解析】公有制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基础之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平等”说法错误;国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他们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正确

7、。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名师点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几点区别:(1)所有制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非公有制不是。(2)国民经济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市场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竞争中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4)对应的生产力层次:公有制经济适应较高层次的生产力,非公有制经济适应较低层次的生产力。(5)分布领域: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广泛分布在竞争性行业。(6)国家政策:对公有制经济是“巩固和发展”,因为公有制经

8、济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性利益,不是“削弱、放弃”;对非公有制经济是“鼓励、支持和引导”,不是“限制、防范和放任”。4.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提高,股市会作出股票价格下降的反应。对于产生这一反应的合理解释是投资者预期企业利润下降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银行业利润高于其他行业股民的投资收益减少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股票的知识。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银行利率提高,银行存款的收益增加,企业贷款的成本提高,投资者预期企业利润下降,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增加银行存款而减少对投票的投资,股票价格下降,正确且符合题意;银行利率提高并不意味着银行业利润提高,排除;银行

9、利率提高并不代表股民的投资收益减少,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5.2018年5月3日,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个税改革方案目前已上报国务院。有专家指出:“个税改革应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如果只是关注起征点,则不会看见森林。”提高个税起征点仅仅是掀开个税改革的一角,序幕揭开背后,还有更关乎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还有更多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下列措施符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是()综合考虑居民生活成本,探索灵活和公平的扣除(免征税所得)政策调高免征额,最大程度降低人民的税收负担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免税,扣除标准统一化统筹各部门涉税信息,真实地掌握个人、家庭收入,补齐

10、税收征管短板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个税改革应“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仅要关注起征点,还有更关乎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还有更多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正确且符合题意;免征额过高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错误;不同地区的不同家庭的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不同,扣除标准不能完全统一,扣除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正确的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大产生的“一府两院”具体行使管理国

11、家和社会的权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大产生的“一府两院”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适合题意;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将依法执政作为自己执政的基本方式深入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A. B.

12、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这说明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把权力关进法治制度的笼子里,启示中国共产党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将依法执政作为自己执政的基本方式,故符合题意;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8.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17年12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这是因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时代潮流A. B. C. D. 【

13、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强调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因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错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故本题答案为C。9.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A. 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B. 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C. 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

14、繁荣D. 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答案】B【解析】【详解】“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位置的周期变化而总结出来的用于指导农事的农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材料中的观点是错误的,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点睛】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

15、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意义和作用)。10.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 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 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