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新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24308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一(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练习一(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一(新编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测验一 (45 分钟满分 100)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依次在方框中填人所缺的标点。(6 分)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倒 t ( )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体, 猝 (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 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灾难中的同 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 ( )热的心, 伸出一双双热情的 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 ( )击风雨 !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6 分) (1) 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_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_ ,志在千

2、里; _,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 (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在水一方。(蒹葭 ) (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 _,_. 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5 分) A艺术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 栩如生, (美轮美奂 ) 。 B他专攻孟子 ,苦心孤诣地研究了几十年,虽( 皓首穷经 ) ,至今仍不懈怠。 C美国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在北京上映时, 票房率大增, 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 凤 毛麟角 ) 。 D自信息化以来,“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 炙手可热 ) 的话题。 4、

3、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毛病,请选择四处 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 分)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为举办北京奥这会,是中华儿女多年的期盼;为北京奥运会贡献 自己的力量, 是所有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激发了我市两位作者韩松宇、管春平创 作长联的。该长联上下联分别为1004 个字,共 2008 个字。总字数与今年的奥运会一致。 上联开头为 “奥运复兴” ,下联开头为 “北京盛会” ,相互对称, 该联采用了楹联传统的工整、 平仄等手法, 再一次重现了百年奥运所走过的路程,表现了传承奥运的中华儿女精神,整个 创作历时半年,宣纸700 余张。 (二)现代文阅读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 50 岁后,

4、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 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 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 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 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 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 握根棒子,敲击着,发

5、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 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 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 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 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 而去。母亲说 +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 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 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 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

6、吧! 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 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 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 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 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 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

7、 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 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 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 妈, 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 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 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 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 把母

8、亲进回家, 就跑到田里, 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 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 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5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6 分) 11 答: 6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 分) 答: (1) (2) 7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5 分)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

9、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 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 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 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 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 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9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

10、用。(5 分) 答: 课内文言文阅读 (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乙)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

11、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5 分) A 、浩浩 汤汤( tang )B、衔远山( xian ) C 、互相轩 邈( miao ) D 、泠泠作响 ( ling ) 11 11、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8 分) ( 1)横无际 涯(2)先天下之忧而忧 ( 3)猿则百叫无 绝(4)窥谷忘 反 12、翻译句子。(4分)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译文:。 (2)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译文:。 13、 在景物描写方面, 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 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6 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 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亦?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 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 (sh 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3、。”康肃笑而遣 之。 【注释 】自矜 (j n):自夸。圃(p) :园子。文中指场地。睨(n) :斜着眼看, 形容不在意的样子。颔(hn)之:颔,原意是下巴,这里是动词,点头。酌(zhu) : 斟酒,这里指倒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尝 射于家圃()久而不去() 但 微颔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文: 16、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_ _ (4分) 17、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康肃公性格上的什么特点?(4 分) _ 18 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5 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