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题7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4882407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试题7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7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7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7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7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试题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试题7(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对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 )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2. 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的在内稳定器( )A 累进税率制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C 社会保障支出 D农业支持方案3.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4.已知法定准备率是25%,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A50000元 B40000元 C75000元 D250005.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

2、基础货币会增加: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6.1998年我国货币信贷制度完成重大改革,将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20%调整至15%。这属于(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7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8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B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9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法定准备率B现金存款比率 C超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10. 中央银行在公开

3、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A 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 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 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2.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政策组合可用?( )A降低税率,提高贴现率,并限制进口B 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鼓励出口C削减政府支出,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鼓励进口D 提高税率,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限制出口。3.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 A降低法定准备率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

4、政府债券 C降低再贴现率D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 ) A减少政府支出 B增加政府支出 C减税 D降低贴现率5.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6.在“凯恩斯区域”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 D财政政策无效7.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 D生活质量提高 8.如果某人尚未找到工作,他可能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9.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包括(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 D为政府

5、赚钱10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 B变动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业务 D以上都不是。三、名词解释财政政策 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 内在稳定器 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 相机抉择 四、填空题1.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_政策和_政策。2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_比,与最初存款成_比。3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4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_,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5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_与_。6由于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乘数就 ,因而派生的货币供给量 。五、计算题1.若法定准备金率是0.16,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1)假

6、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下调至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2.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3. 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4.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Cu/D=0.2,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 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六、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T”,错误的标为“F”)1.

7、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2.假如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均衡国民收入没发生变化。( )3.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 )4.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5.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包括存款。( )6.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7.根据“自动稳定器”的原理,边际税率越高,国民收入就越稳定。 ( )8. 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实行充分就业就是要达到百分之百就业。 ( )9.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使股票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

8、,人们会消费更多,使总需求增加。( )10.如果持久的减税没有伴随政府支出而减少,则通货膨胀率会上升。( )七、简答题1.哪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它们为何能缓和经济波动?2.解释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机制。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4.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5.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6.央行是怎样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给的?7. 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包括哪些? 八论述题1. 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使用及其必要性。2.试述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理论对制订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无借鉴意义?3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什么异同?

9、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1.D; 2.B; 3.C; 4.B; 5.C; 6.D; 7.D; 8.D; 9.D; 10.C;二、多项选择1.ABC ; 2.CD ; 3.ACD ; 4.BC; 5.BCD ; 6.AB; 7.ABC; 8ABCD ;9.ABC; 10,ABC三、名词解释 略四、填空题1.需求管理供给管理;2.反 正; 3.物价指数;4.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政府支出税收 ; 6.越小,越少五、计算题1.(1)D=4000.16=2500, M=C+D=1000+2500=3500 (2) D=4000.123333, M=C+D=1000+3333=

10、43332.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已知cu0.2,r0.1,则。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H300万,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3.(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4. 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已知rc=Cu/D=0.2, r=0.1,则,货币供给增加M=Hmm=1004=400亿美元六、判断题1.F ; 2.F ; 3.T ;4.T ;5.T ; 6.T; 7.F ;8.F ; 9.F ; 10.F七、简答题1.答: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

11、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西方学者认为,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收入就要减少,这时税收收入就会自动下降;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而使预算赤字发生,这种赤字会“自动”产生一种力量,以抑制国民收入的继续下降。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西方经

12、济学家一致认为,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计划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转移支付计划是为了在个人收入下降到非常低时,为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而向他们提供的。如公共救济款及对有儿童家庭的援助等福利计划和失业救济金。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一大批居民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进行必要的开支,使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致过旺。第三,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措施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自动稳定器。当经济不景气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一般物价不平降低,农产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这时政府根据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制度,按照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收购,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抑制经济衰退。当经济过热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随着一般物价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