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82136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 家 长 学 校 校 本 教 材 如何让孩子专心做作业 做作业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踏实专心, 最忌讳浮躁。 一个孩子在家 里学习时,必须“入境、入静”。一旦坐到桌前,就应该知道自己先干什么,再 干什么,有条不紊。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越是年龄 小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多下功夫。 有的父母,每天只知道用简单的几句话催促孩子、训斥孩子, 而不懂得如何 训练孩子,结果使孩子养成马马虎虎、潦潦草草、应付差事的坏习惯。如果孩子 不能“入境、 入静”,父母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做法,努力创设一个适合孩子学 习的环境,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具体应做到: 一、准备固定的桌椅 做作业最

2、忌讳“打游击”,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桌椅固定,孩子 容易形成专心的心理定势, 一进入这个环境, 脑子就进入学习状态。 我们听过马 克思在图书馆读书的故事, 为什么马克思每天固定坐在同一个座位上,就是为了 更专心地读书、 学习。孩子的书桌上不能乱七八糟地摆满东西,应整齐地放上课 本、文具等用品。 二、房间布置要恰当 孩子的房间布置应简洁、明快,摆放物品不要太多太杂。墙壁以淡色为好, 不要贴挂很多东西,应该有一条关于学习的格言或座右铭, 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 有的父母让孩子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编写格言和警句, 抄好贴在墙上, 并且不定 期更换,这样做的效果很好。 三、要保持环境安静 孩子做作

3、业时,家人尽量保持安静,最好不开电视机、电脑,如果在不同的 房间,应把门关好,声音调小,说话不应大声。 四、家人应共同学习 条件允许的话,每天晚上一个固定的时间,全家人共同学习,或看书,或读 报,或写东西。这样的家庭氛围一定能促进孩子专心学习。 创设良好的做作业环境,是孩子专心学习的基本条件,家长,你做到了吗? 挫折教育就是与孩子对着干? 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 很难面对困境, 其自理能力、 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比较差。专家呼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 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发展。 怎样的教育才是挫折教育呢?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认为,挫折教 育就是批评

4、、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 有的父母认为, 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 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 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 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 有机智应付困境 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 决不是苛刻批评,大声漫骂和严厉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 如何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人从一出生,就会睁大两眼看世界,看大人的行动,看实际动作,而不是听 大人的理论演讲,这是动物本能,是人类天性。因此,培养孩子读书,我们应该 选择以情节取胜的真实故事书,不要大而

5、空的。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空话。以美国受到全世界欢迎的风 趣幽默的卡通片为例, 它片中的主人翁, 几乎都是外表一点都不美丽, 甚至是很 丑的小人物,但是,他们诚实、勇敢、善良的实际行动却十分感人,让人喜爱。 这不正是在教育孩子去识别好、坏人吗? 如果我们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不进行正确的引导,虽然,抽象、空洞、不切 实际的理论终究要被孩子们厌弃,但是,孩子们将要走很多弯路, 甚至在成年之 后还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英国一位着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本质,不是去听 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为此我向家长建议: 1 、3岁以后父母应多给他读短小而精悍、真实

6、的故事书。 2 、610岁除了学习学校知识外,让孩子看些自然、科学小知识丛书。 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3 、1115岁是人生读书的关键期,如果大人不注意,孩子一旦染上不健 康的书籍,不但功课跟不上,而且还会走上人生的弯路,使其终身受害。这个阶 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 家长应多给孩子买中学生优秀作品,古今中外的名人巨 著。 总之,你一定要相信专家的告诫:“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也就会成为 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条真理。 为此,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选最适合孩子读的健康 书籍,这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过度保护孩子真的是爱吗? 一、爱孩子既要用心,也要用脑 生儿育女,自然就有了爱的责任。 而爱的唯一目

7、标, 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 会有用的、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有了这样高远的想法, 对孩子一时的得与失不会 太过苛求,而是将爱心变成诚心与耐心, 陪伴孩子在坎坷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向前。 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 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期间,晚上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说:“老爸, 你可要有点儿心理准备啊,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这段时间你已经很努力了, 考不好一 定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分析,不就行了?” 我说得很轻松、很平静,女儿焦急的情绪也平复了一些。其实,我何尝不希 望女儿能考好 ?可是如果这时我一味责备,结果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与不安,还

8、能 有什么效果 ?再说,女儿已经尽力而为了,我没有理由怪罪她了。 回到北京,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老师,他们分别仔细分析了试卷, 一点点 帮助女儿认识和理解。这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所以,爱孩子,既要用心去爱,也要用脑去爱。 二、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在参加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 我问一个 13岁的北京男孩: “为什么野炊时 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 “遗传呗 ! ”这个孩子一针见血地回答我,“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 校,叫我住在姥姥家里。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我 长到13岁,火柴也不会划。我连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啊?不是我们不想干而 是不会干。” 这

9、个孩子的坦率让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席话:“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 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 的确,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必须要经 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 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 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 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 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相信所有的父母 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成长状况,那您就切记:关爱不要溺爱。 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 王小红考取了大学,在教过她的小学老师的眼里

10、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小红上小学一年级时,考试成绩常在7080分之间,老师常说她笨。一次, 老师找到她母亲说: “王小红学习成绩不好, 目前在班上排在倒数第二。 你在家 里要教教她,同时要给她点压力。现在是一年级成绩就这个样子, 将来怎么办?” 母亲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从此,每天晚上教小红读书,常问有没有考试,一 旦考了成绩不理想,就大骂一通,有时还打几下,常下达要考90分的指标。就这 样,在唠叨下、打骂中度过了一年多,但小红的成绩还是不见好转,由倒数第二 变成了倒数第一。 到了三年级, 在一次家长会上听老师讲, 家长也要鼓励孩子, 小红的母亲就 试着让孩子快乐起来。 每天晚上不再问有没有

11、考试、你考了多少分等问题了, 而 是你今天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懂,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小红的 考分是班上倒数第二, 母亲知道了没有像以前那样责怪她,而是安慰地说: “这 次考试你有了进步,是妈妈的好孩子,你只要努力,是一定能学好的。这次语文 考了68分,下次能考 69、70分呢;数学考了 62分,下次考 63分是有希望的。”小 红本想今天又是一顿训,想不到母亲没有这样做。这天,小红非常开心,在梦中 也留下了快乐的笑声。 第二次的考试成绩下来了, 小红语文考了 70分,数学考了 63分, 母亲特地多买了一些菜为她祝贺, 为她加油鼓励,小红流下了快乐的泪花。 此后,母亲给她一分一分

12、的目标,她也一分一分地进步。小红不仅学习进步了, 而且充满着快乐。 有了自信, 也有了学习的勇气和激情, 有了自己可以努力实现 的目标,也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小学毕业时已是班上的中等生了。 上了中学后,母亲常对她说:“不要与同学比,要与自己的过去比,要看自 己的进步,哪怕是半分都是伟大的。只要努力,一定会有进步的。”小红在母亲 的教育下, 一步一步地提升发展。 当收到大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时,母女俩都流 下了喜悦的眼泪。 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家长最奉行这一套,对子女加压,使孩子在 重压之下,痛苦地学习。可是,快乐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增强学习动力,提 高学习效率。王小红的成长经历有力地说

13、明了:家长要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 为孩子选择才艺课宜慎重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父母自行决定孩子的才艺课,很少征求孩子的想法。 时下家长帮孩子安排的才艺课仍以功能性、培养智育方面的居多。 针对许多父母 茫然不知孩子应当学什么的现象,教育专家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1、首先考虑孩子的个性特质和天分来选择适合的才艺课。 2、与孩子多作沟通,询问孩子对所学的才艺课是否感兴趣。 如果孩子没兴趣, 或没有天分而学得吃力不开心,上课苦着一张脸, 活像受 酷刑,那学才艺就变成一种惩罚了。孩子学才艺的过程中, 尊重他的特质和学习 步调也很重要, 更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的表现作比较,增加亲子双方不必要的压 力。 每一

14、个孩子天生个性及学习能力都不同,即使上一样的课, 用同样的教学方 法,每个人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也有差异,重要的是孩子能享受上课和做这件事的 乐趣。 一位妈妈请同一个游泳教练教她两个女儿游泳,大女儿花一个暑假的时间就 游得颇有选手架式, 而小女儿学了好几年, 才敢在水里放手自己游。 虽然妹妹游 得不怎么样,但她现在反而比姐姐更喜欢游泳,待在水里可以自得其乐。 一位爸爸在女儿学钢琴时, 先和老师沟通好, 上课无需赶进度。 如果别家孩 子一星期学一首新曲子, 他可以允许女儿一个月都还在弹同一首曲子,因为他不 求女儿上台演奏, 赢得掌声, 也没有要她未来成为演奏家,只是希望她能欣赏音 乐。 家长不妨也问

15、问自己,让孩子学这一项才艺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清楚自己的 期待,就不会焦虑了。 不过,父母如果要孩子利用才艺去拿各种奖状名次,当作未来升学加分的手 段,这就丧失原本学才艺是培养兴趣的用意了。才艺课应该是为孩子开一扇门, 让他们自己在其中尝试、摸索,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借着各种学习活动,增 加他们生活的多样性。例如学语言,不只是应付考试、当作沟通工具,也是了解 其它国家地区文化的方法之一。 有些孩子除了白天上课,晚上和假日另有一张才艺班课表,从早到晚满档, 忙碌程度可比公司大老板。 父母想把孩子训练成十项全能, 但拼命塞课程给孩子不会让他们学得好,同 时也剥夺了他们做其它事的时间,例如孩子没机会

16、自己思考, 也少了人际互动的 机会,很多孩子在假日还要上才艺课,造成全家人不能一块活动, 自已也无法和 朋友聚会玩耍。 孩子需要时间自己想事情。 有时候父母见孩子在发呆, 就唠叨说他浪费时间。 其实,让孩子发呆、胡思乱想、自己思考,有助于激发想象力。一些天资聪颖的 孩子,其实想象力无限,但课上得太多,忙到没时间停下来自己想事情,反而扼 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孩子上太多课, 不但身心疲惫, 有时候更牺牲了宝贵的睡眠时间,结果白天 精神不济, 上课不专心, 父母还误以为他们有注意力缺失问题,急着去儿童科求 医,其实他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放松休息。大人都不见得能按时紧凑地做好每一 件事,怎能期待小孩做得到。 家长在拒绝孩子要求时最易犯的三个错误 小不点长大了, 需要我们来规范其言行, 需要我们给他们建立各种规则。小 孩子喜欢无拘无束,被规矩约束的滋味最初肯定不好受。于是愤怒、反抗、耍赖 等招数全来了,家长该怎么面对呢? 家长在拒绝孩子时,最容易犯下列三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家长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对孩子吆五喝六。 家长把在外面受的气全部撒给孩子,家长的心理垃圾转移给了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