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趋势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819915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趋势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球化趋势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球化趋势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球化趋势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球化趋势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化趋势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趋势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导语:二战后世界经济两大趋势:全球化、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纲明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第一讲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1、原因(1)历史因素: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利己主义)和二战的教训(防止战争悲剧重演) (2)现实需要:二战后初期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世纪初建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因大危机和二战遭破坏,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稳定世

2、界经济。 (3)实力变化: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美国实力空前膨胀,企图确立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4)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过程(1)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确立美元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国际贸易体系。3、评价:积极:(1)资本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资主义制度;(2)世界:有利于创造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消极:(1)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和资本优势,在全球内进行新一轮的资本扩张,加大

3、南北差距;(2)大大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为美国扩张和确立其霸主地位提供条件。点拨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2、 内容:(1) 确立国际货币制度(特征)-规定美元与黄金真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2)成立国际金融机构(维护机构)-1945年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3、作用:积极作用:布雷顿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消极作用: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4、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4、解体原因: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70S以来由于美苏争霸、越战泥潭、石油危机等因素出现经济衰退,加剧了美元外流,黄金储备日益减少。表现:美元逐渐贬值,放弃固定汇率制。(3) 影响: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4) 说明:其建立标志着美国全球霸权的兴起,崩溃则反映了美国全球霸权的相对衰落. 兴衰变化的实质基础在于经济的发展变化.点拨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体系的确立 1、 背景:二战后,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必要性)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阻

5、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美国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可能性)2、美国倡导的目的:控制世界贸易,进而占领世界市场。3、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l94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4、性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但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5、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6、作用:(1)积极方面,它在客观上为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

6、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消极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正确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1) 相同点:原因:l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美国的目的:美国的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不同点:性质: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组织;而关贸总协定的支柱是关税

7、与贸易总协定。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金融秩序;关贸总协定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主导地位的体现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8、,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讲: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原因: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的结果。国际环境:国际政治走向缓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实际需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要求经济互补。2、 表现: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3、 影响积极影响: 经济:促进集团内部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集团经济共同发展;政治: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消极影响: 各区域组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资本、技术在区域间的流通。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

9、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考点一 欧洲一体化(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一、原因必要性:(1)二战削弱国力,重振经济的内在要求(2)历史教训(3)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 可能性: (1)水平相近,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2)法德和解 (3)历史文化、地理因素二、进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93年欧盟

10、正式诞生(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99年欧元问世;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欧元启动的意义?)三、趋势特点由武力征服到和平联合 由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的一体化(煤钢联营到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由经济到政治的一体化 (欧共体-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6国到2004年25国,并有继续扩大趋势)四、影响:1、对欧洲: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2、对资本主义世界:推动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11、局面的形成;3、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考点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1、 形成原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的推动;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对美国霸主的挑战;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二、形成标志: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三、性质: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四、特点:南北合作: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大国主导: 美国实力强关税的不同步性:未形成关税同盟,仅为贸易

12、伙伴关系;战略的过渡性:向整体美洲合作发展,为更大范围合作提供基础。五、影响:积:世界上第一个由自由贸易区。为其他发达、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借鉴;推动区、全程度加深; 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弥补了美加墨各自经济发展的不足(美加市场扩大,资本输出;墨获资金、就业、生活水平),实现经济上的互补;消:墨产业无竞争力、外界商品涌入、民族工业受影响;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考

13、点三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1)背景:美苏冷战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取得民族独立不久的东南亚国家期望摆脱超级大国的控制,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东南亚地区国家众多一民族和宗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只有联合,才能凝聚成一个整体,才能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才能消除矛盾,促进地区和平、进步与繁荣。 (2)成立:1967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外长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成立东盟。 (3)扩大:l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就经济合作制定具体原则,同时加强组织上的联系。1999年东南亚l0个国家全部加人。20

14、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4)作用:东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考点四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 形成原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二、建立:标志:1989年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三、宗旨: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四、组织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而它的合作方式更被看做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即“APEC方式”五、特点: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最高活动为非正式首脑会议,既有主权国家,也有非主权地区。论坛式经济组织。世界最大经合组织。成员之间差异大。六、影响:(了解)有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 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