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附导学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81866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附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附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附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附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附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 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 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因 此,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的内容之后,顺理成章地就要学习 人体内物 质的运输。另外,这种编排也为第五章的教学作铺垫。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它们 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本章用三节分别介绍血液、血管和心脏,显得条 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其中心脏是

2、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结构,所以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重点是识 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以更好的来理解“血液循环”。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3)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 能力培养: 识图能力: 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及结合血液循环图理顺血液循 环途径,培养学生的图能力。 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 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自学能力: 在学习心脏解剖结构及理顺血液循环途径时,均是以问题为 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结合手头资料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

3、学 生合作自学能力。 3 思想教育:理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教学, 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 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卫生保健教育: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 (1)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方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问 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实现图、文相统一。真 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将

4、复杂的问题简 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 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血管如同四通八达的管道将血液运送到 全身各处,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血液流动的动力从何而来呢?(生:心脏)很好, 是心脏,那么你了解心脏的内部结构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吗?(生摇头) 那么你想知道吗?(生:想)好!那就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探索过程: (一)心脏的内部结构 慧眼识图:学生结合课本第61 页的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各结构名称 (

5、同桌之间可相互指认) ,后找同学介绍右图中1-9 的结构名称。 想一想: 1. 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见心脏有何功能? 2. 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看看哪个腔壁最厚? 3. 10 、11 分别是何结构?有何作用? (突出强调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 一起回忆心脏的结构:(重点问题反复练,使学生印象深刻,能够举一反三) (二)心脏工作状态 同桌两人共同合作探究心脏的工作情况,力争做到看到心脏不同工作状态图 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 请问当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时, 心脏处于什么状态呢? 2. 只要人活着,心脏就不断地跳动。

6、因此有人说:在人的一生中,心脏 是 从不休息的。 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 3. 请问左右心室是同时收缩还是交替收缩呢? (及时反馈学生对于心脏工作状态的理解程度) (三)血液循环途径 1. 认识血液循环过程中经过的各结构名称。 (强调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 周围的毛细血管) 2. 分别理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及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分开认识两循环旨在化复杂为简单,利于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 3. 出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让学生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化抽象为直观, 一目了然地展示出完整的血液循环 路线) 4. 解决实际问题: (1)牙疼不是病 , 疼起来真要命。

7、来到医院挂上了吊瓶, 我就纳闷了: “消炎 药怎么从手上的血管到达牙龈的呢?” (2)假如你是一个氧分子,请讲一讲你在人体的旅行过程吧! (以不同的形式反复练习, 使学生在练习中真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在此 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四)扩展知识 1. 冠脉循环 2.心率和血压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向医学界发展,攻克疑难病症,造福人类。 阐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 增强体质) (五)谈收获找疑惑 (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查缺补漏)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心脏的工 作过程

8、。 【学习重点】: 1.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学习难点】: 1.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部分】: 1. 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识图回答: (1)填写各部分名 称 (2)完成下列内容 位置:胸腔中略偏左。特点:主要由_心肌_构成、左心室壁 _最厚,与功能 相适应。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右心房:连通 上、下腔静脉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房室瓣,只能朝向 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动脉瓣,只能朝向 动脉 开。 左心室:连通 主动脉 。 右心室:连通 肺动脉 。 【课堂学习部分】: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与思考:

9、1. 观察可本 61 页心脏解剖图 2. 记忆 3. 画图: (将心脏结构示意图画在右侧) 4. 思考: (1 心脏壁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有什 么不同?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 么作用? 二、血液循环的 过程 体循环肺循环 起点 _左心室 _ _右心室 终点 _右心房 _左心房 _ 血液变化 动脉_血变为 _静脉 _血_静脉_血变为 _动脉_血 功能 为_组织细胞 _运来氧气和养料, 把 二氧

10、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_肺泡 _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 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和右心房;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 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 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当堂检测】: 1. 用手捏心脏各腔,感觉哪一个部位心壁最厚?() 。 A.左心房B. 左心室 C. 右心房D.右心室 2在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之间 B心室和动脉之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3. 左心室的壁最厚 , 其正确解释是 ( ) A.

11、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 , 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 , 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 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 收缩力最强 4. 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A.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 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5. 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A.肺静脉B.肺动 脉 C. 主动脉D.下腔静脉 6 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_ 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 流向心室,_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 流向动脉。 (2) 7连通_, 8连通 _, 4连通_, 10连通_ 和 _。由此可知,与心房连通的血管是_,与心室连通的血管是 _。 答案: (1)6 房室瓣 5 动脉瓣(2)1 主动脉 2 肺动脉 3 肺静 脉 9 下腔静脉 11 上腔静脉静脉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