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814898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7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点(2020年10月整理).ppt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一、 哲学与实践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 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 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 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三、.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五、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

2、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叫作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发面内容:一方面,思维与存在 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 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 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 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

3、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七、哲学基本派别及分派,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 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八、哲学的作用(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 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

4、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 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 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 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 基础: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 发现。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

5、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 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唯物主义,1,2,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 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

6、部分的 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 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 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7、: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和暂时的。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 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 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 律。违背规律就

8、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 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

9、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 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 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

10、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 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 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 碍事物

11、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世界观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 遍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 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 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

12、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七、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 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 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八、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实

13、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 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最终来源是实践。但途径可以多样化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 错误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 指导作用。 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

14、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 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 成为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4,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 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 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 思想方

15、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 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

16、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 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 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 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 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 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