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0秋学期(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4881296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20秋学期(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南开20秋学期(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开20秋学期(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20秋学期(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秋学期(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50 道试题,共 50 分)1.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答案:A2.世界观就是()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答案:B3.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答案:D4.认为“元气”是世界

2、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答案:A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实践认识实践B.感觉知觉表象C.概念判断推理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答案:A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A.绝对的一致B.完全的平衡C.无差别的统一D.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答案:D7.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答案:A8.生产力的含义是指 ()A.人的体力的支出B.人的脑力的支出C.所有制、分配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

3、活资料的能力答案:D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答案:A10.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答案:D1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脑答案:C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辩证的否定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答案:A13.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是指A.规律的内容是客

4、观的B.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C.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的运用是客观的答案:C14.人脑是 ()A.思维的机器B.思维的源泉C.思维的物质器官D.思维的物质外表答案:C1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B.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C.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D.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统一答案:B16.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A.只要刻苦读书就行B.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C.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D.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答案:C1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

5、点D.实践的观点答案:D18.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方法B.综合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答案:C19.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运动变化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答案:A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人和世界的问题C.人和自然的问题D.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答案:A2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答案:A22.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6、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答案:A2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C.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答案:A2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答案:C25.哲学的基本派别是()A.古希腊哲学和古印度哲学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C.历史主义和机会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答案:D26.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

7、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答案:D27.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具体性答案:B28.矛盾是反映 ()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B.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D.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答案:C29.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A.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C.维护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D.维护社会

8、正义的产物和表现答案:B30.事物发展的源泉是 ()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答案:B31.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答案:D3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实践B.科学实验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以上都不是答案:A3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答案:C34.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社会之间的

9、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D.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答案:B35.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答案:C36.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B.一切知识的总汇C.智慧D.各门科学答案:A3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人和世界的问题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时间和空间的问题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答案:B38.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A.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

10、的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答案:C39.认识主体是指A.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认得主观精神世界答案:C40.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B.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C.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D.辩证的否定的原理答案:D41.一切真知都来源于()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答案:B42.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答案:C4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

11、规律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答案:B44.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A4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A.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D.生产力要同生产关系相适合答案:B46.“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 ()A.机械决定论观点B.历史宿命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47.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思想的是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答案:A48.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答案:C49.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答案:B50.人类社会的本质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人的实践答案:D二、多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40 分)5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的各

13、类要素之中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答案:BCD5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答案:AD53.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阶级分析方法答案:BD54.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因素有()A.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B.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C.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答案:ABCD55.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答案:CD56.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A.渔猎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C57.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答案:CD58.一切哲学都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科学的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