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792606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思考: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人类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开始改造地理环境,驯化禽畜,栽培作物; 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从分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山东东营;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加强;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2、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航海技术落后阶段,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内部;海洋不被人们重视且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航海技术发展阶段,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身居内陆的原有经济

2、中心地区,海洋资源开发时期,人类广泛利用海洋;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掘海底锰矿,海洋资源: 化学资源:食盐、镁、淡水等 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 硫、磷、锰结核等; 能源资源:潮汐能、波浪能等; 海洋空间:交通运输、生产空间、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工业化开始以前,工业化开始后,随着消费结构变化和旅游业发展,对人类活动影响小; 岛上人口稀少,充分利用海运和港口优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海岛的经济发展潜力突出 旅游资源:如海南岛(教材帮21、22页) 海域归属权:先占原则,3、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 人类

3、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人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合理利用资源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不合理利用资源 使环境恶化,良性:使人类可持续发展,恶性:产生危机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2、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富集于地壳中或者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2)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3)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动力,移动大量的表土、矿产和基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4)矿产资源开采的影响及措施,有利影响,发展能源工业,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 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供

4、给充足可靠的能源,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思考: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等; 不合理采矿造成地面塌陷、地表水漏失阻断循环等严重问题。,思考:山西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环境问题; 面临着资源枯竭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困境。,治理措施,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拦、排、护、整、填、植,资源的跨区域

5、调配,中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外国: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南水北调,为什么要南水北调?,研究性学习1: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探究:,我国水资源有何特点? (提示:从人均占有量、时间和空间三方面来考虑),数量上: 时间分布上: 空间分配上: (看图分析),年径流总量 (亿米),中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27115,28113,29702,31220,40000,51912,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年径流总量的比较,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 居世界第六位。,探究问题1: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人均径流量 (米/人.

6、年),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加拿大,2167,11294,14509,26990,32343,105117,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人均径流量的比较,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探究问题1: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_。,夏秋多,冬春少。,探究问题1: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探究问题1: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结论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匀,2009年,北方严重缺水,华北地区是我国北方缺水最严重地区之一!

7、 试分析原因及解决措施,试分析缺水原因及解决措施,阅读资料: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多。煤炭、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5。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耕地占全国的17。该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3,用水高峰期,一些城市工厂限水、停水的现象经常发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广、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 使用过程中污染严重;,自然原因: 降水较少,蒸发强,径流量小; 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防止和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修建水库(时间),跨流域调水(空间),针对北方水资源紧缺状况,

8、你有何良策?,提示:从开源、节流等方面考虑,开源,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 适度开采地下水;,节流,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 保护生态环境,南水北调,3、各河段距离西北、华北等缺水区较近 (路径短,投资小,调水难度小),2、年径流稳定,季节分布均衡;,思考 南水北调,你会选择南方哪个流域作为水源地?谈谈你的理由。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1、丰水区,年径流量大;,研究性学习二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东 线,中线,西线,填一填,自主学习,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都抽水站,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至东平湖,经黄河隧洞至天津;另一路向东

9、到烟台、威海,天津以及山东的烟台、威海,东线路线,从长江中游三峡库区和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京、天津,北京、天津,中线路线,三峡水库,华北平原,北京,丹江口水库,从长江上游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调水,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黄河上游,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线,路线,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较小,投资少,可自流供水,水质好,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梯级抽水北送,耗能大,水质较差,需挖掘新渠道,工程量大,占用农田多,移民众多,长江上游水量有限,高原施工难度大,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填一填,可自流供水,水质好,思考:东线工程中黄河以南如何调水?

10、,提水,自流,水源地,受水区,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的长江下游干流取水,经过13级扬水站提水向北送至黄河南岸,穿过黄河后基本自流至天津。,黄河,天津,江都,中线、西线均可实现自流,水源地,受水区,水源地,受水区,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利弊的评价,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抒己见,分组讨论3:“南水北调” 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利影响:促进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分组讨论,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1、对长江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水质(咸潮),影响长江航运,2、对输水沿线地 区的影响,影响水生生物,东线受水区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3、对调入区水质 的影响,污水调入,“南水北

11、调” 将产生哪些影响?,分组讨论,降低自净能力,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调出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沿线地区,影响,对调入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采取对策,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1读“我国南水北凋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b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a河是 ,c地位于 流域。 (2)分析该输水干线受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 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原因是 , 此输水路线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 河段。 (4

12、)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 质供水的主要措施。,东线,长江,海河,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减少东线的工程量,b一c,对沿线地区工矿企业治理整顿,或技术改造,或关停并转, 以减少排污总量; 对沿线地区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在沿线地区倡导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避免农药、化肥污染水质;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公众与社会的环保意识等。,西电东送,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和北京等地区。,为什么?,实施西电东送的原因 1、资源的

13、分布不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分布不均匀,90%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 2、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耗量却相当大,能源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西电东送的路线,北线: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中线: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南线: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和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西电东送的意义,对输入地的意义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

14、境污染;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输出地的意义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作用。,西气东输,以新疆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中亚天然气为主气源,先后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的天然气供气系统,为什么?,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3、我国未来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上海,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轮南,上海,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 高原,华北平原,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西走廊,二、西气东输对

15、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加快了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增加了就业机会; 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环境保护,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况, 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了大气环境; 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1、概念,2、原因,降低生产成本 追求最大利润,选择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市场,政策,地租,思考: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的原因?,思考: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的原因?,利用廉价劳动力; 利用地租低廉的优势; 占领当地的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 利用发达国家的信息优势; 避免关税,资源,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答:,a、为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为了我国庞大的市场; c、为了我国丰富的资源。,思考,20世界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变化,?,1、为什么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图中揭示了怎样的产业转移规律?,答:,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20世界下半叶劳动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