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9260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64 大小:77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亲,该文档总共1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新修订(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观潮1、观潮 课题课题1、观潮1、观潮 课型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理解“笼罩、人声 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 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第一

2、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正确拼读 12 个会认字,书写 15 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 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修改台修改台 导入导入 新课新课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 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 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 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 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 观潮(板书课题)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检查预习情况

3、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 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 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 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 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 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初读感知。三、初读感知。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

4、 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 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 语方面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四、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 “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 下奇观”。 第二段(第 2 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 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 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 5 自然段):潮过之后

5、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 25 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 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修改台 导入导入 一、引入谈话一、引入谈话 钱塘

6、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 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 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 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 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 懂的问题。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 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 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

7、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 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 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 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 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 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 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 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 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

8、潮水的浪头之高, 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 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 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 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 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 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 时间短暂, 潮头却已西去, 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 江水 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 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 号浪吼)

9、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 “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7.指导背诵。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 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 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 把钱塘 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 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 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 可以一个人介 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

10、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 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 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 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四、总结四、总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 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 呢?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潮来时: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观潮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2.走月亮2.走

11、月亮 课题课题2.走月亮2.走月亮 课型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识“鹅、卵”等 7 个生字,会写“牵、鹅”等 1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 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 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

12、海中, 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修改台修改台 导入导入 一、师生谈话导入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 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 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 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 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初读

13、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 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 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 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 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 萄、稻、熟”

14、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 右结构的字, 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 “牵” 是上中下结构的字, 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 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 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 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 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 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

15、体流动的声音。造句: 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 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 多奇妙的想法。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 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 月光下作

16、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 身体会。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修改台修改台 导入导入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 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 怎么样,好听吗?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 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 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 课走月亮。(板书课 题:2 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 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 1 自然段, 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 来的吗?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第 2 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 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