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79199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议论文写作:论证的方式 5.论证的方式 “叙”即客观叙述,“议”即主观评价。叙议结合,即把对事实论据的客观 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叙为议设,议由叙生,在“议”中出理。叙议结 合的方式有两种:先叙后议( 或先议后叙 ) 、夹叙夹议。 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以叙代议,例而不议”,对所举事例缺 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由于缺少必要的 分析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在考场上,我们经常看到,大家常常急于搜索 写作材料,而忘记了我们搜集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将“事”和“理”联系起来,使 “事”有了“理”来统率,“理”有了“事”来支撑。 另外,不仅议论文中的记叙

2、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区别,其实议论文中的议论 与记叙文中的议论也有区别。 议论文中的议论要对事实进行具体分析,甚至是条 分缕析般地分析,而记叙文中的议论只需画龙点睛即可。 病例分析 片段一 敬畏文字,要求表达力求完美。 唐朝有个和尚叫齐己,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早梅的诗让好友郑谷欣赏。 郑谷对诗中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斟酌很久,对齐己说:“你既然 写的是早梅,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齐己和尚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 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叙例简洁、完整) (问题有二:叙例的重心应调整到修改者郑谷的身上,事例才切合观点; 整个段落只叙未议。) 古有一字之师, 今

3、有敬畏文字的领袖 (叙例的主体不一致, 后者应改为诗人 臧克家) 。 诗人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色, 原驰腊象”不解, 问主席:“腊字怎么讲?”毛泽东反问:“你看应该怎样改?”臧克家答: “改作蜡,似好些,蜡象正好与前面的银蛇映对。”毛泽东高兴地 点头:“好,就请你替我改过来。” ( 问题同上一段一样。 ) 名人、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辈。(议论因唐突、空泛而显得无力) 【总体诊断】 单独地看,观点、材料表达得都很清晰、明确。在考场上能够找到这两则材 料实属不易,看来作者平时很重视积累。 只叙不议是本文最大的问题,严格地说本选段只有观点、材料,没有分析; 而对一篇议论文而言,无

4、分析就是无论证过程。 片段二 作文题目:“小议中学生高消费” 中心观点:中学生高消费是极不适宜的。 (以下两个段落是在分析“极不适宜”的原因) 中学生高消费不符合国情(理由之一,也可理解为第一个分论点)。今天, 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 但是,国家经济还 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从国家整体的角度概述),一些边远地区的少 年儿童没钱上学 (从边远的角度概述) 。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议 论)。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奥运 会(引用数字也属叙例范畴)。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议论) 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 (理由之

5、二,也可理解为第二个分论点)。它使青少年 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这句话是在 议论,但议论之后,没有跟进契合观点的例子)。而香港“船王”包玉刚家财万 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香港“船王”的例子不是针对 “青少年挥霍”的,另外,举了这个例子,无议论就无法深入证明观点)。 【总体诊断】 这是一个在议论文中写得比较成熟的“夹叙夹议” 片段,尤其是第一段基本 上没问题。第二段可能由于作者对“青少年的高消费”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引例 和说理两方都显不足,使内容欠充实,使议论欠深刻。 解决办法 先叙后议 (或先议后叙 ) 画龙点睛法:先列举事例时做好

6、铺垫、辅陈,结尾简明扼要地概括观点,达 到一语中的之功效。 追尾补衬法:先理后叙,后面的叙事印证前面的说理。 夹叙夹议 珠联璧合法:一叙一议,叙议并举,举例和说理和谐地融为一体。 无论是“先叙后议”还是“夹叙夹议”都要尽量做到:“议”要结合材料对 观点作进一步的阐述,或在“议”中对材料作适当的拓展挖掘,以便更深刻、更 全面地说明观点的内涵。 “议”是议论文的核心, “议”的最高境界是“论如析 薪,贵能破理”。 在形式上,还要写好“由叙转议”、 “开始分析”、 “叙议过度”、 “总结” 等句子,使文章在表达上更加圆润。 修改示例 片段一 敬畏文字需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 唐朝有个和尚叫齐己,有一次

7、,他写了一首早梅的诗让好友郑谷欣赏。 郑谷对诗中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斟酌很久,然后对齐己说:“你 既然写的是早梅,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齐己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 拜了一拜,说: “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说完这个故事(开始由叙 转议),我认为齐己对郑谷顿生敬意的原因,不单单是字改得好,(由叙到议的 衔接过渡) 更是对郑谷严谨的改诗态度油然而生敬意(紧扣观点,深入议论)。 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就贴近了“早梅” 的“早”字(阐释缘由) 。郑谷在文字运用中,对好友作品不一谓称好,而是斟 酌很久,挑出瑕疵,认真修改( 扣住“严肃”概述 )

8、,这种追求完美表达的行为 (回扣观点) ,堪称古代敬畏文字的典范。 敬畏文字需要有追求完美的勇气。 诗人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色, 原驰腊象”不解, 问主席:“腊字怎么讲?”毛泽东反问:“你看应该怎样改?”臧克家答: “改作蜡,似好些,蜡象正好与前面的银蛇映对。”毛泽东高兴地 点头:“好,就请你替我改过来。”这看似是一个文字修改的行为,但,在当时 是需要勇气的 (由现象转入深层分析) 。那个年代,人们称毛主席的诗词扫绝千 古(交代特殊的背景,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况且,主席的诗词在表意上是说 得过去的, 由“腊”改“蜡”是修改瑕疵而已 (通过修改瑕疵来体现追求完美)。 但诗人

9、臧克家, 不因是诗词大家的作品就不予计较,更不因领袖至高无上的地位 就放弃对文字的完美追求 (强调主席是“大家”、 “地位至高无上”,更能突显 臧克家对文字敬畏之举的不同寻常)。支撑他这种行为的力量是什么,是对表达 完美的追求,是因敬畏文字而生的勇气(揭示本质) 。 (修改的整体思路:从“文字修改者”角度来谈敬畏文字,从“探究缘由” 和“背景分析”的角度对事例展开分析。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来看,是“先叙后 议”,即在引叙具体事实论据后,再扣住观点进行集中分析,使材料所含内容 得以升华,凸显其内涵的深刻道理。) 片段二 中学生高消费不符合国情。 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 民生活也有

10、所改善。但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 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据国家统计, 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 大吃大喝的钱, 能承办两届奥运会。 这是多么触目惊 心的数字呀! 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 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 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 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补写“青少年挥霍”的例子)。 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 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 种条件。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 受,折断自己理

11、想的翅膀 (从两个方面对上面的例子进行补充论证)。香港“船 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乎有些 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 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 侈生活。 (通过议论,深入分析香港“船王”包玉刚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 内涵:告诫自己要追求俭朴的生活) (修改的整体思路:针对前文补写一些例子,增加了一些议论。从叙议结合 的角度来看,本选段是“夹叙夹议”,好处是叙议浑然一体,可有效避免叙议 “两张皮”现象) 对应训练 1. 有些排比句构成的段落,就单个例子的叙例和议论而

12、言是“先叙后议”, 就整个议论段而言是“夹叙夹议”,请依据提示补写下面的内容。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 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 ;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 青溢光,那是因为 ; 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 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 。 参考示例:他不屈服命运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他有 坚定如山的信念, 刚毅如铁的意志, 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 “史圣”;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13、。 2. 请从叙例和议例的角度,简要评价下面的议论段。 “螳螂捕蝉”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启示之一是:要瞻前顾后。蝉 在树上,高声鸣叫,吸着露水,自由自在,谁知螳螂却在它身后,移动镰刀似的 前腿,企图逮住它,作一顿美餐。蝉儿如果掉转头来,这一危险的情景会使它立 即警觉,停止鸣叫,迅速飞离。要瞻前顾后,思前想后,不然,“斜阳千万树, 何处避螳螂”。 简要评析: 参考示例:“启示之一是:要瞻前顾后”,这是观点。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后面 用了三句话,第 1 句话是叙例,第 3 句话是议例,第 2 句话是从假设的角度议例, 是叙例和议例的 “结合部” 。整个段落,叙例和议例结合紧密, 没有明显的分

14、界。 3. 请为题目“ 生命需要一盏灯 ”,运用“先议后叙”的论证方式,完成下面片段 的补写。 理想之灯,在黑暗中点亮希望,成就明日的辉煌。高考失误,求职碰壁给予 了他沉重的打击。几度的沉迷让他甚至想到放弃。 他就是淘宝网的总裁陆兆禧。 参考示例:但在这番黑暗之中, 理想之灯给予了最大的温暖。 他深知前方的艰难, 但为了最初的理想, 他坚持着站起, 以微薄的光亮支持他的前进与拼搏,最终成 就了自己的未来。 4. 请为题目“敬畏文字” ,运用“夹叙夹议” 的论证方式, 完成下面片段的补写。 2011 年上海举行的一场中文翻译大赛上,一等奖空缺,二等奖倍受争议地 被一位新加坡选手摘去。 主办方解释,参赛的中国选手不仅使用了大量网络词汇, 而且语法运用存在诸多不规范。 享誉海内外的“楚才作文”竞赛,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超过5 个错别 字或标点错误的文章是不能评奖的。 敬畏文字,让我们做到,谙熟句逗,准确用词,规范语法。 参考示例: 一种语言的发展, 固然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但更需要秉承 “约定俗成” 的语法规范。 准确无误的表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情达意,试 想,一个连标点符号都运用不规范的人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