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8730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摊经济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摊经济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摊经济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新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规划与城市决策问题研究 1 城市的宽容度城市的宽容度 城管与摊贩的“博弈”城管与摊贩的“博弈” 文摘:文摘:近年来,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屡见报端,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城管和商 贩等“违法”经营者已经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境地 结合我国城管机构与摊贩的历史变迁,从制度 层面上以产权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摊贩经济之所以 存在,在于产权的不合理配置,而解决摊贩经济的困难在于较高的交易成本,进而提出了对摊贩 和城管进行分区域划分的解决办法来化解摊贩与城管的矛盾。城管与街头摊贩之间冲突不断的根 本原因是政府维护城市公共秩序与流动摊贩生存保障权利之间的矛盾。但

2、二者的矛盾并非不可调 和,在法治视野下,只要设计一种科学的制度使秩序与自由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城管和摊贩的冲 突终将终结。 关键词关键词:摊贩、城管、 自由、秩序 背景:背景:201O年1O月20日11时许,二七区五里堡办事处行政执法队员在清理辖区郑大第一附属医院 西门违法占道经营过程中,与摊贩发生冲突,引起百余名群众围观聚集,导致道路阻塞。在此过 程中,双方发生肢体冲突,3辆执法车受损。 2011年7月26日上午10时,贵州省安顺市闹市区南华路上,两名城管执法队员在清理占道过 程中,与一名摊贩发生冲突,双方抓扯后,摊贩倒地不起当场身亡。事发后,现场不断聚集围观 群众,并一直持续到当天中午. 据

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作会议透露,2009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 其中包括600余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民生问题。 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 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大家凭心而论, 如果还有其他的选择, 你是否愿意摆地摊?摆地摊实在是穷人的最后一条路, 地摊是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阀门。穷人如果连地摊都摆不成,许多人将被逼无奈,走上犯罪道路。 政府既然不能让这么多人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能提供如此之多的就

4、业岗位,就更应该让这样的 人群自谋生路,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健康和谐的发展。今年,国家经济面临重大困难,就业压力前 所未有。根据国际经验,就业人口地摊化将更加普遍。当此之际,顺应社会呼声,合法摊贩经济, 正当其时。在此,就此问题我发表一些看法,请读者批评指正。 地摊经济的产生:地摊经济的产生: 一 : 摊主经营费用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不用交税, 运营成本如此低下的情况下,贩卖与正规商店同等质量的产品,就算价格比商场便宜,仍有利可 图。正是这样的利益驱动,使得摊主们冒着物品被罚没的危险摆卖。 二:从摊贩经济存在的现实意义看,摊贩经济不仅能保障摊贩的基本生存权和

5、经济自由,又能满 足低层和普通市民阶层的生活需要,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能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让市 民感受地方的特殊风味和热闹景象。我国很多古镇旅游景点其实就是一种街头文化遗产,像重庆 瓷器口古镇,云南丽江古镇和束河古镇等,从街头到结尾,别有一番风味。 产生的社会问题: 产生的社会问题: 一边是代表政府部门的执法人员,另一边是要通过辛辛苦苦劳动一毛钱一毛钱地挣来养家糊 口的普通民众,难道说,矛盾就如此尖锐、不可调和吗?从城管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的工作, 摊贩的存在影响了城市形象;而从小商贩的角度来看,城管所驱赶的,也许就是他们子女上学的 城市规划与城市决策问题研究 2 学费,老人看病的药费

6、;而从我们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摊贩的存在,最接近民众的需求, 但有时影响了交通和市容,在某种程度上,既方便又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人口众多、农民居多是我国国情,在思考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市贫民与富人和谐共存、 城市形象文明与居民生存保障相得益彰等问题时,除了借鉴国外、域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外,更应 该从国情出发研讨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尽量避免上面打领带,下面穿草鞋的现象发生。小商 小贩于城市,已经不仅仅是城市容貌问题,而且涉及到城市经济的多元化,更事关城市社会稳定。 一个社会的进步,不应仅仅只是体现在GDP的高速增长上,而更应该体现在一些“润物细无声” 的细微之处。我认为,上海、重庆、南京、郑

7、州、石家庄等现代城市的路边摊解禁,正是这样一 个“润物细无声”的细微进步细节。 地摊经济的优势:地摊经济的优势: 1.消费者有需求消费者有需求 购买相同质量的产品,消费者肯定倾向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地摊的产品琳琅满目,从衣服裤子, 手包,水果,日常用品,化妆品,首饰等等类别都有涉及,满足了许多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地 摊特别适应低收入者阶层的需要, 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 正规的大商场贩卖的东西往往价格偏高,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前提下,低收入者需要的一般是质量不高,价格实在的产品。 2.缓解就业压力缓解就业压力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新增的劳动力,离开了土地的农民,更有不少在职的员工在下班后也 会去摆卖

8、地摊,为的就是帮补收入。这样的自发的,非正规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 压力,不仅有了充足的存在依据,更存在积极的意义。 3.带动作用带动作用 一般有摆卖地摊的街道会比较热闹与繁荣,廉价的地摊可以吸引消费者前来聚集,引起消费者 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带动周边正规商铺的人流。 4.丰富城市文化丰富城市文化 摊贩经济能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地方的特殊风味; 5.摊贩制造街头的喧闹摊贩制造街头的喧闹 活跃着城乡的交流;解决部分就业。 我国台湾地区有摊贩 44 万余人,按大陆人口推算,大约在 3000 万。合法化摊贩,让他们获 得稳定安全的就业,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美国有

9、线电视新闻网站“CNNGO”票选亚洲十大最 佳小吃城市,西安也成为内地唯一上榜的城市,肉夹馍,柿子饼,麻将凉皮,你可曾想到,这些 被老陕所喜爱的西安美食同样“香飘国际” ,而很大程度上这些市井文化是在大街上路旁为人们 所感受的! 地摊经济的劣势:地摊经济的劣势: 1.污染环境:脏乱差现象,噪音污染。 2.堵塞交通:塞相关交通道路,甚至行人走路都没有地方。 3.影响市容市貌:文明城市的古都之首西安,在满布地摊的大街,很难联系起来。 4.损害正规店铺的利益:消费者可能会在满足了廉价的产品需求之后而打消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正规店铺如果在质量、服务、店铺氛围上没有竞争力,会受到地摊相同商品的不同程度损

10、害。 5.不诚信的交易损害消费者利益: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 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 现象时有发生。 6.摊贩周边相关矛盾: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商贩的 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更有一些城市发生暴力事件。 地摊经济利弊分析:地摊经济利弊分析: 不容置疑的是,夜市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良影响又客观存在。夜市在丰富市场,方 城市规划与城市决策问题研究 3 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区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规 模不等的夜市

11、,一定程度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影响。 社会学家王明美认为,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它繁荣 了经济市场,弥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虽然地摊市场何去何从,我们无从定论,但是,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希望能在城市的规范化与民生实际情况之间去寻找到一个最佳的结 合点。他说,并不是说一个整齐划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就是一座好城市的标志。对于地摊 经济,政府管理部门不应该只想到禁止,应当从人性化考虑给予引导,城市应该为地摊一族松绑。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人员流入城市谋生是不可 避免的,而城市人群也需要城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时

12、间、多元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从小商 贩和外来人员的角度,到城市劳动谋生是他们基本的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 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也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理念还是计划经济时代 的,这体现在单纯的追求城市管理的洁净、整齐,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这种形式主义的管理 方式,没有考虑到老百姓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也没有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 ”杨 雄说,事实上,即使在世界最发达的、最现代化的城市,也没有消灭城市街头的摊贩和流浪者。 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巴黎及其他城市,都有小摊贩、集市、夜市、周末市场、跳蚤市场,庭 院销

13、售等各种以不同形式为城市个体经营者提供自由经济活动。比如在韩国,小摊被称为“道路 文化” ,很多韩国摊主将小卡车改造成“包装马车” ,出售各种寿司、日用品、服装等。不过,韩 国政府对摆摊的地点、营业时间、经营范围也有严格的限制。 当生存机会与城市秩序发生冲突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也许需要我们用另外一种思维来面对这 个问题,即秩序的原则与生存的原则,哪个也不能被替代,哪个也不能被压倒,而是只能妥协与 均衡。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原则,应当是在这两个原则之间的一种兼顾。 如何终结城管与小贩之间的战争?如何终结城管与小贩之间的战争?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小摊贩也很需要就业,如果把他们管得太紧,

14、矛盾会更尖锐,不 利于稳定。要管理好“地摊经济” ,还要相关部门把眼界放宽一点,创新工作思路,从不同阶层 公众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地换位思考,多走访一些商贩,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在便民利民、 维护城市形象的前提下,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规划,把“地摊经济”改造为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群 众休闲文化产业,把“地摊经济”整编成“正规军” ,让“地摊经济”不仅规范有序,而且走上 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只要让摊贩们进行“民主自治” ,即可“一箭三雕” : 秩序规范,市容整洁, 关系和谐。 (一)我觉得作为政府,应有所作为的是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为摊贩中下岗的青年夫妇提供再就业机会,并为困难家庭提供相应的优惠政

15、策。 2、将无子女供养的老人送进养老院安享晚年,并为他们建立医疗保险,给予生活补贴等。 3、将小摊贩们集中在某一地点进行买卖,选择的地点尽量能够既不影响市容,又不影响交 通,而且也能方便市民。 4、卖食品的摊贩统一配发货车,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保证食品卫生与安全,特别要加 强学校附近摊点的检查。并与摊贩签下协约,一旦发现食品有任何质量问题,将撤销其摊点。 5、规定城管不得动手打人,若有摊贩在城管进行思想教育后仍不配合工作,城管可将其货 物收去,并承诺只要摊贩配合,立即物归原主。 6、在所有摊贩上岗前进行相关的培训及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 7、规划摊贩的摆摊区域和时间。政府可以基于管理城市

16、秩序的考虑对摊贩摆摊的区域、时 间、占地空间、市容卫生等提出限制并公布于众。 8、实行摊贩低门槛登记制度。摊贩摆摊是一种宪法性权利,是不需要政府批准的权利。 街巷文化的方便,就是哪怕是凌晨两三点钟,想吃东西,管保你不出两个街区便会找到可口 城市规划与城市决策问题研究 4 的小吃。修自行车或擦皮鞋,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摊档。我的办公室紧靠着一条小街,一 年到头都可看到卖水果的小贩推着小车自在地叫卖。 这里你能买到比超市便宜一半的水果。 我们可以将街道分为三类:一类为禁止设置临时摊点、严格控制店外摆卖、占道堆放等违反 城市管理行为的道路,包括主要交通干道 二类为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置临时摊点、店外摆卖、占道堆放等,但有特殊条件或需要经批 准可设置的道路,为部分的次干道和支路。 三类为允许设置户外摊位的引导性道路,生活性通道。 政府应该不作为的是:强力执法,更不能将一些文明素养不高的人招人城管队伍。另一方面,要 加强对城管的教育和督导,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自律意识。特别是要教育巡查人员忠实履行法 规,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应多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切忌强制、打击。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