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8560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 一、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想就业而未能就业,处于与生产资料 相分离的状况(注:程建华:论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当代经 济研究1990 年第 1 期。)。简单言之,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总供给 与总需求的暂时失衡造成的。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大量积累,从而形 成了充足的劳动力总供给, 于是因劳动力总量大于就业岗位而造成了 总量性失业。因此,要消除中国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便 是设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控制劳动力的供给。由于我国人口基数 过大,要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成本相对过高,因此,从我国的实际经济 和现实情况来看,解决中

2、国的失业问题,要靠社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 求,扩大或说创造就业机会。 创造就业机会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过程, 实现劳动力与生 产资料结合的前提,是实现充分就业政治目标的关键所在。中国现实 状况下就业机会的创造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从逻辑上说, 中国目 前就业机会的创造主要由如下三部分构成, 首先是经济增长率水平的 高低所创造的就业机会, 这部分就业机会的创造随着经济景气波动的 状况变化而增减。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高涨时,社会总需求包括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等比较旺盛,引致社会消费品、生产资料的生产规 模不断扩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当社会不景气时, 消费低靡,投资缩减,对整个社

3、会生产的拉动乏力,造成企业出现局 部停工减产等情形,就业机会的增长量将至零甚至为负值。因此,经 济增长率的高低成为影响就业机会创造, 进而缓解失业的一个主要因 素。 就业机会创造的第二个决定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 人力资 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 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 活要素,它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人力资源在 劳动力市场中充分自由地流动,进行弹性工时的制度创新,将对经济 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弹性工时亦称灵活工时或部分工时,是指在非常规工时制度的基础 上, 根据企业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状况来灵活地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 的一种制度创新。在弹性工时制度安排

4、下,并非采用全日工作时制, 而是实行部分就业模式,即劳动者自主、灵活地选择工作时间。这种 双向、弹性的就业选择模式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合 理、 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本; 另一方面, 实行弹性工时制的劳动力市场, 职工并非全部工时就业,而是有选择有时段间隔就业,数量一定的就 业岗位就被分割为数倍于原岗位的量,从而能扩大就业岗位,对缓解 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常,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大小用弹性 系数来表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部分工时 人员数与社会受雇人员数之比。 以上两个因素主要是针对扩大劳动力的需求,而作为一个模型的构 建,势必要考虑模型的全面性,即考虑函数随

5、机扰动项的影响。如降 低劳动力的供给, 减少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 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人口基数以及年均净增劳动力数量过多,从而 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为此, 控制劳动力供应, 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也将减轻就业压力,如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强化教育体制改革,延 长教育年限,有效防止劳动力过早进入供给市场,适当降低妇女、老 人的社会劳动参与率等等,都不失为降低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措施。其 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前者服 从后者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 而产生了超过技术和经济需求的额外需 求(注: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 出版社

6、1992 年版。)。这种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虽能“立竿见影” 地创造就业机会,但它却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效率,影响了劳动者的工 作积极性,妨碍了经济的发展,反而于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 不益。因此,有效地减少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从一个侧面来看,也 将缓解严重的就业压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失业率决定模型,该模型主要由以下 两个变量决定: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 以及随机扰动项的制度因素。设失业率为 Y,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 为 X,1,经济增长率为 X,2,随机扰动项的制度因素为,则 劳动力总供求失衡时的失业率模型为: Y=A+x,1+x,2+ 按照这一模型,并参

7、照下表的有关数据。 运用上述西方发达国家 90 年代的三组数据进行三元回归分析,得到 失业率决定模型: Y*=17.334-0.378X,1-0.965X,2+ F=26.3994,R2=0.868,AKJ-r2=0.836 即在 95的置信度水平下,接受该模型。 这里 X, 1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 它是部分工时人员数与社会受 雇人员总数之比,它表示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流动性,劳动力 市场弹性系数越大,表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共享性越大,劳动力 市场弹性越高, 企业雇佣人才的可能性越大, 生产方式的柔性就越大, 从而对商品市场的适应性越强。 而 X, 2则表示经济增长率水平的高 低,经

8、济增长率水平越高,创造就业机会也越大,缓解就业压力的能 力越强,反之越弱。从方程的回归系数来看,符合理论推导,拟合优 度为 0.868,结果较为满意。由此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失业率水平 与劳动力市场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之间的相 关系数较高, 失业率与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之间都呈反比例变化 (即 系数为负值)。根据得到的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当劳动力市场的 弹性系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下降 0.378 个百分点,而经济 增长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则下降 0.965 个百分点。从而也印 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即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增长率 X,1,推行劳动

9、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 X,2。 表 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一览表 国 家 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澳洲 17.3 2.66 9.1 加拿大 15.5 1.50 9.95 丹麦 14.5 2.03 11.2 法国 10.4 1.12 12.0 德国 9.42 3.70 10.5 意大利 9.98 1.21 11.3 荷兰 19.6 2.82 7.25 挪威 20.8 3.50 4.95 瑞典 21.3 0.47 8.75 英国 22.1 1.16 8.35 美国 23.4 1.90 5.85 注:以上数字均为百分数,且为 90 年代的平均值

10、。 二、模型对我国失业问题的解释 在传统的行政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固定工时制,劳动力一旦配置于 某一具体行业、 企业、 工种或岗位, 便会沉淀下来, 陷入 “状态锁定” , 不管是企业管理者,科技人员还是一般生产流水线的工人,不仅在企 业外部,而且在企业内部也难以流动,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人力资 本的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近似为零,甚至为负值。 由此,在失业率决定模型中,X,10,同时,改革开放以前以及 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增长态势,模型中的 X,2值也较小(X,1、X,2的数值参见表 2),因此,在 80 年 代以前,我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表2

11、我国经济增长率于失业率数据一览表 年份 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年份 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1957 5.1 5.9 1987 11.6 2.0 1978 11.7 5.3 1988 11.3 2.0 1980 7.8 4.9 1989 4.1 2.6 1981 5.2 3.8 1990 3.8 2.5 1982 9.1 3.2 1991 9.2 2.3 1983 10.9 2.3 1992 14.2 2.3 1984 15.2 1.9 1993 13.5 2.6 1985 13.5 1.8 1994 11.2 2.8 1986 8.8 2.0 1995 10.5 2.9 注:以上数字均为百分数。

12、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 列的制度创新使我国的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年均经济 增长率保持在 10的水平;而且,形成了初具雏形且不断完善的劳 动力市场,传统的工时制度由弹性的工时制度所代替,模型中的 X, 1、X,2都相应得到提高。根据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失业率水平 由于自变量数值的提高而得到大幅下降,这一点在 19851988 年间 的中国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其中在 1985 年,我国失业率 达到历史最低点(为 1.8),1988 年、1989 年由于经济增长率的突 降,造成了 X,2值的下降(从 11.3下降到 3.8),从而失业率 水平

13、略微有所抬高(从 2.0上升到 2.6)。 1992 年南巡讲话后,经济领域的思想得到再一次解放,劳动力市场 日臻完善,并开始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弹性工时进一步制度 化,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在年均 10以上的水平。但是,随着市场 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中的泡沫因素开始消除,经济发展的增长 幅度开始有所回落, 从 1992 年的 14.2回落到 10.5, 1996 年的 9.6 ,1997 年的 8.8,1998 年的 7.8。由此,根据失业率决定模型, X,2的弹性系数要大于 X,1的弹性系数,故由 X,2引起的失 业率变化水平要高于 X,1。因此,在 X,1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由于

14、X,2的降低,Y 必定会有所上升,即我国的失业率水平在 90 年代后有小幅回升的态势。 附图图 图 1 我国失业率具体变化形态 根据模型的分析, 上述三个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经济 增长于发展水平高低的变化,形成了我国失业率变化水平的三个阶 段,(1)上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初期,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这 主要与 X,1过低有关,但这一阶段的失业率不断下降;(2)改革 开放初期到 80 年代后期,为失业率下降与上升的过渡阶段,失业率 处于最低水平,这主要与 X,1的弹性值、X,2的经济增长率水平 均较高有关;(3)80 年代后期至今,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失业 率缓慢上升,这主要与

15、 X,1变化不大而 X,2缓慢下降有关。从 而我国失业率的具体变化态势可绘制如图一所示 (注: 图表资料来源: 常兴华:国有资产管理1999 年第 2 期。)。 三、我国劳动力供求均衡机理分析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给劳动总需求以 很大的压力,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出现严重的不均衡,失业问题的 凸现则是劳动力市场这种非均衡的必然结果。1997 年底,我国失业 职工达 1300 多万,预计到 2000 年将达到 3000 万人(注:杨娅: 中 国的失业,城市贫困及其治理机制创新,学术探索1998 年第 6 期。),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1,比上年末上升 0.1 个百分点(注: 曾道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失业状况、困难及对策分析,南方经 济1998 年第 6 期。),而 1998 年底,中国结转的登记失业人员, 绝对人数为 620 万,比 1997 年底增加 42 万人,登记失业率比 1997 年底又增加 0.2 个百分点(注:杨宜勇: 1999 中国就业形势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