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8257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8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 1.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 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 行四边形 2.n 棱柱的面、顶点、棱、侧棱、侧面数量关系 面顶点棱侧棱侧面 三棱柱56633 四棱柱6812

2、44 五棱柱7101555 n 棱柱n+22n3nnn 3.点、线、面、体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展开与折叠 1.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 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 三棱锥:四个三角形 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 正方体展开图 : 共有 11 种,141(6 种),231(3 种),33(1 种),222(1 种) 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 7 条棱 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Z 端 三、截一个几何体 1

3、.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 可能得到三边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3456) 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三视图的 6 种题型: (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 (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 (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 (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 1.从一个 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 个 n 边形分割成(n-2)个

4、三角形。 2.从一个 n 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 个 n 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3.从一个 n 边形的内部的一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 个 n 边形分割成 n 个三角形。 4.从一个 n 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引( n-3)条对角线,n 边形共有条 2 )3( nn 对角线。 5.数学家欧拉发现:若用 f 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e 表示棱数,v 表示顶点数, 则有:f+v-e=2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有理数 1.分类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都是有理数 2.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相反

5、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 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是 0。即 a+(-a)=0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反过来说不对) 在同一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倒数 乘积为 1 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乘积为-1 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 如果 a 与 b 互为倒数,则有 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1 和-1。0 没有倒数 6.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

6、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记作a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0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7.有理数比较大小 正数0负数 正数和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就大 负数和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bc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

7、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 对值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5.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仍为 0 几个不为 0 的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 数时,积为正;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 6.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非 0 数都得 0,0 不可作为除数,否则无意义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7.有理数的乘方 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

8、身的一次方 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右上角写指数 乘方的运算性质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偶数次幂是正数 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即0 2 a 1 的任何次幂都得 1,0 的任何次幂都得 0 -1 的偶次幂得 1,-1 的奇次幂得-1 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8.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 10 的数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 n a 10101 a 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一、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二、代数式 1.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

9、(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与表示数的 字母连接而成的 式子叫做代 数式。单独的 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注意 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 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 的意义。 3.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 vt; 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 4a;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应写作;a 3 1 2a 3 7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

10、用“”号,即“”号不省略; 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 写法来写,如 4(a-4)应写作; 4 4 a 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 双重作用。 在表示和(或)差的 代差的 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 ,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 位名称写在式子的 后面,如平方米)( 22 ba 三、整式 1.单项式 数与字母的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和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单项式种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次数:多项式中,次

11、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3.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两个相同,两个无关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和前面的+号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和前面的-号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改变 5.整式的加减 一般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一、直线、射线、线段 1. 正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 概念以及它们的 区别: 名称图形表示方法端点长度 直线 l BA 直线 AB(或 BA) 直线l 无端点

12、无法度量 射线 MO 射线 OM1 个无法度量 线段 l BA 线段 AB(或 BA) 线段 l 2 个可度量长度 2.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4.点和直线的关系 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5.线段的性质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线段

13、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式一致的 二、角 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两条设想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 顶点 2.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3.角的表示 4.角的度量(1=60 1=60”) 5.角的平分线 三、多边形 1.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叫做多边 形 四、圆 五、弧(圆上任意两点 A、B 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六、扇形(由一条弧 AB 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

14、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 的整式方程叫 做一元一次方程 3.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移项 把方程的一项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移项的过程要更改符号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6.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找出等量关系式 设未知数 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5、一、数据的收集 1.数据收集的方法 直接方法: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灯 间接方法:互联网查询、查阅文献资料等 二、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全面调查) 总体: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2.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只有抽样调查里,才有样本 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的个体的数量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 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要注意:1.样本容量不能太少(广泛性) ;2.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3.普查和抽查的优缺点 三、数据的表示 1.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 频数直方图 3.折线统计图 4.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个数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