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新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7715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新编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31 分) 世隶 耕 ()见 往事耳 () 赏赐百千强 () 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 ) 固 众人 () 弛 担持刀() 会 宾客大宴( ) 传一 乡秀才观之() 问其故 ()盖 以诱敌 ()顾 野有麦场() 蒙辞 以军中多务() 方 欲行()缀 行甚远( ) 曳 屋许许声 ()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 屠暴 起 ()但 当涉猎 ()孔子不能决 () 及 日中则如盘盂() 意 暇甚 ()狼亦黠 矣 ()宾客意少 舒 () 孰 为汝多知乎() 孔子东 游()策 勋十二卷()及鲁肃过 寻阳()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两狼之并 驱如故 ()

2、() 二、通假字。 (7 分) 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对镜贴 花黄出门看火 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满坐 寂然 孰为汝多知 乎?止 有剩骨 三、古今异义词(16 分) 双兔傍地走 古:今稍稍 宾客其父 古:今: 见往事耳古:今虽 人有百手古:今: 日始出去 人近古:今:日中如探汤 古:今: 两股 战战 古:今: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古: 今 四、词类活用。 (10 分) 父异 焉 ()邑人奇 之 () 稍稍宾客 其父 ( ) 父利 其然也 ()愿为市鞍马()不能名 其一处也() 恐前后受其敌() 其一犬 坐于前() 一狼洞 其中 () 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 五、一词多义。 (18 分) 愿 为市

3、鞍马()昨夜见军帖 ()出郭相扶将( ) 愿 驰千里足()对镜帖 花黄()将 军百战死() 木兰当户织 ()妇扶儿乳 ()手有百指 ( ) 但当 涉猎()儿含乳 啼()不能指 其一端也() 以为妙绝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投以骨() 众响毕绝 ()蒙辞以军中多务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六、重点句子翻译。 (18 分)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 _ _ 4 两狼之并驱如_ _ 2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七年级 (下)文言文总复习练习 第一单元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

4、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

5、 ) 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 ( ) 明道中,从先人 还家 ( ) 2翻译下列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父 /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4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

6、父。 F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5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6事实上, 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 ;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 。( 引号内填原文 ) 3 第二单元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

7、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 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 ()燕 山()胡骑 ()辔 头()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8、 )万里赴 戎机(赴:) 出郭相扶将(郭:)策勋十二转(策:) 著我旧时裳(著:)关山度若飞(度:)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 第三单元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9、,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4 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字词 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 治经 为博士邪 ! ()孰若孤() 及鲁肃 过寻阳()大兄何 见事 之晚乎() 2翻译句子。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 方法:

10、目的: 4 本文主要通过 _来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孙权是 _ _ _; 吕蒙是 _。 5鲁肃的话表现他_ 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 _;文末“ _ 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第四单元口技 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 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

11、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2、 会 宾客大宴 ( ) (2) 众妙毕 备 ( ) (3) 宾客意少 舒( ) (4) 不能名 其一处也 ( ) 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5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本文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5、文中交代几种简单的道具有什么作用? 二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 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斥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

13、,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妇 抚儿乳()(2)既而 儿醒() (3)一时 齐发()(4)众妙 毕备() 2用“ / ”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 _ 第二层: _ 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_ _ 、 _ _ 的描写方法。 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 所在的词语是_ ;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 _ ; 说 明 听 众 为 之 折 服 , 但 又 不 便 忘 形 叫 好 的 词 语 是 _。 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 _ _ 三 忽一人大

14、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 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 呼呼风声, 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 泼水声。 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 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4)两股战战() 8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_; 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_ _。 9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_ _ _。 10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_ _。 11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_ _ _。 12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_ _ 第五单元 6 昔 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