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7697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新修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 1、体育: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 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 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体育与健康课程: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 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

2、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健康 :3、健康 :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 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 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 动

3、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 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6、社会适应: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7、运动参与: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 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 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 的习惯。 12、运动技能: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

4、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 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 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体适能):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 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 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8、体育教学 :18、体育教学 : 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

5、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 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20、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 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21、体育教学方法: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常用的教学方 法有

6、: 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 法。 22、体育教学原则: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 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 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和 脑力活动紧密结合。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

7、高身体素质。一定的 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室外活动组织。师生之间交融关系。 第 2 页 共 3 页 24、体育教学组织: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 的各种措施。 30、体育教学内容: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6、教学目的: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

8、育基本技能: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 体的能力。 53、运动: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 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 :54、体质 : 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 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

9、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 柔韧等。 57、力量素质: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58、耐力素质: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 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 :59、速度素质 : 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 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

10、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 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62、体育手段: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 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 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68、练习轨迹:

11、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 个方面。 77、表象训练:77、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 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的。 80、运动心理效应:80、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 106、专门性练习:106、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 练习。 115、有氧无氧运动:115、有氧无氧运

12、动:也叫做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 动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 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是健 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 而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 非常低。 第 3 页 共 3 页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交替。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应将无氧运动(一般指举重、百米短跑等剧烈运 动

13、)与有氧运动(一般指散步、太极拳、慢跑、骑车等缓慢柔和的运动)相结合。 116、 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 :116、 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 : 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中,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教学活动实现 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即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120、体育教材:120、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中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在载体形态上包括文字教材 和视听教材。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从含义上包括教科书或课本、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抽

14、象的 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125、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评价:125、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评价:是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对国家、地方和学 校三级课程进行的周期性评价。其目的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 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 127、教学评价:127、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是对教和学的 统一过程进行的评价。 129、学习方式129、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130、体育教学模式130、体育教学

15、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 程序。 131、快乐三要素131、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136、体育与健康:136、体育与健康: 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 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 育中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142、速度:142、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143、力量:、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144、耐力144、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145、灵敏:145、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146、运动量:146、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