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877644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作者 : _-日期 : _七年级生物(下)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1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类营养成分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 三大营养物质 ”。3谷类和根茎类中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蛋黄、花生、豆类和硬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4糖类: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 麦芽糖、葡萄糖 。5蛋白质是由 氨基酸 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多种。6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

2、肪,都是由甘油和脂肪 酸组成。7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 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8糖类是最重要的 供能物质 ,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 分解。9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 贮备能源物质 。10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1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 很小 ,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

3、,只能从食物中获得。12缺乏维生素A 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13缺乏维生素B 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14 缺乏维生素 C 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15 缺乏维生素 D 会出现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216 维生素 C 有一个重要特性,它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7 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18 儿童缺钙容易患 佝偻病 ,中老年人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19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饮食中长期缺乏铁容易患贫血症 。20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

4、中长期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3消化腺包括: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 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另一类是分布在 消化道壁内 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和小肠壁内的肠腺。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5物理消化: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6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7 重点:在口腔内 ,食物中的一小部分 淀粉被初步消化。在 胃内,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

5、消化作用。在小肠内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38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9 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褶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10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应分别占30% 、 40% 、30% 左右45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

6、体交换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咽是 气体和食物 共同的通道)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 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就 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 舒张时,胸腔体积 缩小,肺随之回 缩,这时肺内气压就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口诀:吸收廓大6压小;呼舒廓小压大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5人 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 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组织里的气

7、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呈双面凹的圆饼状。4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 铁的蛋白质。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7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5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 。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6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 的作用。7 输血: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

8、果找不到同型血,O 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 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8一次失血不超过 400 亳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30%,会有生命安全。8重点 :会根据血常规化验单,查出病情。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1人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分布于四肢的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 中部偏左下方 ,左右两肺之间。4 毛细血管是人体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5心脏结构: 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室连动。(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9、,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腔静脉)6心脏跳动: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7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心率,一般为60100 次 /分。8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血液循环: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叫血液循环。可分为 体循环和肺循环91体循环:血液由 左心室泵入主动脉 ,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胞血管网。再经过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向右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体循环。(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2肺循环:血液由 右心室泵入肺动脉 ,流经肺部毛细血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