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7487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6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用)(2020年10月整理).ppt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一、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1368-1644),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抵御外来侵略 (二)加强边疆治理 明清民族政策: 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 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 难凭,在徳不在险”。 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措施:,(女真) 后金,努尔哈赤,(满洲) 清,(二)清朝(1636-1912): 17 世纪初1636,皇太极,1,1

2、644,(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 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东北,西北,明:戚继光、俞大猷平定倭寇 清:统一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置台湾府 (意义: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巩固 东南海防),清:抗击沙俄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尼布楚条约,明:修长城目的:防范蒙古骑兵南下 作用: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出现长期和平交往局面。,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 意义:统一天山以北地区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意义:加强新 疆与中央联系,巩固边防),清:册封达赖、班禅 金瓶掣签制度 设立驻藏大臣,西藏,明清:改土归流 意义:加强中央

3、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北,西南,东南,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及其附 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2,清朝疆域版图,3,三、 农耕文明的繁盛,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二、晚明科学巨匠,4,5,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皇权膨胀,6,二、近代前夜的危机,7,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乾隆盛世,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二、鸦片战争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对比,8,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

4、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手工工场的出现 出现: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特点:出现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工人多,分工合作;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影响:商人、银行家和工场主的影响日益增大。,9,二、新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根本)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对货币尤其是黄金的狂热 追求。 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对东方的贸易被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操纵。马 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传播基督教。 (二)条件:,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的进步。 “地圆说”的流行。,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 一些欧洲国王的支持。,航海家

5、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三)过程,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文艺复兴运动 (1)背景:中世纪时,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教会要求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 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表达人的内心的情感。(禁欲主义) 14 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里,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 活,他们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2)概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 神,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的力量,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于需求,。 (3)地区: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随后传播到

6、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 (4)代表人物及作品: 但丁:意大利 中世纪最后以为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巨匠”;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 ,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5)意义: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思想 逐渐从中世纪宗教愚昧、专制主义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 二、科学革命 (一)、代表人物及主张: 哥白尼:波兰科学家,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 人们对自然、自身的看法;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规律,被誉为“科

7、学革命的开端”。,10,布鲁诺:意大利科学家,发展了哥白尼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被火刑。 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天文望远镜) 牛顿:英国科学家,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贡献主要在物理学领域,其中最突 出的是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四)、意义: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旧的观念被打破,科学受到推崇,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触摸到自然界跳动的脉搏,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迎来 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三、启蒙运动 (一)、背景: 17、18 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人类社会也受一定法则的支配,人有能 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发现这个法则

8、,并把这种能力称为“理性”。为了张扬这种理性的力量, 他们发展了启蒙运动。 (二)含义:法国出现一些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天主 教会,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三)、代表人物: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巨匠,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 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 。倡导君主立宪。倡导自由(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 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 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 (四)、意义:撼动了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 舆论

9、基础。,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比较,11,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一、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时间:16401689 年 (二)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三)根本原因: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过程:1640 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议会中的很多议员拒绝通过征税的 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2 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1649 年,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战争的胜利,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成立共

10、和国。 旧王朝复辟。 1688 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光荣革命)。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王权做了限制,该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 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者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 建立常备军。 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五)、结果及意义: 结果: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议会最终取得对王权的胜利。 意义:性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国内意义: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世界意义:揭开

11、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 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一)、时间:1775-1783 年 (二)、主要领导人: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 (三)、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导火线:1773 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五)、战争过程:1775 年 4 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 年 7 月 4 日,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美国独立日) 1777 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 年,美国人民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约克镇),双方转入和平谈判。 1783 年,英

12、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六)、 1787 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美国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还确立了美国,12,的联邦制。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 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七)、性质和意义: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美国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 命(美国打碎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意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法国大革命 (一)、大革命前的法国: 18 世纪晚期,法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全

13、国居民(除国王外)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第 二被称为是特权等级,而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二)、根本原因: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过程: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起义军攻克了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 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的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 制,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2. 1792 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这次起义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送上了 断头台。 3. 1793 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等

14、人掌握了政权,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四)、意义: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法国大革命以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 但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今。 启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人民群众 的伟大力量。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同时法国大革命又是启蒙运动的一次伟大实践。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对于哥伦布观点:“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必须全盘否定。理由是他给印第安 人带来

15、了破坏和掠夺。“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必须充分肯定。理由是他发现美 洲新大陆具有划时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 世界的文明进程。 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他们的贫穷 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市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其进步性。 对于哥伦布的评价: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 洲大陆联系起来,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但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使古老的印

16、第 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 两次工业革命P58-61P78-81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4个条件: 雄厚的 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具体参考书本P59) 1、 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 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原料条件 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工业革命概况: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3)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 点) (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 (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 2、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