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7475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2020年10月整理).ppt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引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为企业谋取利益的能力,这种能力随 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逐渐衰退直到消 失。固定资产折旧既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价值管理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财务、会计和税 务问题,因而一直备受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 资产的要求,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 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主要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 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四种折旧方法,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收益、发展及生产具 有不同的影响。一般企业都十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而对固

2、定资产折旧问题,却没有引 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固定资产对企业的利益流入展开了探讨。,1,正文 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及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 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资产折旧问题。 企业计算各期折旧额,需考虑的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折旧的基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 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第二,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 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第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

3、各期应计提的折 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 资产的无形损耗。所谓有形损耗,就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 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 损失。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机械 磨损和自然条件的侵蚀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有时比有形损耗更为严重,对计算折旧 的影响更大。 由于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很难估计准确,因此,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也 只能预计,同样具有主观随意性。企业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

4、年限。 在以上三个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中,除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外,固定资产的净 残值及其使用年限都是估计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比较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 和法等。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和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 业的利润和纳税,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应结合 实际,针对不同特点的固定资产,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使用强度比较均匀一致, 无形损耗比较小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和工作 量法。对于更新换代快,受科技因素影响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计

5、算机,自动化设备等可,2,3,以选择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选择属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而任 何会计政策的选择出发点都应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相关性。 2.2.1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按照 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 上升趋势。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如: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 50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残值收入 为 3000 元,预

6、计清理费用为 1000 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 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 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 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折 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

7、率 依上题: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 元0.8%=400 元 平均年限法的理论依据是假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是时间而不是使用状况。决定固定资 产服务能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损坏上。固定资产服务能力在各 个会计期间等量地降低,而不管资产的服务程度如何。然而,我们仔细分析这种方法就 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4,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其次,

8、固定资产使 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 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 的原则。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 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 影响。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因此在实际工 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 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 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满足或部分

9、满足这些条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合 理。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2.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如: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 150000 元,预计净残值率为 5%,预计总行驶 里程为 300000 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 5000 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 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5000 元0.

10、475=2375 元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 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降低的是资产的使用状况,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 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 (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 了平均年限法只考虑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但工作量法仍存在很多缺点。 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 资产的影响。由于工作量法自身

11、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当 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不经常使用。在这些条 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5,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 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 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12、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 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按照现行制度的规 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 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如: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 300000 元,预计 净残值为 8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 5 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 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300000 元40%=120000 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300000-120000)40%

13、=72000 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0-120000-72000)40%=43200 元 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 元 第四、五年应提折旧额=(64800-8000)2=28400 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 12 来计算。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 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 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14、)年折旧率,6,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如: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 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 下: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5/15=97333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4/15=77867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3/15=58400元 第四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2/15=38933元 第五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1/15=19467元 每年

15、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 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 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 递减法两种。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 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 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再次, 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 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

16、响。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 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 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 性原则。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带来的投 资风险。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年份保持稳 定。 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从 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 得一笔无息贷款。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性举措。加 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 要地位的企业。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 医药等。,7,2.3 不同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 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 直接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