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7243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新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 问题:免疫组化中的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如何设置? 参考见解 1:阳性对照:已知含有要测的抗原的组织。 阴性对照: 可以做几种:空白对照:免去一抗 代替对照:免疫前血清代替一抗 已知阴性组织 抑制试验:未标记抗体 要发文章建议做代替对照。 参考见解 2: 楼上回答的真好,不过组织内对照的合理使用可以免去设置实验对照的很多麻烦! 问题:问题:免疫组化技术(IHC)的优点是什么 参考见解:参考见解: 1特异性强 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决定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免疫组化从理论上 讲也是组织细胞中抗原的特定显示,

2、如角蛋白(keratin)显示上皮成分,LCA 显示淋巴细胞成分。只有当 组织细胞中存在交叉抗原时才会出现交叉反应。 2敏感性高 在应用免疫组化的起始阶段,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只有直接法、间接法等敏感性不高的技术, 那时的抗体只能稀释几倍、几十倍;现在由于 ABC 法或 SP 法的出现,使抗体稀释上千倍、上万倍甚至上 亿倍仍可在组织细胞中与抗原结合,这样高敏感性的抗体抗原反应,使免疫组化方法越来越方便地应用于 常规病理诊断工作。 3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该技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及呈色反应,可在组织和细胞中进行抗原的准 确定位,因而可同时对不同抗原在同一组织或细胞中进行定位观察,这样就可以进行

3、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 研究,对病理学研究的深入是十分有意义的。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 参考意见: 当免疫组化染色没有出现预期结果时,应系统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种可能的原因。 对照/标本无染色 确认是否忽略了应该加的某种试剂,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 确认所有的试剂是否按正确的顺序加入,是否孵育了足够的时间。 对照抗体的标签确认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抗体, 以及所用的检测系统是否和一抗匹配,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 的。比如,如果一抗是兔来源的抗体,二抗一定要用抗兔的二抗来匹配;或一抗是小鼠的 IgM 一抗,二抗 必须是山羊/兔抗小鼠的 IgM(不是 IgG)二抗。 检

4、查抗体所使用的稀释度及稀释溶液。 检查抗体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尤其是标记了酶或荧光素的抗体,现在大多数试剂公司的抗体均要求在 48条件下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试剂保存时一定要避免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同放一室,以免降低抗体 的效价。 检查标本的储存条件,最好用已知阳性的标本来同时做阳性对照。 检查色原/底物溶液,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将一滴标记有酶的抗体加入到制备好的底物溶液中,如果底 物发生预期的颜色变化,则可排除底物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底物在制成工作液后应在一定时间内 用完,否则会失效。 检查冲洗液是否和反应试剂匹配,溶液的 pH 值很重要,与过氧化物酶底物匹配的溶液中不应含有叠氮 钠。 检查

5、复染剂和封片剂是否和所使用的色原匹配。 弱阳性 如果阴性对照没有染色而阳性对照标本弱阳性,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 标本的固定方式,不当的固定方式或固定时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到所检测的抗原的数量和质量。 不适当的抗原修复方式, 由于石蜡切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固定剂对抗原的封闭作用, 必须用抗原热修复或 酶消化或两种同时使用的抗原双暴露法,至于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参照生产厂家的说明,同时结合标本的 具体情况而定。 抗体的稀释度是否过高或者孵育的温度/时间是否正确。一般试剂生产厂家都会对试剂给出一定的使用 范围,但是由于使用者的标本来自各种组织,处理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参照使用范围,对所使用的一

6、抗进行梯度测试,找出最佳的使用浓度。 切片上遗留了过多的冲洗液,当抗体加至切片上时,等于人为地对抗体进行了进一步的稀释。 孵育时切片是否放置水平,否则会导致抗体流失。 如果阴性对照没有反应,阳性对照反应良好,而标本弱阳性,则可能是由于阳性对照不是同一种组织、或 固定方式不同等原因所致。 非特异性染色 是否有效地去除了内源性酶和生物素。 应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一种组织均需要进行此步骤, 但对于内源 性酶或生物素丰富的组织,如肝脏、肾脏等,需考虑此原因。处理的方法为 : 灭活碱性磷酸酶 : 最常用的 方法是将左旋咪唑(24mg/m1)加入底物液中,并保持 pH 值在 7.68.2,即能除去大部分内

7、源性碱性磷酸 酶,对于仍能干扰染色的酸性磷酸酶,可用 50mmol/L 的酒石酸抑制。 饱和处理内源性生物素:消除内源性生物素的方法是事先滴加亲和素,以饱和内源性生物素,使之不再有 剩余的结合位点。 具体方法是在ABC法或SP法染色前将切片浸于25ug/ml亲和素溶液中处理15分钟, PBS 清洗 15 分钟后即可染色。 是否选择使用了正确的封闭血清。 电荷吸附所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消除方法是以二抗动物的非免疫 血清,用 PBS 稀释为 3%-10%溶液孵育切片,以封闭吸附位点。有时其它无关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也常 应用。另外,取材时避开出血、坏死区亦极重要。最近有些国内的实验室应用 5%脱

8、脂奶粉替代血清进行 抗原封闭,效果也不错。 所选择的抗体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因抗原不纯、 标本片中含有与靶抗原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等原因造成的 非特异性染色只能通过采用高纯度、高效价的抗体、或针对更具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来解决。 一抗的使用浓度是否过高。 清洗是否充分。应严格操作规程。因在缓冲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这亦有利于减低背景着色,通常 0.05mol/l TrisHCl, 0.15mol/l NaCl 已适用于多数染色方法, 溶液内加入吐温 20, 效果更佳。 特殊标记时, 试剂公司一般都提供缓冲液的配方。 DBA 的使用是否正确。 DAB 的孵育时间和配制方式可以产生某些背景颜色,

9、 使用浓缩型 DAB 试剂盒时, 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明的滴加顺序操作,注意校正蒸馏水的 pH 值,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粉剂 DAB 溶解时,常有一些不溶性颗粒,这些颗粒须经过滤除去,否则可能沉积于切片组织上,产生斑点状着色。 另外,DAB 保存不妥产生氧化物亦可沉积于切片上,因此需将 DAB 保存于避光干燥处,现用现配,临用 前加 H2O2。孵育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背景染色。 标本染色过程中是否曾经干涸,否则会造成边缘部的非特异性染色。 检查二抗与标本的内源性组织蛋白是否有交叉反应。 1、染色过强 原因解决办法 A、抗体的浓度过高或抗体孵育时间过长降低抗体滴度(一般指浓缩性抗体)抗体孵育时间

10、: 室温 1 小时或 4过夜 B、孵育温度过高,孵育温度超过 37 一般室温 20-28 C、DAB 显色时间过长或 DAB 浓度过高 显色时间不能超过 5-10 分钟,以显微镜下观察为准 2、非特异性背景染色 原因解决办法 A、操作过程中冲洗不充分每步冲洗 35 B、组织中含过氧化物酶未阻断可再配置新鲜 3%H2O2 封闭,孵育时间延长 C、组织中含内源性生物素正常非免疫动物血清再封闭 D、血清蛋白封闭不充分 延长血清蛋白封闭时间 3、染色弱 原因解决办法 A、抗体浓度过低,孵育时间过短提高抗体浓度,孵育时间不能少于 60 分钟 B、试剂超过有效使用期及时更换试剂 C、操作中,滴加试剂时缓冲

11、液未沥干,致使试剂稀释每步滴加试剂前沥干切片中多余的缓冲液 (但防止切片干燥) D、 室温太低, 低于 15若室温低于 15 度, 要改放在 37孵育箱孵育 30-60 分钟 (或 4冰箱过夜) E、蛋白封闭过度封闭时间不要超过 10 分钟 4、染色阴性 原因解决办法 A、操作步骤错误重新试验,设立阳性对照 B、组织中无抗原设立阳性对照片,以验证实验结果 C、一抗与二抗种属连接错误仔细确定一抗与二抗种属无误 【请教】免疫组化阳性、阴性对照的问题 各位大虾, 我做了大鼠组织的 TNF- 免疫组化, 是取材后送到医院病理科出钱代做的, 现 HE 和免疫组化片子已经做好,我才意识到没有阳性和阴性对照

12、,请问这两种对照该怎么弄,是 我自己想办法还是该病理科负责给我设立?需要我自己再买相应的试剂吗?以前没有做过, 所以一头雾水,请不吝赐教,多谢! 免疫组化的同一批片子中要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才有意义,这些应该是同时作出来的,事 后无法补救. 阳性对照片在购试剂时可以要求附两张试剂公司的阳性片子,如果没有,也可以自已搞,我做 的时候是用肿瘤组织作阳性对照,实验动物组织不加一抗作阴性对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 验设立阳性对照,不用再购买试剂.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对照片的设置非常重要, 它是判断您的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依据, 而且也 是检测每一个抗体的质量标准,常设的对照如下

13、: 自身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替代对 照、抑制对照、 吸收实验对照)、阳性对照。 A、自身对照:在同一切片上与检测的目的物对照比较。如 Actin、CD34 在正常组织中的 血管壁肌层应为阳性,Vimentin 可以间质细胞,Desmin 以血管壁及肌束为对照,S-100 以小神经末为对照等,如果应为阳性的组织是阳性,则技术操作正确,如为阴性,则表明技 术或免疫试剂质量有问题。 B、空白对照:用缓冲液替代一抗。 C、替代对照:用非免疫血清替代一抗。 D、抑制对照:使用与一抗相同的非标记抗体稀释特异性一抗,适于直接法。 E、吸收实验对照:已知抗原与相应的第一抗体混合,发生结合沉淀,再用此沉淀抗体复合 物进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为阴性。 F、阳性对照:用以含有靶抗原的切片进行对照。 谢谢楼上两位仁兄的热心指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