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71844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新修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圆柱的表面积 一、教学构思 圆柱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 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 例 如 :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状的笔筒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 圆柱的表面积, 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 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 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 笔筒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圆柱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圆柱 的表面积?做的笔筒没有哪一个面, 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 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 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

2、 发现, 在认识矛盾冲 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 让学生去解决笔筒 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 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 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 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 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 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圆柱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

3、生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表面积的概念, 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 及圆柱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圆柱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 : 圆柱的面有什么特点?圆柱的 表面积是指什么?圆柱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 积? 3.归纳引入新课: 圆柱的一个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的总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 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 例 4 一个圆柱形厨师帽,高 28cm,冒顶直径 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 少面料? 提问 : 题目条件是什么, 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面料, 是求圆柱的什么? 你

4、会算吗? 小结:这顶厨师帽的下面应该是没有的,所以在这里,不需要我们算圆 柱的下面,也就是说少算一个底面。 二、笔筒的制作问题 说明 :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 时不需要计算圆柱 3 个面的总面积, 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 比如我们 刚做的那道题, 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 并思考每一 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1.帮助学生回忆笔筒的形状(圆柱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 面的面积) 3.课本第 16 页第 10 题: (出示笔筒模型) (1) 笔筒缺少哪个面?(上面) (2) 要

5、求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算不算上面?如何计算 每一个面的面积?(2 个面,没有上面,侧面=底面周长高,下面=一个圆的 面积 )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笔筒”启发学生如何 计算制作一个笔筒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圆柱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 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 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 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 4、练习 教科书 P18 页练习二的第 15 题。 (点评 : 要计算圆柱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6、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圆柱 体每一个面的面积,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 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 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 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 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 习的过程, 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 观, 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 教学中,体现本身的学习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