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7119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7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pt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例如:废品是商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国家重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原因: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 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形成价值。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在一定意义上是财富象征的原因) 3、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通过其表现价格只需观念上的 货币。 流通手段 形式:现实的货币 其他

2、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生产者使商品能卖出好价钱的措施:商品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 的商品。 5、纸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 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

3、膨胀(物价总水平上升), 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下跌)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优点: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 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 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

4、: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1,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 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外汇与外币的区别:外汇不仅包括外币,还包括支票,股票,债券。同时外币并不都是外 汇。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人民币币值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高:利于: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商品出口。不利:商品

5、进口。 人民币汇率降低:利于:商品出口,外商投资。不利:对外投资,出国旅游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成本,纸币的发行量,市场的炒作,消费者心理。) 3、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原因)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 价格成正比)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社会

6、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4、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 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等价交换 意义:不是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而是存在一段较长时间商品交换的平均值中。 6.商品价值总量 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X 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关,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

7、关 。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 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 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2,3,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 品的价格变

8、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某 种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活力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 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必答) 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社会总体消费

9、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 小城乡收入差距) 3 其他因素:a.物价变动(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反之相反。)b.消费者心理 4、消费类型: 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特点:不更改商品的所有权,而 获得商品的使用权。)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接受教育,培训等) 和享受资料消费(旅游,听音乐会。) 5、国家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的措施) 1.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根本措施)。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 完善分配制度,促

10、进社会分配收入公平。4 实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5 树立指导正确的消费观。 6、恩格尔系数 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公式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 家庭消费总支出 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往往,一种消费行为会由多种消费心理引发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

11、消费轻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 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可概括为“5R”)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七.正确的金钱观 1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2.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单元,4,知识要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 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扩大内需的原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12、促进生产的发展。(必 答)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 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1.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2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理由: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4 加快科学进步,提高生产力。5.全面深化改革。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形式: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制的主导作用,并不仅仅是数量上占优势,更要质量上占优势。) 3、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 三个有利于) 拓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不同。社会主 义经济只指公有制经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

15、织。 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 的企业法人。 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区别:能否发行股票。),5,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 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

16、的管理结构 5 公司制的意义:机构之间责任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司运行效率和管理科学性。 3、公司的经营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 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第四.其他因素: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守法经营,承 担社会责任,讲究社会效益。4.进行企业联合或兼并。 4.企业兼并破产的原因:价值规律的结果。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 就业 就业的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能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解决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