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7075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 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 )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是一个技术革命、颠覆式创新的时代!互联网不仅是 技术、是媒体,更是文化;不仅是器物、是产业,更是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 力的重要体现。 主流媒体不挺“声”而出,发出权威信息,就不叫主流。主流是领跑, 不是跟着跑。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就得做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挖掘机,偏激 情绪的缓释剂,社会心态的压舱石。 正是因为有了“云”和“端”,8 小时工作制变成了 24 小时,没了时 差,也没了距离。“我+手机+互联网=一个更强大的我”。 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据。信息 资源,将是一种更高意义

2、上的战略资源。 人民日报的报道周期从按“天”计算,报道“昨天”的事;到人民电 视,按“小时”计算,聚焦“今天”的事;到人民网、人民搜索、人民日报法 人微博,时间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的事。 马利 我们已经融入大数据时代 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一个技术革命、颠覆式创新的时代。 当今时代,互联网世界的一天里都发生什么了呢? 据国外的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约 24 亿互联网用户,每天发出 2940 亿封 邮件,每天在互联网上消耗的时间合计约 13 万年。网上每天产生的数据要装满 1.68 亿张 DVD,每天有 200 万原创博客发布,可以为时代周刊供稿 770 年。谷歌每天的搜索量接近 100 亿

3、。用户每天花在 Facebook 上的时间是 47 亿 分钟,2500 万照片被分享,把这些图片打印出来,高度等于 80 个埃菲尔铁 塔。 去年底,我带队去美国硅谷调研,整整 7 天。我的目的性很强,就是想看 看什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企业?他们为什么可以?凭什么领先?我们到 了苹果、斯坦福大学、谷歌、Facebook、Twitter、Autodesk、Pinterest,参 观了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与 50 多位企业高管、工程师、留学生等座谈交流。在 谷歌公司,我们看到最先进的街景扫描车,在“谷歌地球”前,我们轻而易举 地就能找到大洋彼岸的人民日报社,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道路,都清晰可见。 在

4、 Autodesk 公司的展览馆,我们看到了最前沿的 3D 打印技术:只要在电脑、 移动终端上,建立 3D 数码模型,连接 3D 打印机,就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打印 出各种产品,小到首饰耳环,大到飞机发动机,甚至是生物器官。 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是媒体,更是文化;不仅是器物、是产业,更是意识 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达国家互联网企业的先进技术具有很强的 文化侵略性,这种侵略往往悄然而至,我们的工作生活早已不知不觉被互联网 包围,就像习惯地球运转一样,不知不觉中适应了新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舒 适,对随手可得的信息已经熟视无睹,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 整个世界都在大数据的编织之中。技

5、术决定战术,战术决定成败。借助先进的 技术,发达国家的互联网企业正在不断影响、改变着全世界的生活生产方式。 这已经关系到世界的技术之争、渠道之争、内容和话语权之争。 奥尔布赖特曾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但事实上,借助 互联网,中国的舞台更广、天地更宽、步子更大。每逢重大历史时刻,如北京 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国的网民都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这次芦山地震,网民 自发组织抗震救灾,再次表现了中国人的团结,书写了爱国家、爱民众的热 情。因此,德国时代周刊的文章上曾说:西方不怕中国,就怕中国新兴媒 体凝聚起来的中国民众。 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国际社会上仍很微弱,与我们的大国地位还很不相 配。国

6、际上以汉字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仅占国际信息传播总量的 5%左右。在 互联网上,英语的使用频率占 84%,法语占 5%,德语 4.5%,日语 3.1%,而中文 仅占 1%。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走出去”,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 国。信息有主权,网络无国界,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佳工具就是新兴媒体。 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身处大数据时代,中央要求人民日报社要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 色、国际水准的新兴媒体发展之路,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的排头 兵。这几年人民日报社在新兴媒体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人民网的资本价值 人民网的资本价值 人民网经过 16 年的

7、发展,已经成为拥有 15 种语言、16 种版本,日均页面 访问量约 3.8 亿(十八大期间最高达 6.5 亿)的大型网站。根据 Alexa 全球网站 排名,2012 年底,人民网在中国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报纸类新闻网站 中排名第二(次于纽约时报网站)。公司办公面积达 10000 平方米,拥有员工近 2000 人。 2012 年人民网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这对 人民日报乃至整个新闻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盘当天,人民网股价最高 达到 35.6 元,上涨 74%,市值达 96 个亿,相当于 1.6 个纽约时报、3.1 个 凤凰新媒体、5.1 个南华早报集团。英国金

8、融时报称人民网的成功上市 “是一场小小的革命”。路透社在报道中借用了张研农同志的一句话说,人 民日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大众化借助网络平台,凝聚成可观的“文化价 值”。 人民网上市,汇聚了上百亿资本,这充分说明互联网经济是新的财富洼 地。在第三产业中,网络经济应该是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拥有最大的上升 空间。随着人民网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股价也一路走高,市值最高时达 140 多 亿,充分体现了广大股民对人民日报人民网的信任,更体现了对党和国家的信 任。因此,现在的人民网不仅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还要对投资者负责。 法人微博的传播力 去年 7 月 22 日,北京突降暴雨。这场 61 年来的最大暴雨

9、催生了人民日报 法人微博。我们对外的口号是“参与、沟通、记录时代”,对内的定位是“权 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力争“在融合中引导,在引导中融合”。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开通运营 11 个月来,粉丝量一路飙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迅速扩大,参与度、活跃度都非常高。43 天粉丝总数就突破 100 万,76 天突破 200 万,200 天突破 400 万,目前粉丝总数已超过 1500 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 的粉丝活跃度居微博平台的前列,单条微博最高转发超过 20 万次。理论上讲, 每次转发可以带来 100 到 500 次的阅读。由此计算,这条微博的阅读人次,至 少 2000 万,最高能达到 1 亿。可

10、以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已经成为微博平台 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账号之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传统媒体通过社交平台实现转型,早就不是新鲜事。 互联网社交化已是大势所趋,从 Facebook、Twitter 到 Google+,都已经成为 社交资讯的热门平台。比如纽约时报,所有内容都会被放到网站上,所有 的头条内容都会编成微博发布,网站 20%的访问者是由社交媒体引入的。现 在,数亿网友也正在逐步通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重新认识党报、理解党报、 接受党报。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正如达尔文所说,“能够生 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 能做出快速

11、反应的。”今天的中国需要快速反应,人民日报在快速反应上也毫 不逊色。 去年 8 月 19 日,一些地方抗议日本的游行出现过激行为。我们的微博当晚 发布博文,“当愤怒之火燃向无辜人群,我们也当自省:血性是不是暴戾的遮 羞布?爱国是不是暴力的挡箭牌?理性是否成了懦弱的代名词?”字里行间传 达了理性爱国、拒绝暴力的思考,得到多数网友的认同。四川芦山地震,人民 日报在微博平台上第一时间发出地震消息。震后 72 小时,在线不间断地发布来 自灾区一线的原创消息、评论 136 条,在新浪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连续 3 天 排名第一。其中一个呼吁理性救灾的帖子,被转发近 20 万次。这说明,只要我 们快速反应,

12、主流声音是能够唱响的。 主流媒体不挺“声”而出,发出权威信息,就不叫主流。主流是领跑,不 是跟着跑。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就得做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挖掘机,偏激情 绪的缓释剂,社会心态的压舱石。从口口相传的“谣”,到时尚热闹的“微 博”,从简到繁、从繁到简,这是一条回归的路。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线以来,不断总结调整,联合人民网、人民搜索,创 新技术,提高应用能力。建立了微博运营室,配备完善的网络环境、独立的音 视频采集系统。21 块大屏幕拼接成的电视墙,同时监测 9 路电视信号、21 路网 络信号。自主研发了“人民日报社社交媒体聚合管理系统”,实现微博的多平 台一键发布。对每一条微博的传播路径,都

13、能精细化分析,实时抓取。 140 个字很短,但是微博决不是微不足道,我们要利用好这个重要的舆论 阵地。当年毛泽东同志把共产党员比作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现在微博已经成 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沃土,那我们就应该在这块沃土上生根、开花、结 果。 人民搜索的技术创新 人民搜索的技术创新 人民搜索创办以来,自主开发代码数百万行,1000 多个功能模块,30 个产 品,20 多款移动客户端应用,在搜索技术、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搜索?长春同志说,搜索是信息海洋中的灯塔,是网络冲浪的指 南。更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 4 个字:检索、备份。现在的网络杂乱无章,数 据庞大,要想精确找

14、到需要的信息,就要用“检索”。搜索的另一个功能是 “备份”,聚集所有的信息,储存在云端。也可以说它是个集散地,需要的时 候,它可以输送到一个一个的端口。通过这一个个端口,我们准确地捕捉和运 用需要的信息。 大大小小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电子产品,就是我 们所说的“端”,这些端口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云。人民搜索, 就是一朵搜索云。正是因为有了“云”和“端”,8 小时工作制变成了 24 小 时,没了时差,也没了距离。“我+手机+互联网=一个更强大的我”。 “云”计算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它的到来一定会来世界新一轮的信息技 术革命。在“大数据时代”,被武装上“云”计算的移动

15、搜索,是这个时代的 朝阳产业。在美国,大数据的商业争夺战和战略布局早就开始了。手中有了数 据,就等于拥有了金矿,数据交易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谷歌、 Facebook;数据挖掘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找用户、降低成本、精 准营销。谷歌的街景扫描车、360 度摄像机,获取了全世界大街小巷的全景图 片,通过自己的卫星,谷歌为用户提供全世界每个角落的清晰的三维图像。足 不出户,“走”遍全球。谷歌街景及谷歌地球,本身的数据就具有战略性意 义。仅这一项服务所耗费的数据储存,就曾占谷歌存储容量的 1/3。 大数据不仅有商业价值,还有政治意义。在奥马巴的两次总统竞选中,数 据挖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

16、作用。去年美国大选,他就是利用大数据:用数据分 析选民变化的趋势,定位投放广告,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方, 用什么样的人,出席什么样的活动。数据说了算,他照单执行。比如,电脑测 算,影星乔治克鲁尼在美西地区 40-49 岁的女性中极富魅力,奥巴马就请他 在该地筹备一场晚宴,邀请女士共进晚餐,仅此一次就募集 1500 万美元。竞选 期间,奥巴马通过大数据成功“策划”,募集到的资金高达 10 亿美元。 各国的搜索引擎也都具有很强的筛选功能和政治倾向。在日本,很长一段 时间,用谷歌是搜索不到“南京大屠杀”任何信息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由于 美国的干涉,互联网上的伊拉克瞬间就蒸发了。这意味着,谷歌在思想意识形 态、在文化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拥有了人类最集中、最权威的数据库。 可以判断,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 据。信息资源,将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战略资源。数据就是情报,就是竞争力 和未来。这些足以说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