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BAS系统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6897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BAS系统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BAS系统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BAS系统新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什么是 BAS 系统系统 为了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营要求,在车站设置了保障正常运营的照明设备、通风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屏蔽门 系统、自动扶梯等机电设备;同时,为满足在紧急状态的报警、乘客疏散、救灾等要求,在轨道交通车站还设置了 火灾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烟设备等机电设备和系统。为了实施这些系统和设备 相互间的有序联动控制和监视,在轨道交通线上设置了称之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ntrol System-EMCS 或 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BAS)的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2、应针对地铁的特点和各城市的气候环境、经济情况,设置不同水平的 BAS 系统;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资源共享; 应满足地铁运营管理的需要; BAS 设备应选择具备可靠性、容错性、可维护性和工业级控制产品; 事故通风与排烟系统的监控宜采取冗余措施。 构成原则构成原则 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即“三层、两库、一支撑”组成,三层包括中央管理层、车站监控层、现场控制 层,两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一支撑即相关的通信骨干网; 在地下线路为四站三区间及以上时,必须设中央管理级系统,区间列车火灾由中央级控制相邻两站的隧道 排烟设备执行相应排烟模式; 在地下线路为三站二区间或以下时,可不设置中央管理级系统,

3、仅设车站管理级工作站,区间列车火灾可 由车站级工作站控制相邻两站的隧道排烟设备执行相应排烟模式。 与与 FAS、PSCADA 的关系的关系 当 BAS 与 FAS 独立设置(即不采用综合集成方案,两系统的监控平台独立)时,系统之间应设置高可靠 性通信接口, 防排烟系统与正常通风系统合用的设备由BAS统一监控, 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式指令, BAS 优先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 BAS、FAS 综合集成时,集成平台宜为车站及以上平台; BAS、FAS、PSCADA 综合集成时,宜组建综合集成系统平台。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1、机电设备监控 具有中央和车站二级监控功能; BAS 控制命令应能分别从

4、中央工作站、车站工作站和车站紧急控制盘(IBP)人工发布或由程序自动判定 执行,并具有越级控制功能,以及所需的各种控制手段; 对设备操作的优先级遵循人工高于自动的原则; 具备注册和权限设定功能。 2、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功能 能接收 FAS 系统车站火灾信息,执行车站防烟、排烟模式; 能接收列车区间停车位置信号,根据列车火灾部位信息,执行隧道防排烟模式; 能接收列车区间阻塞信息,执行阻塞通风模式; 能监控车站逃生指示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 能监视各排水泵房危险水位。 3、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功能 通过对环境参数的检测,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控制通风、空调设备优化运行,通过地铁整体环境的舒适 度,降

5、低能源消耗。 4、环境和设备管理功能 能对车站环境等参数进行统计; 能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据此优化设备的运行,实施维护管理趋势预告,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监控内容监控内容 正常运营模式的判定及转换; 消防排烟模式和列车阻塞模式的联动; 设备顺序启停; 风路和水路的联锁保护; 大功率设备启停的延时配合; 主、备设备运行时间平衡; 车站公共区和重要设备房的温度调节; 节能控制; 运行时间、故障停机、启停、故障次数等统计; 配置数据接口以获取冷水机组和水系统相关信息; 若冷水机组带有联动控制功能,则空调水系统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电动蝶阀的控制程序 由冷水机组承担, BAS 仅控制冷

6、水机组的投切、 监测空调系统的参数和状态、 冷量实时运算、 记录及累计。 子系统子系统 1、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俗称大系统,承担调节公共区的温度和湿度,以向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和工作环境;同时承担紧急和 灾害状态下的通风、换气和排烟的功能,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该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空调机组、空调新风机、回排风机、电动组合风阀、调节阀、防火阀等。该系统主 要设置在地下车站,其中通风设备同时兼作车站公共区排烟系统。 2、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俗称小系统,主要承担办公用房和设备用房等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以向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办公 环境,给设备提合适的运行环境;同时承担灾害状态下的通风、换

7、气和排烟功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该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空气处理机、送风机、回排风机、排风机、调节阀、防火阀等。其中通风设备同时 兼作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的排烟系统。 3、空调水系统 主要是为空调系统提供冷却水; 该系统主要包括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泵、二通调节阀等。 较大规模的空调水系统宜设置分水器和集水器; 冷水机组、水泵等设备的入口处应安装过滤器或除垢器; 空调水系统应设置必要的压力表和温度计等传感器; 当用于安全保护和设备状态监视为目的时,宜选择温度开关、压力开关、风流开关、水流开关、压差开关、 水位开关等开关量式输出的传感器,不宜使用连续量输出的传感器。 4、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是

8、为车站的的生产、生活及消防提供符合水质、水压和水量要求的用水。 排水系统主要是承担车站的废水和污水的分类集中及就近提升排放等。区间的排水设备主要承担地下区间 的废水和雨水等的排放。 5、隧道通风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完成隧道的排热和换气,火灾情况下则用于定向排烟和排热及送新风等。 系统主要包括区间隧道通风(TVF)、射流风机、轨顶和轨旁拍热风机(OTE/UPE)等。 (1)TVF 系统。TVF 风机一般设于地下车站的两端或区间的中间风井内,主要完成隧道活塞风和机械通风, 同时兼火灾时的排烟。该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 TVF 风机、消声器、电动组合风阀等。 (2)射流风机。一般设置在地下

9、车站的出入线、联络线、存车线、渡线等,承担该区域的通风,同时兼火灾 时的排烟。 (3)OTE/UPE 系统。设置在站台轨行区,为停靠列车在停车期间进行排热。 6、照明系统 动力照明系统主要用于车站公共区和办公设备区的正常照明、辅助照明和应急照明及为系统和设备提供电 力。 照明主要包括站台、站厅正常和应急照明,广告照明,出入口照明,区间照明,工作照明,事故照明等。 7、电扶梯系统 该系统主要承担乘客的出入站和设备物品的运送等。 主要设备包括,自动扶梯,升降电梯。 8、传感器列表 主要用于环境参数的采集、各种液体流量的测试和计量及控制等。 传感器主要包括用于检测空气参数的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

10、感器,用于空调水系统的压力、差压传 感器、变送器、电磁流量计、水管式温度计等。执行器主要包括调节二通阀和差压调节阀。 RT21-BAS RT21-BAS 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由中央管理级、车站监控级、现场控制级监控设备及相关通信网络共同构 成实时监控系统。 硬件设备选择具备高可靠性、高容错性、可维护性好的工业级控制设备,中央级、车站级监控室可配置:冗余 热备的操作工作站和服务器、维护工作站、事件/报表打印机、UPS、模拟屏或大屏幕投影系统等。控制系统采用可 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或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 采用可扩展、 易维修的模块化结构, 具有远程编程与诊断功能。 控制器冗余配置

11、;输入输出模块通道隔离,可带电插拔;全系统具有优质的抗干扰性。 网络采用分布式结构,由通信传输网、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局域网、现场总线网组成。采用工业级交换设备, 通过双网冗余、VLAN 组网、分层隔离等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高可靠性的实时监控的需要,减少故障的波及面。 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配置相适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具备完整远程维护和诊断功能。 系统软件平台先进、成熟、可靠、开放;应用软件按中央级、车站级、现场控制级三层次编制。 系统遵循标准化、开放性的接口设计原则,能够很好地与火灾自动报警(FAS)、蓄电池(EPS)、智能低压、 变频器、冷水机组、给排水、照明、导向(P

12、IDS)、电梯与自动扶梯、屏蔽门、通信、自动售检票(ACF)、信号、 供电等各系统实现接口,并实现与主控系统(MCS)、运营控制中心(OCC)、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监控系统的联 接。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机电设备监控功能:实现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监控;BAS 控制命令能分别从中央级、车站级和车 站紧急控制盘(IBP 盘)自动或手动地下达执行,并具有越级控制能力;设备按优先级分级操作;具备软 件权限设定等功能。 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接收 FAS 车站火灾信息,执行车站防烟、排烟模式;接收区间停车位置信号,根据 列车火灾部位信息,执行隧道防排烟模式;接收区间阻塞信息,执行阻塞通风模式;监控车站逃生指示系 统和应急照明系统;监视各排水泵房危险水位等。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通过环境参数的检测,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控制通风、空调设备优化运行, 提高地铁整体环境的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 环境和设备管理:对车站环境等参数进行统计;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据此优化设备的运行,实现 维护管理趋势报告,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