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句子专项训练(最新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6720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37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句子专项训练(最新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句子专项训练(最新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句子专项训练(最新版)新修订(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句子专项训 练 句子专项训练 缩句知识点: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 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 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 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 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 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 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 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 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 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 谁怎么样”或者 “什么是什么”、 “什么干 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 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 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

2、着周总理 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 我们就可以 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 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 待灵车。” 2.进行词语比较, 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 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 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 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 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 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 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 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 “我不相信鬼话”, 而不能缩成 “我 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

3、改 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 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训练题: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 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 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 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 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 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 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 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 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 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 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 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

4、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 声和呐喊声。 修改病句知识点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 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 。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 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都有好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 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 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 意思表达就不完整, 不明确。 例如 : “为 了班集体, 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 多好事,不明确。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 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 ,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 病句。例如 : “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5、“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 果断”。 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 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 理, 违反了语言的习惯, 造成了病句。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 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 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 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 优美的舞蹈。” 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 序是固定的, 词序变了, 颠倒了位置, 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 病句。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 对语文很感兴趣。” 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 思自相矛盾, 造成了语意

6、不明。 例如 : “ 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 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 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 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 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 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 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 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 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 “兴冲冲”和 “ 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 可删去其中一个。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 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 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 野上一片碧绿 ,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

7、色,而本句中 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 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 找,三改,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 是 : 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同学们修改病句有三种情况,这 三种情况体现了三种水平。下面举例 说明。 病句:同学们都树立起 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改法 : 把 “良好习惯”改为 “信 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 搭配不当的毛病,却出现了“爱护公共 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第二种改法:把全文改为“同学都 爱护财物”。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 去太多,使原句中强调“良好习惯”

8、这 个意思没有了。 第三种改法:把“树立起”改为“养 成”。这种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 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 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 保持原来句式。 修改病句训练题: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 的班会。 2、老师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 的启发很大。 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 疑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不可侵 犯的权威学说。 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项( ) 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 的历史任务。 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 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 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 D、

9、 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 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 节。 7、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 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8、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 满了信心。 9、小强和小明赛跑,他 比他跑得快。 10、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 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1、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 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 12他那亲切的话语,响在我耳 边,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 前。 13、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 当务之急。 14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 到球队的名声,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15、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 感想。 16、 只有社会主义,

10、就能救中国。 17、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 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 育。 扩句知识点: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2)“是”和“ 动作”的前面 : (3)“什么”的前面 ; (4 )“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 后面。 例句: 1、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 的敌人。 (“谁”之前) (“动作”之前) ( “什么”之前) 2、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 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 3、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 前) 4、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 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 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

11、加上了“一位”和“了 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 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 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 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 扩充的部 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 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 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 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 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 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 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 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 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 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 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

12、些枝叶;第 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 保卫边疆。 3、 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 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战士保卫边疆。 8、同学们 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 队员挥舞着花束。12、同学们议论着 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14、我握着 手。15、战士献出生命。16、我和小 刚来到市场。 转述句知识点: 转述句中人称变换有规律可循 转述句小歌谣:一改标点:冒号 改逗号,引号给去掉;二改人称:碰 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 前面是谁。改成谁。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 主要有以下几

13、种形式: 1、说:“我。” 如 : 鲁迅说 :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 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 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 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 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 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 如: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 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 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 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 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 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 芳。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 指王芳,可去掉,改成: 张明

14、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 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 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 ,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 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 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 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 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 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 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 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 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张 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 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 不要等他了。 注意:句中的“

15、他”一定是指说话 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 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 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 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 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 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 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 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 法进行改动。 例句 1、妈妈对小花说:”今天我 回家会晚一点”改:妈妈告诉小花, 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 例句 2、姐姐对明明说:”作业写 完了吗?” 改:姐姐问明明,他作业 写完没 转述句训练题: 把下面的句子换成第

16、三称转述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 我的同伴呢。”2. 老师对我说:“我教 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 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 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 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 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 “我也要一本书!” 8.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 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 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 师还没有出世呢!” 11. 老师说: “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 工。” 13. 楚王瞅了他一眼, 冷笑一声, 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4.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 15.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 电视。” 双重否定句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